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农业集体化理论是怎样失足的

作者:辛子陵





  “依靠贫雇农!”谁敢说不对呢!在政治上、在道义上他处在无懈可击的地位;如果不同意他的政策,说你是富农利益的代表,是农村资本主义势力的代表,你就站在了无法辩解的在党内受审判的地位。这就是共产党内“左倾”的厉害。心里明知道它不对,明知基本群众不赞成,但你得高声喝彩,在行动上努力去贯彻执行。既然“少奇同志”都受了批评,谁还敢再替那些土改前的贫雇农、现在的中农和富裕中农请命呢!于是,全党上下一致全力推进互助合作运动,而且各省各县在做法上比学赶超,进展速度越来越快,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唯恐自己的辖区落后,总之一句话,越来越“左”。
  毛泽东确是出自崇高的愿望,高尚的动机,但他阻碍了、窒息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应该出现的一段富足康乐的太平盛世没有出现,出现的是贫穷、浮肿病、饿死人等等。据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一九五九年九月三十日,毛泽东吃过两次安眠药,仍然未能入睡。他的办公桌上堆满文件和电报。饥荒已经笼罩全国。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发来了饿死人的绝密电,这些内容只有政治局常委才能看到。”“十一”那天,毛泽东照常登上天安门城楼,接受子民们三呼万岁。“国庆节之后,毛泽东立刻南下视察。专列开入山东时,沿途土地龟裂,到处是白花花盐碱。进入安徽后,情况更糟糕,大田里看不到丰收的庄稼,却插着一堆一堆的红旗。”毛泽东“嘴里不断喃喃:为什么是这样呢?为什么?人民当家做主了,不再为地主种田,是为人民群众自身搞生产,生产力应该获得解放么?!……”这是这位一辈子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伟大人物的悲剧。
  (作者系国防大学四级研究员,本名宋科)
  (责任编辑 吴 思)
  
  注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上卷第47页
  注2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8册第554页
  注3《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上卷第435页
  注4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上卷第58~60页
  注5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9册第327~328页
  注6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9册第326页
  注7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上卷第188页
  注8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上卷第188~189页
  注9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上卷第189页
  注10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上卷第190~191页
  注11《王力反思录》,香港北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702页、第1057页
  注12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上卷第191页
  注13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1卷第12章
  注14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近代史教程》,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分册第21页
  注15于光远:《一年来的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330~331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