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回 护亲情侄女打叔父 保忠良和尚战道士

 




  且说陆云娘和郭彩云在金亭馆驿的大厅之中正在说话,忽然,郭彩云所带的女兵进来报告,说大帅已派人用柴禾把金亭馆驿包围,要纵火烧死佘太君一家。就在这同时,忽见外边烈火冲天,柴禾已经点燃。这时大家又是一阵大乱。余太君说:“媳妇们!大家不要慌乱。陆云娘、郭家小姐和杨彩凤,你们首先冲出门去,前边开路!”陆云娘、郭彩云,杨彩凤齐声答应;“得令!”郭彩云和杨彩凤有马,有兵器,陆云娘也赶紧换下潼关将官的服装,备上自己的战马和绣龙刀。

  这时,等侯在大厅外的还有二友庄陈、石二位庄主和他们的儿女。当时,由陆云娘和郭彩云上前,简单说明情况,他们四人也由杨家备马,和郭彩云,陆云娘,杨彩凤一起前边开道。

  她们走了之后,佘太君又命八姐、九妹,火速通知家将套车,众寡妇太太一齐保护车辆,跟随陆云娘等人开出来的道路,向外冲去。

  佘太君又命家将,出得馆驿大门,马上用大枪和棍棒把柴禾挑散,免得火势着旺。太君又吩咐家将各准备盾牌,防备乱箭。

  佘太君下令已毕,混乱局面立刻停止,大家有秩序地依令行事。

  且说陆云娘、杨彩凤、郭彩云和二友庄的陈平,石槐、陈志坚、石金玉出了金亭馆驿的大门,郭彩云对大家说;“夫人!彩凤姐姐,还有二友庄的诸位!你们暂且靠后,待我上前和他们说话。”

  这时潼关兵将,已将金亭馆驿团团围住。他们不敢往里冲,恐怕进去之后,火势着猛,自己也难以逃出,所以只在外边狂声叫喊。围在大门之前的官兵,见有人出来,带队官一声令下,万箭齐发。郭彩云用她的绣龙刀一边拨打雕翎,一边高举大帅大令高声呐喊:“你们都瞎了狗眼!本姑娘奉大帅大令,来看望佘太君,哪个大胆,敢放乱箭!”

  郭彩云这么一阵呐喊,又有大帅大令为证,弓箭手马上停止了放箭。就这么一停,陆云娘,杨彩凤和郭彩云的三匹战马就冲进了潼关大军的阵内,一顿砍瓜切菜,三辆大刀把门前的弓箭手和官兵就杀散了。这些官兵向后一退,大门闪开,杨家众寡妇太太俱都骑在马上,手持刀,枪,威风凛凛,保着大车向前冲去。

  且说郭彩云心想,我已经反了潼关,干脆就反到底吧。她摆开她的绣龙大刀,一路向前杀来。潼关的将官,军兵。一见是大帅的小姐,谁也不知她是怎么回事,谁也不敢惹她。如果和她厮杀,别说杀不过她,就算杀得过她,也害怕事后大帅和自己算帐。所以她在前边开路,军兵向后溃退。这时,有两个不知死的人挡住了郭彩云的去路。这两个是谁,乃是汴京朝中刘恒兄弟,站殿右将军刘化家中的护院姚天震、姚天栋二人。他们奉刘化之命,要沿途追杀余太君,来到潼关。因为潼关大帅郭大朋和刘恒乃是一党,他们听说郭大朋已把佘太君诓到金亭馆驿,就想在这里和郭大朋一起把太君杀了,也是奇功一件。所以潼关将兵不敢招惹郭彩云,他们不怕,迎了上来,把郭彩云截住。

  郭彩云一看,有人挡道,是一名不认识的黑大汉。忙问:“你是何人,胆敢阻挡姑娘?”

  姚天震报了名姓。郭彩云听说过他们兄弟的名子,一阵冷笑,说:“原来你们是刘恒、刘化打发来的。你们在汴粱看家护院,当你们的看家狗有多好,为什么偏要到这里送死!”

  @奇@姚天震不服,上前交战,只两个回合,就被郭彩云的大刀,斜肩带背,把他劈下马来。

  @书@姚天栋一看,呀呀怪叫,上前来给兄长报仇,只一个回合,就被郭彩云的大刀拦腰斩为两截。他带的五十名兵丁,“哗啦”一声,四散奔逃。

  @网@这时,郭彩云在前,陆云娘和杨彩凤在后,仍然向前开路,佘太君和那些寡妇太太,带着她们的家将,赶着大车,载着细软,往潼关西门冲去。要到西门,须过麒麟桥。麒麟桥架在麒麟河上。只有过了麒麟桥,才能到达西门。现在把守这座桥的不是别人,乃是潼关副帅郭金朋和老道刘紫灵。

  郭金朋和刘紫灵在这里把守,眼看金亭馆驿方向着起火来,知道已经开始动手。心想:最好把杨家一家都烧死在馆驿之内,无人逃出,也省得自己动手。谁知过了一会,有探马来报:“禀副帅!杨家全家已经逃出金亭馆驿,前边开路的乃是大帅的小姐,她不光杀死了许多潼关官兵,还把汴梁刘化大将军派来的姚天震和姚天栋都劈死马下。”

  郭金朋一听,只气得他暴跳如雷,大叫:“这简直是反了天啦!待会我叫这个死丫头死无葬身之地!”

  刘紫灵说:“得了吧!你杀你哥哥的小姐,你有这个胆子吗?你交给老道我,管保不过三合,叫她身首异处。”

  郭金朋说:“用不着你,你看我的。”他们这里正在议论,就见从对面一马当先来了一员女将。郭金朋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他大哥的千金小姐郭彩云。

  郭金朋和刘紫灵吹牛,说他不怕郭彩云。其实他这个侄女的本事,他是最清楚的。平时练武过招,他经常败在他侄女的手下。现在真要动手打仗,性命相搏,他岂有不害怕之理?

  两匹战马越走越近,马打对面,郭金朋说:“你可是彩云?”

  郭彩云把手一拱,说:“不错,正是侄女。”

  郭金朋说:“丫头,我来问你,你不在帅府,却跑到金亭馆驿干什么去啦?你到金亭馆驿去也行,你为什么又要大杀潼关的官兵,还杀死了汴梁刘府来的姚家兄弟?丫头!你说,你这是何意?”

  郭彩云说:“二叔!你不懂我这是何意吗?听我告诉你。你和我爹今天杀这个,明天杀那个,你们杀别人家我不管,今天你们要杀佘太君,要杀老杨家一家,侄女是坚决不能答应!”

  郭金朋说:“吓!我问你,你和老杨家沾亲还是带故?”

  郭彩云说:“还真让你说对了,就是沾亲,就是带故!”

  郭金朋说:“你沾的什么亲,带的什么故?”

  郭彩云说:“二叔啊!不瞒你说,由我母亲作主,我已经和老杨家结了亲啦!二叔!你说,我该不该保老杨家?我就不明白,二叔!你和我爹爹为什么对老杨家这么狠毒,非要害她们全家不可呢?”

  郭金朋说:“喀!丫头,这你就不明白了。这里边有千头万绪,你也管不了,你趁早给我躲到一边去,这门亲事也绝对不能成。”

  郭彩云说:“二叔呀!侄女的婚事是我母亲说了算呢,还是你说了算?二叔!我告诉你,你和我爹的所作所为,迟早是要遭到报应的!还是及早回头的好。”

  郭金朋一听,生了气,说:“丫头!你赶快给我回帅府去,再不听话,可没有你的好处。”

  郭彩云也说:“二叔!我也告诉你,老杨家是我大宋的数代忠臣,你们昧着良心,要杀佘太君一家,真是不知羞耻。二叔!你赶快退到一边,让出这麒麟桥,把老杨家放过去!不然,你可知道侄女的厉害!”

  郭金朋也是气坏了,自己的侄女,竟然一点面子也不给自己留。他一催战马,举刀照郭彩云当头劈下来。郭彩云刀马娴熟,尤其是对这位叔叔,平时在一块过招,他的招数早已烂熟在胸。她见郭金朋大刀当头劈下,就把马一带,用自已的大刀,四两拨千斤,轻轻把郭金朋的大刀一带,然后大刀齐脖颈往郭金朋推去。郭金朋急忙举刀接架。二人马往马还,刀举刀落打在一起。战了五、六个回合,二人双马刚刚一错,郭彩云大刀往后一甩,她手下留情,只用了三分劲,把大刀扁着往郭金朋脊背拍去。郭金朋听到背后风声,忙往马鞍轿上一伏,躲得稍微慢了一点,大刀拍在他的脊背上。直拍得郭金朋张口吐出一口鲜血,撒马落荒逃走。

  这时,只剩下了刘紫灵站在桥头。刘紫灵比郭金朋武艺强得多,而且心气也高,岂把郭彩云一个丫头放在眼里。他把短把荷叶铲一抖,上边的铁环“哗愣愣”一阵响亮,说:“丫头!道爷我和你爹你叔都有交情,我看在他们的分上,不和你为难,你快逃命去吧!我要截杀老杨家的一群寡妇。”

  郭彩云一阵冷美,说:“道爷,我看在我爹的分上,叫你一声道爷。刚才我二叔是怎么败的,你看明白了吧!难道你也想尝尝姑娘的厉害?”

  刘紫灵说:“这么说你是要和道爷我比划比划了?”

  郭彩云说:“岂但比划,你就拿命来吧!”说着一提战马,绣龙刀斜着朝刘紫灵劈下。刘紫灵把马一带,接架相还,二人打在一处。

  这时,在郭彩云后边的杨家众寡妇太太,都十分担心。

  陆云娘说:“这个老道叫刘紫灵,武艺十分了得。在二友庄我曾败在他的手下,后来多亏我那孩儿杨金豹来了,把他战败。现在看来,这位郭姑娘恐怕时间一长,也不是他的敌手。”

  佘太君听陆云娘这么说,知道眼下的形势十分严峻。为什么?她知道她的这些媳妇们中间,陆云娘是最年轻的一个。陆云娘曾败在这个老道手下,其余的人恐怕都不是敌手。

  这时往战场一看,果不出陆云娘所料,郭彩云和刘紫灵老道战了五十多个回合,已经是呼呼带喘,香汗淋漓了。陆云娘想:即使自己打不过他,也得上阵替下郭姑娘,让她休息休息。如果再打下去,一个失手,就有性命之忧。陆云娘想到这里,就对佘太君说:“太君!让孩儿我去替郭姑娘下来吧!”

  佘太君更是久经战场之人,战场上的形势她自然很清楚,就说:“很好!你马上出阵!”

  陆云娘刚要拍马出阵,忽然听见身后不远处有人高声喝喊:“啊呀,这位姑娘!你手下留情,千万别杀这个老道,请你给和尚我留着,让我来杀他吧!”

  陆云娘扭头一看,就见有一个和尚,破衣破帽,邋里邋遢,手持一根方便铲,一溜小跑冲到战场。

  郭彩云这时虽还没有精疲力尽,但已经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她听见有人喝喊,声音不大,却是清清楚楚,知道这个人本领不小。她就虚晃一刀,拨马败下阵来,正好迎面遇见那个和尚。

  和尚看着郭彩云说:“姑娘!你的刀招精奇,武艺不错。只可惜时间长了,你的力气不加。你下去休息一会,让和尚我来对付这个老道。和尚对老道,合卯又合窍。”

  刘紫灵见郭彩云败走,拍马刚要追赶,那个破衣和尚方便大铲一横,挡在刘紫灵马前。就听破衣和尚说:“刘紫灵道爷!别来无恙呀!”

  刘紫灵勒马抬头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说:啊呀!这个和尚怎么到这里来啦?看来我今天要够呛。

  为什么?原来他们在一年之前,打过交道。刘紫灵、黄紫灵、王紫灵,这三灵老道在三清观出家,都武艺高强,在江湖上很出名。就在一年之前,一天,有个破衣、破帽的邋遢和尚到观里去拜见他们。这人便是这个破衣和尚。他们见面之后,谈经说法,盘起道来。

  谈文的,这个和尚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兵书战策经史百家说起来头头是道。论武的这个和尚十八般兵器,件件皆通,最拿手的是一条方便大铲,铲法精奇。三个老道和和尚比试过招,俱都不是敌手。当时,三灵老道知道这个和尚是他们的克星,想套近乎,问他的姓名,和尚说:“你们也不用问我的姓名法号。我只劝你们几句良言,听不听在你们自己。你们三灵老道在这一带甚为出名,但有一则,你们应该记住,古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望你们好自为之。”

  破衣和尚走了之后,这三灵老道仍然是我行我素,并没有把和尚的话放在心上。今天刘紫灵看见这个破衣和尚,才想起去年之事。便说:“大和尚!去年大驾下降敝观之时,我们也曾请问高名法号,你并没有告诉我们。今天来到这里,你出家人不帮出家人,怎么反倒去帮在家之人。”

  破衣和尚说:“刘紫灵!你说得很对,按理我应该帮你这个出家人,可是,你做的这件事不对,让我怎么帮你呢?你帮助潼关大帅郭大朋,要害佘太君杨家一家。老杨家是咱大宋江山的柱石,是保国的忠良,你们要害他全家,岂不是天理难容吗?再者说,你们要害老杨家,也没有问问我和尚愿不愿意。我和尚要是不愿意呀,别说就你刘紫灵一灵老道,就是你们三灵老道都来,也是休想。划紫灵呀!事到如今,我看你还是听我良言相劝,赶快闪开这座大桥,让老杨家的这些寡妇奶奶们过潼关去吧!”

  刘紫灵说:“大和尚,你不觉得你说的这些话大了一点吗?就凭你这么一说,我就乖乖地让路,你想有这么祥的好事吗?大和尚!你既然说了一回大话,道爷我就和你比划比划,你要胜了贫道,自然让道。”说着话,一催战马,左手荷叶铲一晃,右手荷叶铲直奔和尚咽喉而来。和尚身子一晃,已经转到刘紫灵马后。刘紫灵急忙一领马缰,战马向前一蹿,躲开了和尚在身后的一方便铲。就这样,一个和尚,一个道士,一个步下,一个马上,就战在一起。二人打了十来个回合,这个和尚想:看来今天我和尚得破杀戒了。要不打死这个刘紫灵老道,佘太君要过此桥,恐怕是难呀。瞎!老僧今天就开开杀戒吧!想到这里,正好刘紫灵双铲又奔面门铲来。和尚往旁边一让,战马就过到和尚身后,和尚随手一方便铲,正好打在战马后胯之上,把战马的后胯骨打折。战马一疼,后腿一跌,“扑通”坐在地上,刘紫灵没有防备,从战马之上就倒栽葱,掉在马下。大和尚抡起方便大铲,一声“阿弥陀佛”,大铲拍下,正好拍在刘紫灵的天灵盖上,只打得他脑浆进裂而死。

  大和尚用大铲向后边一招,然后纵身跳上麒麟桥,抡开了方便大铲,只杀得潼关官兵,哭爹叫娘,四散奔逃。

  这时陆云娘、杨彩凤、郭彩云、二友庄的陈平、石槐和陈志坚、石金玉都纵马过了麒麟桥,向西门冲去,沿途潼关的官兵东奔西逃。佘太君和扬家众寡妇奶奶们押着车辆,俱都过了麒麟桥,也都往西门冲去。

  这次是和尚在前边开路,来到西门,把守西门的官兵不战自败,俱都一轰而散。和尚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请佘太君和众寡妇太太还有二友庄的庄主们出城。

  大家出城之后,和尚过来给佘太君稽首。太君问他法号和为什么来搭救自己一家!

  那个破衣和尚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交给了余太君。余太君拆开看过,掉下了眼泪。原来这封信是南清宫八王千岁赵宠所写。这个和尚乃是八王千岁赵宠的替身僧,名叫灵文长老。

  佘太君看过信后,为什么要掉眼泪?原来八王千岁和老杨家世代交好。八王千岁这个爵位也是世袭的。宋太祖驾崩之后,本来要传位给他的儿子,但是,他的弟弟赵匡义登基作了皇帝。过去有一出戏叫《赵德元骂殿》。赵德元就是宋太祖的长子。他骂殿之后,碰头面亡。赵匡义就封赵德元的弟弟赵德芳为八大王,一个人拿八个王的俸禄,并赐与凹面金锏,可以代管皇上。这个八王的爵位乃是世袭,一辈一个八王。传到这一辈的八王名叫赵宠。他和以前的八王不同,以前的八王都是文人,这个八王赵宠却是马上、步下的功夫,都臻上乘。过去他曾和边关大帅太平王杨世瀚镇守雁门关,威震北国。佘太君辞朝时,他到边关巡边,没在汴京。等他回朝时,太君已经离开了汴梁。这位八王千岁赵宠在金殿之上见到皇上,竟然把哲宗皇帝批评了一顿。后来平南王高捷又把佘太君为什么辞朝告诉了赵宠。赵宠一怒之下,逼着皇上下旨,把刘恒、刘化都交刑部大堂问罪,并逼着皇上下一道旨,承认不该屈斩王兰英,要把杨家全家请回朝廷。皇上理屈,不得已就写了一道旨意,交八王赵宠和平南王高捷追赶佘太君。他们追到天景关时,天景关总兵张廷显正在为难。为什么?前文书曾经说过:潼关文职刺史张廷壁为救佘太君一家,曾派他的儿子跳涧虎张桐到天景关给他二叔张廷显送信,让他急速发兵到潼关去救佘太君。张廷显想:发兵吧,没有圣旨,岂能随便发兵;不发兵吧,怎么能救佘太君一家?正在他感到两难之际,八王赵宠和平南王高捷来了。张廷显忙把这两位王爷请到总兵府,并把兄弟张廷壁送信来,说潼关太帅郭大朋要杀害佘太君一家之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八王赵宠一听,也非常着急。他和平南王高捷分析当时形势,认为天景关如不发兵,佘太君和杨家一家还能多活几天,倘若真要发兵到潼关,恐怕郭太朋就会提前害了杨家一家。这可怎么办?他们正在着急的时候,来了八王赵宠的替身僧灵文长老,灵文长老知道了佘太君在潼关被软禁,有性命之忧时,就说:“这么办吧!既然你们发兵,恐怕潼关大帅提前杀害佘太君,这件事就包给我肥。我单身行动方便,绝不会引起郭大朋的怀疑。八王千岁,你老人家给佘太君写一封书信,由我带去,先把太君一家保出潼关,你看如何?”

  八王赵宠和平南王高捷还有天景关总兵张廷显听了,都非常高兴。他们都知道这个老和尚灵文长老武艺高强,只要他出马,一定成功。赵宠说:“灵文长老,你先走一步,我和高王千岁会同天景关张总兵,随后就到。”

  就这样,灵文长老带着八千岁赵宠的信,连夜赶到潼关。正赶上刘紫灵老道和郭彩云小姐大战。

  当时,佘太君看完了信,感动得老泪纵横。

  忽然,佘太君想起了自己丢了多年,好容易回来了的孙子杨金豹,忙说:“郭家姑娘!你说金豹被软禁在大帅府,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郭彩云说:“老祖母,我和金豹说好的,听见街上乱了,他就自己出来。看守他的只是几个军兵,挡不住他。不知他为什么没有来,这么办吧!让我回帅府看看,马上把金豹带来见您。”

  佘太君忙说:“孩子!你要小心在意,你已经反了潼关,又打了你二叔一刀,小心他们加害于你。”

  郭彩云说;“孩儿知道了!”

  郭彩云一撒战马,往大帅府跑去。快到帅府的时候,发现前边一标人马,带头的一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爹爹潼关大帅郭大朋。这时郭大朋已经看见郭彩云,他一看气就不打一处来,一声断喝:“彩云!你给我过来!”

  他为什么生气?原来郭彩云倒反潼关,到金亭馆驿去救杨家,和郭金朋大战,打了他一刀等等情况,已由郭金朋奔回帅府帅堂,告诉了郭大朋。

  郭金朋对郭大朋说:“昨晚舞剑的那个人我说看他面熟,很象在二友庄截囚车的小老道杨金豹。谁知道彩云这丫头偏说是卖马的。当时,我也没有把握,没有深究。现在看来,那个人就是杨金豹。现在佘太君一家都跑了,咱们去杀了杨金豹,除了老杨家接续后代香烟的独根苗也不坏。”

  郭大朋听了,忙说:“好!你说的对。你马上带人快去,杀了杨金豹,回来告我。”

  鄣金朋带人来到后花园空屋之外,他没有敢进屋去杀杨金豹,知道杨金豹比他武艺高强,恐怕杀不了杨金豹,再让杨金豹给杀了。所以就命军兵抱来柴禾,把这座空屋烧毁。郭金朋想:这一把火把杨金豹烧死在屋里,你老杨家就绝后吧!

  郭金朋回到帅堂,报告给郭大朋,兄弟二人正在得意。忽然见郭大朋夫人、郭彩云的母亲来了。因为她得到丫鬟报告,说小姐带来的那位杨公子,原被软禁在空屋之内,刚才让二帅带人放火把空屋烧着,那位杨公子可能被火烧死在屋里了。

  这位老夫人知道这位杨公子乃是女儿一见钟情之人,已经由自己作主明定终身,现在烧死了,女儿回来如何交待?所以她来到帅堂和郭大朋理论。可是郭大朋反倒把她大骂一顿,说她养的好女儿,教的好女儿,竟然倒反潼关,还把她二叔给打了。

  这位老夫人心想,把杨金豹烧死了,女儿回来没法交待,又贪上这样的丈夫。心中一窄,一头竟然撞在大厅的柱子上死了。

  郭大朋对这位老伴,毫无感情,说了一句:“早就该死!”命人把死尸拉了出去。然后披挂上马,带着郭金朋出了帅府,要去追杀佘太君。郭彩云就是这时回来,遇见郭大朋的。

  当时郭大朋非常生气,二话不说,抡刀就劈,郭彩云一拨马闪过一边,问:“爹爹!你这是为何?”

  郭大朋说:“贱婢!你还问我,我问你到金亭馆驿去干什么?你竟然敢给老杨家通风报信,你竟然敢倒反潼关,打你二叔一刀。我告诉你,那个杨金豹我已命你二叔把他杀了,你那个混蛋老娘也已经碰头身亡,你还敢回帅府来?”

  郭彩云一听,一阵急火攻心,昏了过去,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郭太朋命军兵把郭彩云上绑,抬到帅堂之上,等追回佘太君,再行发落。

  郭大朋、郭金朋带兵追出西门时,佘太君全家已经走得无影无踪。郭大朋正要传令追赶,就在此时,忽有探马来报:

  “禀报大帅,八王千岁和高王千岁带着一标人马,已经来到东门之外。请大帅前去迎接。”

  郭大朋听说八王千岁带兵到来,只吓得他亡魂皆冒。他想;难道我和磨盘山刘文灿勾结之事已经败露?看来八王千岁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呀,如果我要杀害杨家之事再让他知道了,那还有我的命在?再看郭金朋,也是吓得面无人色。

  郭大朋无奈,只好传令先回帅府。

  众人回到帅府,进到帅堂落座之后,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忽然,他想起了张廷璧,何不请他来帮助出个主意?于是马上派人去请张廷壁。

  时间不大,张廷璧来到。

  张廷璧这一天也不好受。他昨天听郭大朋说要火烧金亭馆驿,一宿也投有睡好,今天又听说杨家一家逃出金亭馆驿,又听说郭彩云倒反潼关,帮助佘太君,打了她的叔叔,甚感痛快。他直埋怨自己的儿子张桐,让他去天景关搬他叔叔带兵来救,到现在也没有音讯。

  郭大朋这时请他来,不知为了何事?他害怕自己派儿子去搬救兵之事,倘若让郭大朋知道了,恐怕就没有自己的命在。

  他来到帅堂,看见郭大朋坐在那里,满脸含怒,心中更为忐忑,忙上前施礼,口称:“元帅在上,卑职施礼!”

  郭大朋点了点头,说:“免礼,一旁请坐。张大人!我请你来,只为我有一件为难之事,请你为我分忧解愁。”

  张廷璧听了,心才放回肚里,忙说:“不知大帅何事忧愁,尚请讲在当面,咱们共同商量分忧之法。”

  郭大朋说:“本帅本要杀了杨家,为刘文灿王爷立下一功,准知竟让他们跑了。现在八壬千岁带兵来到,倘若让他知道本帅杀害杨家,勾结刘文灿之事,恐怕本帅性命难保,故而请张大人前来,想一万全之策。”

  张廷壁一听,不禁心中暗暗欢喜,想:郭大朋呀郭大朋,这也是你恶贯满盈。忙说:“是吗?老杨家全家已经跑了,瞎!这才是谋事在人,戒事在天啊!如今八千岁来到,不知为了何事?倘若事情败露,不光是你,恐怕连我也活不了呀!”

  郭大朋一听,张廷璧这是不愿管呀!忙说,“张大人,还请你好好想一想,想一良策才好呀!”

  张廷壁心想:我呀,我干脆把你送进去吧!说。“大帅!事到如今,已就是已就了。我看不如干脆和八贤王把话挑明。就告诉他你已经投降磨盘山刘文灿王爷。你让八王赵宠也给你写下降书顺表,和你一起投降刘文灿,倘若他不愿意,就凭你手中这把大刀,把他杀了,然后带着人马,投磨盘山去。将来刘文灿王爷登基坐殿,你不就是开国元勋了吗?”

  张廷璧这一席话说得郭大朋心花怒放。郭大朋说:“张大人,你说这么做能行?”张廷璧说:“能行!”

  郭大朋利令智昏,说了一声:“好呀!二弟!传我将令。点齐一万人马,开出东门去会八王!”

  郭金朋站起施礼,说:“得令!”

  郭大朋带着郭金朋和偏副将人等,点齐一万人马.出得东门,排兵布阵,要和八王千岁赵宠厮杀。张廷壁上到城楼老上,观看阵势。究竟郭大朋和八王赵宠这场厮杀,谁能得胜?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