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考察
作者:张 蕾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称呼语 考察
指导大学生实现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角色转化,塑造健全的人格,首先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社交知识,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日渐复杂的社会网络中,首先应具有使用称呼语准确定位人际关系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选取纷繁的语言现象中的点滴——称呼语,对大学生使用称呼语的情况作抽样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学生使用称呼语的特点,揭示出有效交际的语言使用规律,并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使用称呼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和引导的思路。
一
本文讨论的称呼语主要指用于当面称呼的表示相互关系的指人名称。从称呼语系统着眼,称呼语包括亲属称呼语和社交称呼语,其中亲属称呼语具有稳固性和传承性,在数量上相对封闭,而社交称呼语则显得繁复多变,具有开放性,较难把握,因此本文以社交称呼语
为考察对象,从称呼语的形式着眼。本文讨论的称呼语包括名称词语,如:老张、李刚同志;
其他词语,如:你、您、喂;非语言方式,如:目光、身姿、手势动作等。从称呼语的表述态度着眼,本文讨论的称呼语包括尊称、平称、昵称、戏称、贬称等。
被调查群体在使用称呼语时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性别、方言母语、交际能力等。因此,在调查表的“基本情况”一栏,我们设计了以下五个小项作为统计分析的比较项:①性别____男____女;②来自____ 省____市____县;③担任过____干部 ;④您在学校使用普通话____家乡话;⑤在学校外的场合使用____普通话 ____家乡话。
我们设想被调查群体在称呼语的使用方面具有不均衡性,体现在对平等关系的称呼语数量多且颇有创意,对权势关系的称呼语出现缺失或称呼不当的情况。因此,本次调查没有限定选择答案,而设计成开放式答卷表。目的是尽量全面地收集被调查群体所使用的称呼语,分析其使用特点。根据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对“称呼方式”未加限制。称呼方式的选择由语境决定。
被调查人是武汉地区高校在读大学生。选取对象时,主要根据学生名册随机抽选。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随机抽选时,参考了这样几个因素的覆盖情况:被调查人的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来自城区或非城区、年级及专业。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92﹪。有效调查表146份,占73﹪。从回收的调查表的分布情况看,女生96份,约占65﹪,男生50份,约占35﹪;担任过学生干部的65份,约占45﹪,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81份,约占55﹪;来自城区的学生87份,约占59﹪,来自非城区的59份,约占41﹪。被调查人的年级分布比较均衡,所在专业涉及人文、理工、医各学科类。
二
通过访谈,我们选择了两大范围、两类称呼对象进行调查。两大范围是指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校园和次要活动区域校外。依据调查主体在两大活动区域的主要交往对象确定两类称呼对象,即学校交往对象——同学、任课教师、教辅人员、后勤管理员;社会交往对象——售货员、餐饮店服务员、修车修鞋人、被求助的陌生人。
(一)称呼同学的称呼语
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称呼同学的称呼语的类别有:姓名称、亲属称、通称、职务称、绰号、昵称、零称呼等等。这里的零称呼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用“你、您、你们”等人称代词代替称呼语;二是用“喂、嗨、请问……、hello、您好”等招呼词语代替称呼语;三是用目光、微笑、手势动作等非语言因素代替称呼语。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大学生称呼同学的称呼语有如下特点:
1.常规称呼语与非常规称呼语并用
称呼语的形式丰富新颖,既有公认的常规称呼,也有临时性、自创的非常规称呼语。
这些非常规称呼语体现了时代性和时尚性。姓名称里面的非常规称呼语比较多。由于语境各因素的影响,姓名称又分三小类:姓名全称、名及其变化式、姓及其变化式。常规称呼语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公认的、较固定的称呼形式,如姓名全称、小+姓、老+姓、双音节名、单名叠音式等等。非常规称呼语是指自创的、只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还未固定下来的称呼形式,如单音节姓单独用作称呼语、网名、中外文夹杂名等等,这些自创式称呼语受信息时代、外来文化的影响,体现了称呼语使用者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特点。
2. 使用常规称呼语的非常规用法
常规称呼语的非常规用法是指称呼形式是公认的,但是与称呼对象不匹配。如,姓名称中的“老+姓”形式。陈松岑先生《礼貌语言》指出:“在汉族人的姓之前,还可以加“老、小、大”等词,用在非正式场合,称呼比较熟悉的平辈人。一般说来,如果称呼对象年纪已在40开外,把他称为“老+姓”只是比称呼姓名或职务更亲切一点;如果称呼对象刚刚30出头就被称为“老+姓”,这个称呼就表达了特殊的敬意。”由此可见,“老+姓”的常规用法应该符合这样几个条件:平辈(40开外)、双方熟悉、非正式场合。美国语言学家欧文?特里普认为:对于一个公认的正规称呼,任何偏离都是一种信息。同学之间称呼“老+姓”,不符合这一称呼形式的常规用法条件,这就是一种偏离,即非常规用法。通过访谈得知,这一非常规用法是学生创意的,称某同学为“老×”,是尊称,因为他擅长某种专业技能,称呼者很佩服,就借用了这个称呼语表示亲切之意和佩服之情。
3.性别影响称呼者对称呼语的使用
不同性别的称呼者对称呼语的使用存在差异,同一性别的称呼者对不同性别的称呼对象在称呼语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女生使用昵称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使用昵称的比例。女生使用昵称的总比例是28.3﹪,男生使用昵称的总比例是15.6﹪。因为昵称是定位双方关系十分密切的亲密称呼,所以同性之间使用昵称的比例也比异性之间使用昵称的比例要高。
称呼者所使用的称呼形式中,相比较而言亲属称所占比例较少。而不同性别的称呼者使用亲属称的情况又有所不同,男生使用亲属称的比例明显比女生高,男生使用的总比例为19.9﹪,女生使用的总比例为1.3﹪。男生使用的亲属称主要有“大哥、小弟、大姐、小妹、姓/名+哥、姓/名+姐”等等。称呼者认为这种称呼语既亲热又能体现一种义气,主要是从影视片中模仿来的。
(二)称呼学校教职员工的称呼语
我们将称呼对象分为三类,一类是任课教师,一类教辅人员,一类是后勤人员,他们与大多数称呼者的交往密度是依次递减的。
1. 称呼任课教师的称呼语
(1)称呼语的类别涉及到职业称、职务称、姓名称、绰号、零称呼等,但从比例看,职业称是称呼者的首选称呼形式,其他称呼形式使用比例相对较小。
由于不同的语境因素,称呼者使用职业称时产生了一些变化式:姓+老师、小+姓+老师、学科名+老师、名+老师、姓名+老师等等。其中“学科名+老师”多被用来称呼不熟悉的交往对象,只知其任教学科而不知其姓名,“名+老师、姓名+老师”都是用于称呼熟悉的交往对象。其他变化式的使用基本不受语境因素的影响。
(2)出现了体现新型师生关系的称呼语。称呼语直接反映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注重尊卑,称呼语就要使用敬称。在汉民族文化背景下,师长与学生是一种权势关系。学生称呼师长应使用尊称,如职业称、职务称,这是公认的称呼形式。但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称呼老师的称呼语中出现了反映平等关系的称呼形式,有姓名全称、英文名、老+姓、miss+姓、 mr.+姓、绰号、“嗨”类零称呼等。而且这类称呼形式的使用没有双方的性别、年辈关系等因素的差异,只是在双方熟悉程度方面有选择差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