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考察
作者:张 蕾
(1)此类称呼形式较少,主要涉及到职业称、亲属称、通称、零称呼等。其中通称较丰富,包括“师傅、先生、小姐、同志”这些典型的社会称呼语中的通称。严格地说,“老师”在这里也是通称,属于职业称的扩大使用,但是对教辅人员一直没有专门的称呼语,“老师”也就成了广义的职业称。
(2)对不同的称呼对象的称呼语使用比例呈现规律性。根据工作分工将称呼对象具体分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院系各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呼者使用比例最高的称呼语是“老师”,并且依次递增,而使用“师傅”的比例却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可见,称呼者使用称呼语时更多地是从工作性质的角度进行选择的。
(3)不同性别的称呼者对称呼语的使用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亲属称和典型的职业称相对其他称呼形式来说使用比例较低。女生使用亲属称和职业称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
3. 称呼后勤人员的称呼语
(1)称呼形式的选用比较集中,主要是使用职业称和零称呼。根据称呼对象的工作性质,称呼者使用“师傅”比例最高,“师傅”在这里显然是作为职业称使用的。通称的使用比例最低,所涉及的面也较窄,如,“老师”这一称呼语仅用于称呼公寓教学楼管理人员,其他称呼对象均未使用。
(2)不同性别的称呼者对称呼语的使用存在差异。年辈关系对称呼者使用零称呼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女生更多地对平辈使用零称呼形式,而男生更多地对年长者使用零称呼形式。不同性别的称呼者使用的称呼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女生使用的称呼形式更丰富些。女生使用亲属称的比率明显高于男生。
(三)称呼主要社会人员的称呼语
称呼者与社会人员的交往绝大多数是在相关场合并且是临时性的,因此,语境因素排除了场合和双方熟悉程度,只考虑称呼对象的性别和双方的年辈关系。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称呼主要社会人员的称呼语有如下特点:
其一,以通称为主,并且涉及当今社会的各种通称,包括“师傅、同志、先生、小姐、老板、朋友”等等。其中以时尚通称“先生、小姐”的使用比例最高,依次下来是“师傅”“老板”“同志”“朋友”。社交称呼语的时代特色很浓,受新型的生产关系、人际关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先生、小姐”成为目前社交场合称呼者愿意使用,称呼对象乐意接受的最时尚、最具活力的通称。
其二,在传统通称和时尚通称的选用上,交际双方的年辈关系起决定作用,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除了修车修鞋人以外,其他称呼对象,称呼者称呼年长者为“师傅”的比例远远高于称呼平辈为“师傅”的比例;称呼者称呼平辈为“先生、小姐”的比例又远远高于称呼年长者为“先生、小姐”的比例。这是转型时期的社会时代特点在称呼语使用上的折射。
其三,在称呼语的使用中,零称呼的使用比例仅次于主要通称,而且用于称呼被求助的陌生人的比例最高,女生将其用于平辈的比例明显高于用于年长者的比例,男生使用零称呼则没有明显的年辈差异。
其四,交际目的影响称呼语的使用。从交际目的所形成的交际关系看,主要社会人员可以分为两类,被求助的陌生人是一类,称呼对象与称呼者在交往中形成了权势关系,称呼者是弱的一方,是求助者;其他称呼对象是一类,双方在交往中也形成了权势关系,称呼者是强的一方,是被服务者。由此,称呼被求助的陌生人使用亲属称的比例远远高于称呼其他社会人员。因为亲属称使用恰当可以迅速取得对方的心理认同,顺利获取帮助,实现交际目的。
三
前述大学生称呼语使用的调查结果,总体上反映了称呼者对各类称呼对象的公认称呼语使用是准确的。
交际中的权势关系和一致关系、亲密关系和非亲密关系影响称呼者使用的称呼形式。双方形成权势关系或非亲密关系,所使用的称呼形式就比较单一,多为公认称呼、常规用法;双方形成一致关系或亲密关系,所使用的称呼语形式就丰富多样,用法上灵活新颖、别具一格。如同学之间属于一致关系,有亲疏差异,同学之间的称呼语就既有公认称呼,也有丰富的自创形式,如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产生的大量绰号、借自大众流行称呼的绰号等。同学之间的绰号,大多表示亲密、亲切之意,同时也体现了童心未泯的顽皮和匠心独运的创意。但是,绰号又是大学生最不喜欢的称呼形式,使用时应慎重。
称呼者依据语境提供的有关信息,可以使用恰当的称呼语,并借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语境因素比较模糊、或者异常复杂、或者严重缺失,就会出现“不好称呼”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对“被求助的陌生人”使用零称呼的比例最高的原因。汉民族的称谓系统极其复杂,主要原因是缺少适合任何语境因素(除性别差异)的通称。目前社会上所使用的通称实际上并不通用,使用如有偏差,仍会违反礼貌原则,导致交往不能顺利进行。因此,使用通称并不省事,需要有更多的交际常识和交往经验。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称呼语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有一定认识,对称呼语使用的一般规则有基本的了解,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所以,他们在社交实践中不能总是很好地运用称呼语来实现预想的交际效果。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不仅要描写和解释汉语称呼语的结构方式与功能,展示其变化轨迹,更要从称呼语的运用方面进行指导、预测和规划,并能将包括称呼语在内的有关交往礼仪内容纳入语言教学中,使其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