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农村师资“正向流动”的市场化配置浅析

作者:陈克现




  [摘要]基于义务教育“纯公共产品”的性质,农村师资的配置应该由政府来支配,但教师又还未纳入公务员管理系列,面对农村师资配置失衡的现状,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下,通过制度的规范,引入市场机制,以实现农村教师的良性流动,即“正向流动”。
  [关键词]纯公共产品;师资失衡;市场机制;流动
  
  教育资源供求之间, 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普遍的,永恒的矛盾。矛盾的解决,有赖于政府对师资配置的宏观调控,一曰政策,二曰经费。本文将对农村师资的市场化配置及其对解决当前农村师资配置所面临的困境的补充作用和意义做粗略的探讨。以期能对农村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形成及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一.师资的市场化配置
  
  可以说,师资的市场化配置,归根结底源自对“教育市场”的争论。目前关于教育市场,教育产业,教育商品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伴随说
  这派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所有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既然承认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就必然要承认与之伴随的教育市场的存在。
  2.范围说
  持这派观点的学者认为,现在不是承认不承认教育市场的问题,而是探讨教育多大意义上多大程度和范围上进入市场的问题。一定范围内可以提教育市场。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某些专业,可以形成教育市场,对由国家提供全部或绝大部分教育投资的义务教育而言,一般不属于市场行为,不应提教育市场。
  3.软市场说
  这一观点认为,随着市场体制的发育与发展,教育必然要进入市场,并形成独立的教育市场体系,作为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市场是相对物质资料市场而言。教育市场的流通对象有的具物质形态,有的则是无形商品。另一特点是教育市场中流通的知识信息技术等,可以重复使用,重复实现价值,并使物质产品大幅度增值,带来高额利润。同时认为,学校和教师是生产单位和工人,教育市场引导调解这一“生产”过程的有序运转,取得投资效益。
  4.反对说
  这一观点认为,教育属于少数需要特殊价值判断准则的领域。这些领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调节。因为其特殊价值判断准则高于经济准则,或者两者之间很难进行间接的价值比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因此衡量的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关于教育能否产业化、市场化,作为教育改革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我们不能把它的答案简单设定为非此即彼。因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市场因素对教育的“侵入”是超乎想象的。完全否认市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切合实际的。但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是不适合完全交给市场去运作的。而必须由政府来承担,以保证其非营利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对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政府和教育产品提供方的学校,必须在思考教育公平的同时考虑如何提高教育服务的效率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人们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而不断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
  由政府作为市场的微观主体,来对对纯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进行市场化的经营是可行的。例如农村师资的配置既可以纳入政府的计划体系(甚至公务员体系),也可以政府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竞争性原则,以政府购买的方式对师资进行配置。这对于农村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农村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与计划配置完全不同的师资配置方式,将对教育服务提供的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贯彻中央领导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着眼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启动了“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激励等措施,每年从普通高等学校中,遴选一批应届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重点支持农村的薄弱学校,重点支持农村学校的薄弱学科。计划实施至今,我们可以发现,计划一直处于良性发展状态.每年来自全国各高校报名参加资教计划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呈年年持续攀升的势头。中国教育在线教师招聘专题文章说,“参加行动计划的毕业生,服务期内合同管理,服务期满后按照合同规定自主择业或自己选择留在农村。这种管理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通过岗位设定、选聘解聘、契约管理等环节和程序的实施,探索建立新形势下能进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师管理机制”。
  “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通过制度的规范,引入市场化师资配置方式,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它将
  为我们探索教育的市场机制,着力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提供现实的依据。
  
  二、目前我国农村师资配置所面临的问题
  
  1.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
  区域性师资配置不均衡,缺编与超编共存;学科结构失衡,“教非所学”现象较为普遍;教师素质有待于提高,表现在学历水平偏低及教师老龄化。
  超编与缺编共存,区域数量缺失。全国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从总体上来看是适当的,但是,农村教师的区域性短缺问题依然还十分严重。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较好的中西部城郊和平原地区教师数量基本平衡,局部地区存在超编的问题;而中西部的很多省区的山区、林区、牧区和湖区等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地区依然存在着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国家教育督导团于2005年10月对江西、河北等六省基础教育进行督导检查时发现,六省普遍存在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的问题。“中国教育在线”网2007年5月30日的报道说,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1.2万人,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缺编2万人,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缺编人数达1.64万,主要都是农村教师短缺; 安徽、湖北等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省份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学科结构失衡。在农村小学中,音乐、体育、美术、外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没有教师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某县2006年有302所小学,351个教学点。2007年仅对全县所有三年级小学生开设英语课,就需要300余名专职英语教师,但现实的状况是全县所有小学连30个专职英语教师都没有,小学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新课程同样缺乏老师。要么干脆不开设这些课程,要么让其他学科的教师现学现教,应付了事。在农村初中,音、体、美、职业劳动等艺体类职业技术类和综合活动课学科教师很少,很多学校要么不开这些学科,要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文化基础知识学科虽然基本都能开全,但“教非所学”现象比较普遍,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年龄分布不均。教师的年龄结构本应呈现均衡分布的态势,但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则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两边高、中间低的“驼峰形”分布:即45岁以上的教师多,25岁以下的教师多,而30岁至40岁这个骨干年龄段的教师数量较少。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小学教师大多呈现这一态势。另一种是单边倒的老龄化倾向:即4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大,中青年教师较少,很多乡镇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有些甚至达到50岁以上。我国农村初中教师的年龄结构主要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驼峰形”分布,老教师和青年教师较多,30岁至40岁这个骨干年龄段的教师数量较少,他们要么被“选拔”到高中任教,要么想方设法调转到城里的学校或经济较发达地区。
  学历层次偏低。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教师素质的重视,作为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指标之一的教师学历也有了显著的提高。2004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已经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08%,农村初中教师合格率为92.81%。但是,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有很多是民转公的教师,还有大部分教师的第一学历是中师或高中毕业,虽然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也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接受大专或本科的教育,可以说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