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何湘君




  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英语的词汇、短语和成语的讲解和学习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3. 言语表达方式
  中国人说话不直接,注重和睦。如果有事相求于别人不是很直接而是绕来绕去的问,在切入正题之前往往会讲许多无关紧要的事。而英美人说话喜欢直截了当,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要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美文化突出个人,以个人为中心。言谈举止,做事风格,只要不妨害他人,一切由个人作主并为己负责。这样引发开来可以联系到英美人非常注重的“隐私”观念。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个人问题,或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避免,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
  中国人主要是强调群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名言,“棒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等等,因此反映在言语表达方式上,中国人因为有群体意识强调和谐,不愿把自己的观点突然地强加在别人头上。表达时首先会自然而然把理由说出来,然后顺着话一步一步得出结论或者点出说话的目的所在,这样不使听话人觉得突然,逻辑上使得听话人逐步做好思想准备。英美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方式却很直接,在和中国人交谈时候他们认为中国人说话提供多余的信息,一头雾水。中国人这种先列理由后提要求的格式与英语正好相反,这就使许多说英语的民族的人感到困惑,觉得与中国人交往时很难把握对方的意图,因为他们习惯开门见山。
  中国和英美人的言语表达方式和国家之间的国情、自然地域、历史发展渊源有关。追溯起来,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为主的社会,中国人习惯了群居化的社会生活的生活模式,他们总是显得从不着急,时间观念淡漠。中国人喜欢人多、喜欢热闹,看重人情世故。人们言行举止较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给他人以强迫感,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处理途径。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崇尚独立,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讲究效率并且非常地注重时间观念。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需要获得更大的信息量,因此说话的方式自然直接迅速。
  口语教学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一些课外的知识,使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变得丰富起来,这样学生便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的文化视野更加宽广,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
  
  参考文献
  [1]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王福祥.对比语言学论文集[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5]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 [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栏目编辑:程少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