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创设有效情境 促进主体探究

作者:陈海平




  一、问题的提出
  
  “主体探究”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述、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探究中,学生要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而猜想的关键就是设置合理数学情境,帮助学生通过情境作出猜想,使学生在猜想时有目的,有针对性。
  高中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活动机会等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形成探究任务的驱动。
  
  二、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基本要求
  
  数学情境是指具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因此,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是数学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且在内容上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时,学生才能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愿望。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句,将来学生自己也可以发出”。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设置一个真实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实践中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它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民主性
  创设数学情境首先是一种民主的自由的氛围。因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前提条件。只有在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思维,主动提出问题,愿意解决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取得良好的探究效果。
  2.激励性
  创设的数学情境是学生所喜闻乐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社会实际有紧密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一种情境,也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难度适当、富有激励性的一种情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产生某种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冲动和欲望。
  3.挑战性
  创设的数学情境提供的不是数学问题本身,而是利于数学问题产生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或背景材料。这些信息与材料应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或暴露了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或提供了有意义的需要解决的初始问题,具有很强的挑战性,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
  4.初始性
  创设的数学情境其实也是一种问题,只不过这个问题是实际问题而不是纯数学问题,具有初始性、模糊性、方向性的“初始数学问题”。它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或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条件与目标,或把这个初始问题“分解、转化为更多的”小问题。
  5.探究性
  创设的数学情境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可发展空间。启发性不仅指情境本身包含着重要的数学原理,而且创设的情境能启发学生寻找应该能够识别的模式,通过基本技巧的某种运用很快地得到解决。可发展空间是说问题并不一定在找到解答时就会结束,所寻求的解答可能暗示着对原问题的各部分作种种猜想,由此可以引出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结论,它将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思考、充分展现自己思维的空间。
  6.开放性
  首先表现在情境来源的“开放”, 数学情境中的问题可以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延伸,还可以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开放”,能够使学生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和开展主体探究的意义。同时,情境的“开放性”还包括问题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多种可能的解答,打破“每一问题都有唯一的标准解答”和“问题中所给的信息都有用的”传统观念,这对于学生的思想解放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主要方式
  
  1.创设悬念引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引导主体探究的关键。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异生动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使每堂课的内容具有新异的知识,并提供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尽量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单调和呆板。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悬念”引趣的情境,吊起学生探究知识的“胃口”。
  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第一节课时,教师先问“今天是星期几?”S:“星期二”;“那么7天后呢?”S:“星期二”;(笑);“22天后呢?”S:“星期三”(齐声叫);“那么20天后呢?”S:“星期二”(声音不够响);“875天后呢?”S:“……”(悄然无声)
  轮到教师笑着大声讲“是星期三,而且我还知道675天后是星期一。”学生大惊!
  “那么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这样的“悬念”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使他们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2.创设纠错的情境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创设纠错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的良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
  如在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常忽视定义域问题,为此教者设计如下问题:
  判断函数 在区间上的奇偶性。
  不少学生由立即得到为奇函数。
  这时教师可引导讨论:①区间 有什么意义?②函数 一定是偶函数吗?
  这样的纠错情境,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3.创设质疑的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教学中创设质疑的情境,可使学生由饥饿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如在解“已知函数的值域为,求 的取值范围”一题时,不少学生很快反馈出自主探究的结果:欲使值域为 ,只要 ,即由 即可解。当教者指出这种解法是错误的时候。学生产生了疑惑“我觉得这种解法步步有据啊?究竟错在哪里呢?”这时,教者没有马上正面回答,而是抓住机遇,继续提出质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继续探究。
  这样的质疑情境,可以引发探究,辩明事理,突破困惑。
  4.创设应用性的情境
  让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这是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创设应用性的情境,可以能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的作用。同时,数学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没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1)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 折销售,第二次打 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 折销售,第二次打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 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