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中西呼应 异曲同工
作者:郭余欢
三、启发性原则:愤启悱发,增知启智
《学记》讲:“故君子之教,喻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里的“喻”就是启发诱导的意思。“罕譬而喻”即用精妙含蓄的语言、有启发性的举例来诱导启发学生思考。“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学记》还对教师在进行启发诱导教学时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三个要求,从而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是指导者、辅助者的角色,要善于引导、启发和鼓励,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养成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对孔、孟、荀等儒家大师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倡学思结合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大教学论》针对当时学校普遍存在“强迫孩子们去学习功课”的现象,提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最重要的,而“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父母、由教师、由学校、由所教的科目、由教授的方法、由国家的权威激发出来的”。他还就如何激发学生的欲望给教师提出了具体建议,如“对于每门科目,都要提到它的实用问题”、“对学生应学的科目应该彻底加以解释”、“教师应该用温和亲切的语言和循循善诱的态度去吸引学生”、“学校应该是经过精心布置的”等。这些建议都是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但与《学记》中对这一原则的论述相比,《大教学论》显然更侧重于从对父母、教师、学校和客观环境的要求上,强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强调上稍逊于《学记》。
四、因材施教原则: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学记》很明显地继承了先秦儒家大师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提出了“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即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提出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里的“四失”不仅指学生资质,也指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和才能及其优缺点,才能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大教学论》也提出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如“有一些伶俐但倾向迟钝懒惰的人。这种人是应该加以督促,使其前进的。”“我们有一些伶俐而且渴于求知,但同时又很倔强不易驾驭的人。……如果正确地对待他们,他们常常可以成为最伟大的人”。同时教学的科目及其内容的排列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其理解力、接受能力:“一切应学的科目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过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知识若是不合于这个或那个学生的心理,它就是不合适的。”这些都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两者对这一原则都很重视,但对“因材施教”中的“材”的理解有同有异。两者都认为教学应依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之处在于,《学记》中对于“四失”的论述侧重强调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再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还在此基础上提出“长善救失”的具体教育方法,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失”除了“知之”外还要“救其失”、“长其善”。而《大教学论》中更侧重强调不同学生有其固有的不同性格特征,教师要了解其性格类型并在教学中使用不同教学方法。
总之,《学记》和《大教学论》虽在时间、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却在教育教学原则方面具有如此多的异曲同工之处,这正好反映了教育教学除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也正是两者在这方面可比的基础。两部著作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教育财富,他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揭示的这些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当前教育领域进行各种教学实践和课程改革,都应注意吸收与借鉴这些典籍留给我们的宝贵教育经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孙培青,任钟印.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古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5]刘敏.《学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刍议[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