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呼唤“回归学生”的作文批改

作者:杨 靖

文,看是否以他们自己愿意的方式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心灵世界。而不是预先安排好作文的套路、结构和繁琐的语言形式上的要求,强令他们遵循并对号入座进行修改。
  第二,以“使文章和写作意图相协调”作为修改动机和目的,使学生意识到修改的必要并强化其修改意识。学生必须首先觉察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之后才能进行针对问题的修改。而写作中根本性的“问题”是:写作意图与作文所体现意图之间的不协调,这恰恰构成了修改的基本动机,并成为修改的主线。以“意想中的文章”为出发点审视“已写好的文章”,这一修改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种期望。这种期望中的修改效果远比教者用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要求学生进行修改的效果好得多。
  第三,引导学生从读者的角度、以读者的眼光对已完成文章进行修改。心里存放着读者,才能建立起负责任的写作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一个学生连自己写出的文章都懒得看,更别说什么读者了。这一态度问题恰恰是写作修改有效与否的保障。
  第四,改变并丰富作文修改指导的方式与方法。修改指导过程中,少用冷冰冰的直接训诫,多用温情和睿智的能引起学生心灵反响的话语。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和形成学生的作文批改能力,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大作文进行示范性的批改,而平时则利用随笔让学生互相之间随时进行作文批改的训练,并定期检查学生的随笔批改,选择性地进行再次点评,对一些重点问题专门进行讲评,做好总结和补充工作。
  示范性批改选择大作文进行,是因为大作文是全班级范围的同话题作文,全体同学都参与了写作,同题写作容易比较出学生的写作水平,突出写作问题,评讲时人人心里都有切身体会,指导起来效果较好。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合适,那样写不妥当,一定要这样想这样写才对头。”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强调教师的示范性作文批改一定要为学生批改作文起表率作用,要竭力启发和相机诱导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作文批改中得到启示,学会自己批改作文,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作文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因而示范性点评一定要紧紧扣住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点进行,诸如作文的主题、题材、结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及语言等内容,绝不能无的放矢,泛泛而谈,示范性评点可利用面向全体同学的作文讲评课来进行,在评讲过程中,通过探讨批改的内容,教给学生批改符号的使用、批改的方法、批语的写法等。这种在教师示范性作文批改引导下的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性,与新课程改革新理念相一致。
  示范性批改评点除了教给学生评点批改的方法之外,还要身教言传地教给学生评点批改的原则:多就少改。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他人的尊重,渴望自己与人沟通,被人理解。对学生的作文我们也应尊重,应该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学生的作文有长短,文笔有优劣,教师示范性批改作文时,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去认真读、认真批、认真改,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恳切的教导,绝不可漫不经心、冷漠无情地去随意写上几句无关痛痒,令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批语,或记上一个极不公平的分数。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确实,批语和分数,事实上也是学习的诱因,几次不恰当的批语和不公平的低分,可以浇灭学生写作的希望之火;而几次恰当的批语和公平的及格分数或高分数,又可能让学生鼓起“我还行”的信心,并因此而力求上进,成为写作的尖子,退一步而言,至少能让学生从感受到的“欢乐”、“幸福”之中激发起一股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进而去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所以,示范性评点中,特别要强调:评点批改时,首先要认真“寻宝”,要多从别人的作文中寻找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学会和养成珍惜和尊重别人劳动的品质和习惯。从而引导学生走出相互批评的误区,使他们学会相互欣赏、相互激励,让每一个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其次,要细心“挑刺”。要多挑出被点评作文中值得修改的地方,努力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以利作者修改文章。
  在示范性批改的基础上,日常的随笔等可由学生自主批改。为便利自主批改,可改变传统随笔人手一本的方式,以组为单位,共用一个随笔本。立组以自主分组为原则,每组5-8人为宜,实行轮流写作,一人写,多人评改,评改期间可及时参考他人意见进行自改。这样一方面学生常有批改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自改、互改相结合,反馈及时,有利于学生尽快学会批改作文,同时由于利用了自主分组带来的组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批改活动中的积极性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热情,使他们获得成功和愉悦的心理体验,最终达到激发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三、“回归学生”的作文批改方式之益处
  
  学生自我批改作文和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形式,能真正让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处在主体地位,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作文批改中的教师“一言堂”,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各抒己见。可谓是好处多多。
  首先,实行学生作文自改、互改,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写出的批语,发表的看法,较之教师,对自己或同学更有启发性,更能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用自己的学生腔语言为同学批改,也更容易为同样是学生的被批者所理解。
  其次,自改、互改作文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学生在批改中,能饶有兴趣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己也是一个教训,能成为前车之鉴。对于被批改的同学来说,可以看到不同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再次,学生在指导别人写作的同时,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批改作文,他们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的基本要求,还能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同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可以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批改文章的甘苦,进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对教师而言,实行学生作文自改、互改,一方面可以使自己从繁重的事倍功半的批改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中并获得成功和愉悦的心理体验,事半功倍地达到激发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所以说,以传统教师批改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解放老师”与“提高学生”,获得“双赢”的有效途径。而且,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认为:“人类完全是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从做中学”的重要命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很难说就不与写作打交道,而那个时候,学生们就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拿着文章回去求教于老师。从教学角度而言,作文批改“回归学生”,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
  作文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而又难题多多的学科,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作文批改,学生主沉浮。但是,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语文教师必须迅速转变作文批改的观念,采用切实可行的批改措施外,还必须努力争取教育行政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冲破传统作文批改的阻力。我相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的学生一定能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也一定会真正地回到他们手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