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音乐教学中网络音乐资源的运用及思考

作者:王培喜




  在浩瀚的网络中,大量可以利用的音乐资源呈现在我们眼前,从音乐的本质探讨网络音乐资源的价值,结合新课标探讨网络音乐资源对音乐教学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便成了音乐教育研究的话题。
  奥地利形式主义音乐美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认为:“音乐无疑可以体现明确的感觉和情感。”“作曲家表达的念头,主要和首先是纯音乐的。”音乐中美的本质“……特别富有音乐感。这就是说,这种美不是有外界赋予的任何主题决定的。也不需要这样的主题,而完全是由艺术地组合起来的音响构成的。”由此可见。实现音乐的音响是音乐作品得以完成的必经阶段,音乐即在音响中宣泄情感。汉斯立克的观点与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新课标所体现的以音乐为本,以审美为本的原则极其吻合。但是,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受着长期以来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束缚,在教学方式等方面还不足以体现音乐的本质。美国西北大学终身教授贝内特,雷默于1986年和1998年两次来中国作调研,他感觉到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重点都在课堂音乐教学上,音乐体验的范围似乎比较小。他认为“中国传统的音乐教学几乎完全重在培养一套狭隘的表演听力和记谱技能。结果,教学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和按部就班的习惯养成。”这位外籍教师客观地指出了当时我国音乐教育状况,时至今日,我们的音乐课还保留着相当多的这种传统。而网络音乐资源的利用将促使我们教学方式的转型。
  网络音乐的出现赋予音乐新的意义。
  电脑与多媒体技术闯入音乐“圣殿”,在创作、演奏、录制、和欣赏等方面带来音乐观念的巨大变革,影响着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MIDI、合成器模拟各种乐器的音色、甚至创造出乐器无法达到的效果,带给人们对音乐新的感受。网络音乐作品通过声音的“数字合成”、“数字录音”或加上拷贝产生,借助高速传播的因特网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供人们下载欣赏。伴随着音乐创造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以及审美心理也在发生改变。网络多媒体集文字、图画、动画、声音、音乐、影像于一体,音乐欣赏在这里呈现一派新景象:“在网络音乐‘字典’中,欣赏已不再是一种单凭听觉把握的情感体验,也不再是一个静态线性的历史性,而是可听、可视、可感,综合多元以及动态可逆的共时性过程。借助Windows平台,浏览器就可识别和播放一些经典的Win-dows声音和影像文件,如WAV、MIDI、AVI和MPEG文件,而一些流行的网络多媒体则可从网络获取新的媒体播放程序,使用极其方便。传统观念中,我们视音乐为以听觉为唯一感觉方式的艺术,而网络音乐对图像、动画等技术的“兼容”,逐步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在网络概念中,音乐不仅可以听,而且还是可观可视的交互性艺术。从“听”到-“看”,从听觉到视听及多种感官的参与,音乐的触角向各个领域延伸,艺术门类间的“壁垒”顷刻间土崩瓦解。现代网络音乐的出现昭示人们:音乐已不仅仅是一个纯艺术的范畴,从采样、录音、合成、制作在传播、下载,一道道的“工序”无不深深打上了技术的烙印。网络中,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与心理的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艺术与高科技结合的社会存在。
  
  网络音乐资源的利用正冲击着我们音乐教学的传统,促使音乐学习的革命。
  
  目前,网络音乐资源大致分三类:第一类型是已经存在的传统音乐作品经过数字化处理后而成为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内容;第二类型是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的音乐作品,如音乐文献类作品;第三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音乐作品,如电脑音乐作品《第42交响曲》、雪村的网络音乐《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等。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科书是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主要围绕教科书、按照教学参考按部就班地进行。伴随着网络音乐的出现,单一的课程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网络中丰富的新颖的素材、灵活的交流方式也为教师所热爱。音乐的学习场所已超跃了有限的课堂,学校广播台、图书馆和随处不在的网络,为音乐的学习提供了有利便捷的环境。例如现代音乐电子教材与大量的数据信息和相关的音乐教育网址的链接使学生在教材中直接连接英特网,自由博览“众音”,和音乐家及朋友们互相交流了解,充分显示人脑、电脑加网络的优势。在数字化时代,音乐的本体——“声、音、乐”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包括远程通讯技术)直接交给每一个愿意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们,使音乐真正成为每个人的音乐。
  由此可见,随着开放性、交互性的网络发展和普及,音乐的学习方式将由被动接受单一形式逐步转变为探究型、综合型。
  
  利用网络音乐资源教学日益成为实施音乐新课标的重要手段。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审美的核心,并把培养兴趣、音乐创造作为重要理念。网络的特点使音乐的意义丰富。学生在可听、可视、可感的环境中了解音乐,从听觉到视听及多种感官的参与,他们必将兴趣盎然;同时在多媒体环境下,音乐的创造也变得简单易行。学生只要选择合适的软件,操作鼠标和键盘就能创作自己心仪的乐曲,并现场视听。新的课程标准还“提倡学科综合”,在音乐课程中体现为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在教学实践中,课标重视音乐教育的各种影响因素,强调以宽阔的视野、开放的态势,拓展音乐教育的深度、广度,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和音乐能力的发展。网络中的音乐资源,多表现为文字、图画、动画、音乐、影像一体,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学科,这些音乐资源的问世正是艺术与技术融合的体现。不仅如此。网络的交互性为老师和学生的即时性交流提供了平台,保证了教学信息的反馈。
  
  利用网络音乐资源,更好地服务音乐教学。
  
  无论在专业音乐教学还是基础音乐教学中。对网络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屡见不鲜。如在和声课中,利用MIDI先进技术改变学生和声学习中思维与音响脱节的状况,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使和声教学产生了崭新的变化;在声乐课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歌唱器官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并创造了身临其境的演出状态体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
  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如何甄别优秀音乐资源、合理整和资源以用于音乐教学实践和音乐传播媒体,音乐教师和专业音乐人士责任重大。多媒体是一面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方便,另一方面运用不当会极其不便。正如一位老师所说:一堂质量差的多媒体音乐课比传统方式的课还要糟糕。这里,我们宣扬多媒体,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而是将优良传统与现代并举,以获得最好教学效果。优化网络音乐资源主要体现在创建更好的网络资源上。如数字化音乐教学网络——共享教学网的构建,英文名SHARING TEACHING NET-WORK,简称STN,是中音公司首倡,联合全国多家音乐院校或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共同组建的一个网络体系。现在已由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试点,多家音乐院校设立了辅导站。这样的数字化音乐教学网络为实现音乐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创造了契机。
  目前,在音乐教学中广泛地利用网络音乐资源还受到一些客观原因的制约,如教学设施的缺乏、经费的不足等,但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音乐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将广泛铺开。正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所指出:2010年,除少数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教师以外,所有教师均能利用网上及远程教育艺术教育资源、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