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模糊策略”

作者:韩端春 李天顺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个人的阅历不同,鉴赏能力不同,其感受和领悟出的内涵必然会有差异,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很有必要运用“模糊策略”,设计“模糊”空间,由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探究“模糊”空间中蕴藏的各种珍宝,使之人人有所得,个个有所获,从而达到锻炼和展示他们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谓“模糊策略”,并非故弄玄虚,编撰新名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讲得淋漓尽致,学生则呆若木鸡。究其原因,问题多不在学生,而常在教师。教师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学生只须听听记记,可笑处只需一笑,需应和时只需喊一声“是--”“对--”足矣。因此,提出“模糊策略”,就是要给学生创造生疑的环境,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过精心备课,有意的创设一些“模糊”空间,使教与学双方都存有想象的余地,发散思维,用心领悟感知,从而“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叶圣陶的《文艺作品的鉴赏》)。反言之,如果一堂课,教师各个方面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留余地,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能是真正的好吗?而我们提出的“模糊”,则在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促其主动求得而不是被动接受。怎样才能运用好“模糊策略”呢?
  其一、要求教师少讲、精讲。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要教师“少教”,首先要求教师要少讲、精讲。只有教师少讲,学生才会有思考领悟的余地,只有教师精讲,学生才会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求知快感。对于那些所谓不得不讲的作者介绍、背景资料之类,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已查阅书刊或电子资料解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好像最不愿做的是少讲,而很想做到但却做不好的是精讲。
  对于语文课,许多人不管是上课、听课或是评课,总爱这样想,一堂课,如果讲得不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神采飞扬,便认为这堂课没什么含量,老师没有发挥出才能,或者说这老师没有多大才能,学生没有多大收获。这样的课,学生的主体地位恐怕是永运也体现不出来了。
  而对于精讲,总又把它错误地理解成讲细、讲碎。面面都提,处处分析,三课时本可讲完的课,讲五课时六课时还觉余意未尽,总觉得不这样给学生讲,心里就不踏实,像欠了别人的债。这种“精讲”,实际上是把一篇生动的文章讲得七零八落,把文章当成了汉语知识的大拼盘和大杂烩,看似细致透彻,实则吃的是他人消化过的食物,于学生味同嚼蜡。
  事实上,无论哪位语文大家,哪种教学模式,都强调教师少讲精讲。在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只有简明精,才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合拍,才与快节奏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快节奏的学生心态相吻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繁冗的信息不利于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魏书生一般只用两个月便授完整册教材,其余时间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宁鸿彬把每周六节语文课改为五节,两年完成初中三年教学内容,学生会考成绩却名列北京各中学前茅。他们都是少讲精讲的典范,他们在教学中设计了大量供学生自己开垦的“模糊”之地。
  事实证明只有少讲、精讲,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认真领悟、培养锻炼自己获得语文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机会。它更是教师创设“模糊”,诱导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保证。
  其二、创设“模糊”要讲究技巧和艺术。
  我们实行“模糊策略”的目的,就是要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每颗年轻的心灵里都储存着渴望的、好学的、求知的火药,教师就是要用有意创设的“模糊”这根导火索去点燃它、引爆它,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不解,激起他们思想的波澜,调动学生思考、探索、发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必须精心备课,抓住关键,巧妙设置,使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施行“模糊策略”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新知。
  2. 教师设置的“模糊”要能促使学生受其感染,思维迅速进入激活状态,在“模糊—深思—答辩—明朗”的过程中,激发内在的动力和创造力。
  3. 设置“模糊”要求做到:第一,问题设置要围绕教学重点,有向心力;第二,“模糊空间”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第三,要有新鲜感,能引起学生兴趣。
  设置模糊,必须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深深的思索和激烈的争辩。这样,教师引而不发,学生便会跃跃欲试,教师开而弗达,学生思维便能纵横驰骋。就不会出现象原苏联教育家杜勃留波夫所说的那样:“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要把教师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能是独立思考的人。”
  其三、要鼓励学生以自身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去感悟文章寓意,去突破教师设置的“模糊”地带,努力探求,达到明朗的境界。
  正如叶老所说,对优美的文段要会展开给以赏析,需要翻查的,能够自觉动手翻查,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而这一切,都无需老师代言,全盘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已动脑动手,培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老师要想办法使学生于昏暗朦胧中悟见光明而豁然开朗,使学生在思维迷顿时心领神会而思绪飞扬。
  叶老垂询:“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必须是一个以能让学生“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为目的的课堂。因此,我们提出的“模糊”,是有意创设的模糊,不是备课的不精,不是教学的苍白,不是讲解的含糊,也不是简单地提几个问题,它是教师心如明镜基础上的巧妙设计。所谓“模糊策略”,就是在有意地创设“愤”与“悱”、“启”与“发”的情景和氛围,是教学智慧的反映,是教学的一种较高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