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共同的情感

作者:徐金发 李慧群




  时下,许多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感叹现今的学生个性张扬,思想新潮,学习不上心,行为欠规范。老师常常是道理讲了一大堆,好话说了一箩筐,可他们却不领情,不为所动,每当碰到这种情况老师们太多无奈、太多寒心。是什么导致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效率低下呢?我们审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不难发现,中小学德育确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严谨的德育管理"的夹缝中生存,德育工作名义上在加强,实际上在削弱,德育与社会分离变得越来越狭隘。德育方式方法上存在"六重六轻",即: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方法、重说教轻践行、重外律轻内修、重显性轻隐性、重形式轻内涵。道德课程知识化,灌输多理解少,学生受教多,个体选择少,方式僵化陈旧,缺乏活力,实效性差。要改变现今学校德育这种被动局面,我们的德育工作应抛弃浮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道德追求应与学生的内心意愿同步,道德教育应与学生的情感经历共鸣,道德实践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共振,即共同的情感,唯此,才是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支点。
  
  一、共同的情感,即在德育活动中摆正师生关系,落实主体地位
  
  一位教育专家讲过这样一句含义深刻的话:在我们的教室里,看上去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是颠倒的——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隐藏着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这席话精准地刻画出现实德育活动中师生的真实地位和境遇。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也出现了偏差,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德育方法习惯于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怎样说,学生怎样做,老师只知道提要求、树规矩,而忽视对学生如何引导,缺乏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居高临下的德育态势往往导致事与愿违。下面的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甲、乙两个班的学生为谁该清理两班相邻处的垃圾而发生争执,双方相持不下时,两个班主任来了。甲班的班主任说:同学们,我平时总在告诫你们要学会宽容别人,怎么能为这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呢?去,把垃圾清理掉,别在这丢人现眼。乙班的班主任则说:同学们,我们是文明示范班,宽容待人是我们应有的胸怀。来,让我们一起动手,把有损于我们文明形象的垃圾清理掉,好吗?甲班同学听后,忿忿不平、极不情愿去清理垃圾。而乙班的学生则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很快将垃圾清扫掉。
  想一想:同样一件事效果不同,反差之大缘于两位班主任所摆的位置不同。甲班主任以师之居,以批评教育的口吻训斥学生。而乙班的班主任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情感自然就融洽。有时我们常抱怨:教育学生时我们是苦口婆心,心力费尽,但学生不为所动,漠然置之,甚至恶语相加,令人失望和心寒。原因何在?无非是我们习惯于高高在上,以"师道权威",教育法官的身份主观评价、指挥学生,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失去话语权,主观能动性自然难以激发。要激发学生的德育意愿和德育意识,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追求、有感情的生命个体,并尊重他们的主体意愿,这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基础。
  
  二、共同的情感,即在德育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顺应认知规律
  
  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小学班主任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班会主题为《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上课都好几分钟了,班上的同学都安定不下来,许多学生东张西望。班主任老师问学生看什么,学生回答道:老师,今天我们为祖国母亲过生日,祖国母亲在哪里?怎么还不来呀?一句话让班主任啼笑皆非。
  的确,我们的德育太侧重于空洞理论的宣传,太专注于口头的传授,弱化了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德育的内容脱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道德标准高深的理论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抽象的内容影响了青少年德育情感的发展。因此,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特别是面对青少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现实,我们要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我们的德育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行为联系起来。例如,我们常说要热爱祖国、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可什么是热爱祖国?什么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儿童难以理解,更无法践行。所以我们在讲热爱祖国时,告诉学生,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自觉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不要嬉戏打闹,随意走动,这就是爱祖国的具体体现。我们讲清楚了,学生以后就会知道该怎样做,就会逐渐养成一种行为习惯,并内化为一种爱国情愫。
  
  三、共同的情感,即在德育活动中关注人格尊严,重视生命体认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德育应该强调受教者的自我内化,努力构建主体性德育,确定"德育是人内心需要"这一重要标尺。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受教者的道德需要和选择,使学生不再是被迫遵守"道德律令"的外在执行者,而是修养品德的自觉成长者。
  目前,学校较普遍的德育活动方式带有他律制约性倾向,最显著的做法就是"管、卡、压"。许多纪律的约束,制度的制定,都漠视学生的权利,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学生迫于学校的某种"威压"才去按要求做,毫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言。有这样一位老师,生性好静,为了防止学生下课时的打闹影响自己的休息,特制定一条规矩:每位学生每天口袋装一只鸡蛋,下午放学时检查,谁弄破鸡蛋就要受罚。这样一来,班级倒是安静了,老师心里舒适了,但老师的舒服是牺牲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快乐换取的。这样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良好德行的养成毫无意义和价值,其作用只能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
  要克服这种被动、制约性的管理态势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必须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发展规律。任何制度的制定、规章的出台、行动的实施,应多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愿望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不仅是要关注学生言行的"是非",更要重视学生心灵的共鸣,最大限度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培养学生的慎独能力的同时,让德育成为滋养学生道德信念、感悟生命意义的活动。
  
  四、共同的情感,即在德育活动中注重情感体验,突出情感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取决于道德体验,当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时,德育才是成功的。所以我们在从事德育工作时必须合情合理、入情入境、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具体讲,就是当学生违反纪律、犯错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用批评惩罚的方法,因为这样做强化了学生的失败体验,应把缺点、不足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有效挖掘,变消极为积极。其实,学生在犯错的时候,也是内心最痛苦、最脆弱无助、最需要得到老师的安慰和鼓励的时候。这时最需要的是老师在关心的同时指出问题的错误,若是简单的训斥,无异于雪上加霜。如学生之间吵架了,老师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一顿训斥,并施以重罚,鉴于双方均在气急之时也不必过多追究谁是谁非,可以安排他们共同为班集体做一件事,让他们在合作互动中体验团结的愉悦,并慢慢冰释双方的仇怨。对于不文明的学生,与其组织学生处处监督,不妨让他多读几篇优美的文章,让他们在美文中熏陶自己的情操。又如对不爱做卫生的学生,与其罚他扫地一周,不如让他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让他明白劳动的价值和为集体争光的意义。学生也会从老师这些善意而智慧的教育中体味到德育的力量和人性善良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