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育
作者:张 智
一、地理教育应首先具有“发展”的思想
目前,我们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发展是第一位。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也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肮脏。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地理教育如何把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地理教育中,正成为地理学界和地理教育界关心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地理教育也应首先具有“发展”的思想,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公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地理教材改革第28届地理学大会指出:“(地理)课程内容必须优先考虑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而现行各级地理教材表现出内容和形式上很大程度的滞后性和无为性,地理学科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密切关系,又要求其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地理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出单纯作为一种实用科学学习的传统,地理现象、知识等感性认识不再是地理教育的主导方向,地理学科更重要的目标应是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和认识客观世界的理性思维与地理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地理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地理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相应价值观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而当地理教育被赋予环境等意识教育的职责时,不仅需要教学内容的更新,还迫切需要方式方法的更新。
二、优化地理教育模式
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未来和下个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须选择。地理教育要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以“人—自然(资源与环境)—发展”这样一条主线去组织教学。地理教学模式的优化、21世纪地理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比能力培养更重要。而地理能力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又依赖于教学模式的优化。受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影响,主导和控制我们中高等地理教育的是一种被概括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知识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由教师至学生),教学环境局限于课堂之内,缺乏自主性、交互性和探究性,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更注重运用现代化多种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坚决抛弃老师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例如:变分散课时为适当集中课时,便于开展实践活动;减少教师讲课量,穿插学生讨论、分组学习等活动;提倡合理利用地理信息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对教师咨询;参与国家或地区的有关环境的活动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信息反馈。
地理教育模式优化的关键环节,就是让学生去“再次发现”已有的知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学会“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即采用“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展开联想、组织讨论实践调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地理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时,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地理信息,就能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可持续发展强调树立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彻底改变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用生态观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从而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对于地理人才培养的地理教育,除了少数“基础型”人才外,要大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地理不再是单纯传授地理知识的一门课程,也不是一般的培养能力和渗透德育的学科,其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和正确的地理观念。我们既要看到地理教育在国情、审美、智能方面的应有作用,又要看到在全球意识、人口观、生态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素质教育方面的特有功能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中的新的使命。在地理教育的各阶段、各过程中,不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逐渐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头脑中深化和升华,进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美德。因此地理教育要重新定向,以适合可持续发展,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并广泛推广。逐步提高人口素质,普及地理知识,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作为以地球表层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协调人地关系为重要内容的地理科学,无疑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发挥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以传播地理科学知识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全面提高地理素质为目的的地理教育,必将为全社会公民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做出突出的贡献,并随着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渗透,广泛拓宽自身的领域和职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地理学的参与,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必然会进一步给地理学带来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