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以小课题研究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作者:刘世星 奚彩林




  例如近两年笔者所在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为了解学生生存教育需求,在学生实施下列小课题研究:走近历史文化名人、感受仪征文化、食品中碘的含量的测定、仪征的茶文化、身边的经济学、当代江苏作家作品研读、英语才艺展示等的基础上,学校将“地方特色和文化素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向。因为学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最主要的因素。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水平和需要,制约着课程目标。一方面,课程目标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及其发展规律,它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广度和深度。超越学生身心发展现有水平的课程,会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课程目标设计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课程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核心,要使课程满足学生需要,而不是学生适应课程。课程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育人,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强调课程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总之,我们认识到,高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能够从学生兴趣、需要、特长、经验等出发,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假如开发的“校本课程”不能够引起高中生的兴趣,再好的设计,也是徒劳无益。因此在课程决策过程中,要多做学生的需求评估,或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这样,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使课程开发更加适合学生。
  我们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集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确立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的新的学校课程观,努力实现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目的、方式有了认识的基础上,在以小课题研究推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力求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向“关注学生”转化,就把教师“逼”上校本课程研究的最前沿。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列出“校本课程菜单”,供学生圈点、选择。为此,学校出现了人人参与课程建设,人人提交课程方案的局面。
  小课题研究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此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成为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以小课题研究推动“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研究和选择中发现特长和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学会研究,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我们探索和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何晓文.教育-发现与发展学生的潜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91.
  [2]唐江澎. 有效,无限的探索[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4-69.
  [3]廖哲勋.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课程 教材 教法, 北京: 2004,8. 12-13.
  [4]钟启泉.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60-26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