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怎样落实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张 斌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既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又是教育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心理因素和思维因素相辅相成,发展思维,拓展智力,没有情感的参与,效果会不太理想。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土壤上。”由此可见,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人认为“言为心声”,郭沫若说:“为情造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是文章中的精品。这些作品,往往倾注了作家浓烈的情感,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芦花荡》,可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教学《背影》,可使学生感受亲情,珍视亲情;教学《陋室铭》、《爱莲说》,可要求学生学习古人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教学《敬畏自然》,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爱护自然,善待生命,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
  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怎样才能落实呢?
  
  教师要具备执着教育的良好道德情感
  
  情感教育往往是靠教师传输的,而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则是学生接受情感教育的极好典范。为此,教师要无限热爱教育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对教育具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给学生以巨大的人格影响,增加教师在课堂上的亲和力。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并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可以体现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如学生调皮或与同学发生矛盾,教师可以和学生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作业潦草或学习成绩不好,教师要耐心辅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当学生有进步了,应及时鼓励。所有这一切工作,都是极其琐碎的,但正是在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中,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就树立起来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亲近教师,信任教师。一旦学生和教师间的感情基础建立或牢实起来了,教育的效能就会发挥到极至程度。
  
  教师要深钻教材,把握文本的情感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对教材深入分析探究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各种教师用书,准确把握文本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情感,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关注自然、保护自然”为题材,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师在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认识到《敬畏自然》与其余四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是整个单元的总论,要求学生善待大自然的一切生物,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其余四篇则分别论述大自然中的几个方面:《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要求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旅鼠之谜》要求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接受自然的无穷启示,从而控制人类自身的繁衍;《大雁归来》要求学生珍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喂—出来》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这五篇课文的总分关系搞清楚了,情感线索理顺了,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只有深钻教材,认识到每一篇课文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才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教师、作者产生共鸣。这样,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开发和利用,学生才能在接受书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受到情感教育的熏陶。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求知情感
  
  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应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拨出动人的乐章,注意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并使之得以升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巧妙迂回的提问,富有心机的点拨,形式多样的练习等把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大千世界的众生百相,人类历史的演变,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知识点都变成学生急于捕捉的猎物,使每一项语文教学活动都成为学生获得成功的阶梯,以至“激情涌动,欲罢不能”。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文章的情节主题之后,学生已经对菲利普夫妇愤怒之极,这时教师可抓住时机提问:“同学们,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固然可鄙,但也很可怜,是贫穷使他们在无奈和痛苦中丧失了良知,迷失了自我。在生活中,钱确实很重要,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能离开钱呢?那么你们怎么看待钱的呢?”这样一问,就可引导学生认识金钱,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再设计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认识。这样,一堂语文课就在良好的氛围中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文道统一”,这是语文教师历来崇尚的。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渗透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只有努力钻研,在教学中达到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共鸣,才能形成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才能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才能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