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谈教学鲁迅的心灵建构
作者:佚名
《心灵的探寻》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作者教学鲁迅的心理路程的忠实纪录。这是在一个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与世界文化接轨、重新审定价值的整体性的怀疑与否定、注重个性与创造的时代,作者充满痛苦与困惑的历史的反思与自我剖析的产物。钱先生的教学明确鲁迅其人及其作品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这种思索是从“民族魂”“硬骨头”“民族英雄”的定位出发,探索鲁迅作为“个人”、“自我”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性格、情感等以至于作为人类真理的伟大代表的“个人”、“民族”、“人类”的多层面的统一,在英雄、平凡的鲁迅的内在矛盾与痛苦的心灵中彰显20世纪我们民族思想、心理、情感发展的心灵建构。三者统一于20世纪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横纵坐标中确定的历史的选择和鲁迅的自我选择之中。这种矛盾展现在鲁迅“个人本位主义”的个性思想与“幼者、弱者、下者本位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对立统一,以及力图把“爱己”(充分发展自我个性)与“爱人”(为国家、民族、社会、人民、后代牺牲自己)的统一。作者认为,在鲁迅倾向未来(“向前”)与倾向历史(“反顾”)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心理与情感因素矛盾斗争中,“自觉地压抑自己情感与心理中的过去因素,摆脱一切纠缠与牵挂”,以获得“超然前往”的内心与行动的自由的“叛逆的猛士”所需决绝的态度,又与鲁迅反对“瞒”与“骗”的思想相矛盾。在鲁迅内心世界的矛盾建构处,我们得到真实的鲁迅和钱先生自己。与此相应,1987年钱先生主编的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也在中国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主线中被有关鲁迅的教学实践过程所接受,几乎成为现代文学教学者解读鲁迅的一个典范。
笔者从事现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对鲁迅的理解,始终伴随着钱先生对鲁迅的心灵建构。与《心灵的探寻》相隔十几年以后,《与鲁迅相遇》诞生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代中国思想界二元对立式思维模式的论争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中。笔者以为这是钱理群先生在其思维的复杂化、立场的相对化,从而使自己处于难以言说的境地中又一次与鲁迅的相遇,也是又一次有关鲁迅的教学实践的重要调整。与《心灵的探寻》相比,钱先生对鲁迅就真知识分子自我批判的精神进行了强调:他们是不把自己放在一个真理的垄断者的位置、居高临下地横扫一切,是站在中国这块真实土地上的普通的一员,是具有自由意志,具有自我牺牲精神、责任意识的精神界战士。钱先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指出我们这些现代文学教学者在解读鲁迅作为精神界战士的小说创作方面应努力的一个方向。钱先生认为,鲁迅真实的思想就实现在显隐露蔽之间,努力贴近并在显隐露蔽之间去体会他的真意。因为,一个渴望着追求真实的鲁迅和不得不有所隐蔽的、甚至不得不说谎的鲁迅,才是一个完整的鲁迅。这要通过作品中的细节、人物形象、意象等标示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层编码探寻鲁迅的心灵及精神所特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和整体性。因为鲁迅从不试图向读者提供什么既定结论或观念,他要展示的只是自己感受、体验、思考中的种种矛盾与困惑。他的作品总是同时由多种声音,在那里互相争吵着,互相消解、颠覆着,互相补充着。这是鲁迅自身的灵魂的撕裂,也邀请着我们读者的灵魂的参与,加入到小说的“众声喧哗”之中。因为鲁迅感受到的是自己生命中的鬼气和毒气,要“打鬼”,首先是打自己心里的鬼,不仅是学理上的争论,批判,更是灵魂的搏斗,生命的搏斗。他不把自己当作“前途的目标,范本”,而是将心交给青年,把自己痛苦经验告诉年轻人,不希望曾经纠缠自己,给自己带来极大痛苦的古老的鬼魂再来纠缠年轻的一代,期望他们不要走自己的老路,而能走出一条不同于自己与前人的新的路来,这是一种唯恐“谋杀”年轻人的“生命”,惟恐“欺(骗)读者”的“罪孽”感与“痛苦”,内含鲁迅的历史责任感。而作为“现代中国的设计者和指导者”“特殊的知识阶级”的新绅士的躯壳里的旧道学家的鬼魂,暴露出他们灵魂深处的一些东西:他们以公理和正义的化身自居,以道德的崇高性自炫,都透露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假道学的气息。因为他们以真理与道德垄断者的身份轻易地审判别人,“以理杀人”的。在现代伪士“言”与“行”对照中,鲁迅痛心的是他们支配着中国教育家、舆论界,拥有着话语的霸权,对“无刀无笔的弱者”实行精神的压迫,而这种精神压迫有最终将导致政治的压迫,使得他们“不得喘息”。钱先生揭示出鲁迅那浩然之气、凛然之气、真率之气的知识分子本色,其实不就是作者自己“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的总和”的心灵建构的写照吗?我们每每从钱先生的文章中洞见着他与鲁迅共同的心灵和生命状态。
正如钱先生所说,“在一个物欲横流、失去信念的时代,一个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活动来显示自己对理想与精神的坚守,自是有一种意义的。”作为把鲁迅呈现给学生的我们这些教学者的每一次授课、教学和研究,不都应该追求教师和研究者的主体投入吗?在课堂上向学生尽可能真实地展示与鲁迅的心灵相遇,把心交给学生,以此引起教者与学生心灵的悸动或感应,引导学生自己的阅读并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这种自觉追求本身蕴涵着深刻的教育理念: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的生命运动过程和一种精神的交流与互动,也是对师生内在的创造力的激发。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且呈现一种生命状态、生活方式,这对学生的吸引与影响可能是更为内在也更为根本的。如果能够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鲜明的记忆而成为其生命历程中的一个亮点和“神圣记忆”的一部分,这难道不是教师生命价值的最大实现吗?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心灵的探寻[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钱理群. 与鲁迅相遇[M]. 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