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对“公开课”的几点思考

作者:郑序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可谓屡见不鲜。上好一堂公开课确实不容易,教师们都有共同的体会,上课教师觉得“累”,指导教师感到“烦”,而听课教师(特别是农村中老年教师)往往是“看看感动,想想激动,回到现实却没有行动”,有着“望尘莫及”之感。这些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有其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以便解决长期以来教师们感到困惑的,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一、主要问题
  
  1. 成本太高。
  公开课大多经过精心包装,以致达到示范效果,因此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反复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多次进行备课、试教、研讨和修改,牵动的面很广;精心准备教具、学具甚至多媒体的课件制作等。这样包装出来的课一般说来是好课,然而离一线教师每天面临的“平常课”就显得“远”,与教师的实际生活和现实条件有较大的差异,教师们平常上课很难坚持做到如此精心,从而导致听课教师也只好“临渊羡鱼,敬而远之”,高投入却得不到高回报,似乎看一场精彩的“表演”,对照现实难以适从,于是“课刚结束,颇多感慨瞬时消失”。
  2. 功利太强。
  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对教师个体、所在学校乃至教研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视的,成败如何,关系到“成绩与面子”的问题,追求的是结果。而对听课的教师来说,他们只是看到一些表面浅显的东西,他们没有经历公开课的前期设计、过程的多次实践、反思以及同行和专家的指导等环节,为此,感受不多,收获不大。这些原因的产生,主要是开课者只想到自己如何表现,“作秀”的痕迹明显,却没有考虑到开课的目的是什么,能给听课者怎样的启迪和借鉴。不合大多数教师的“胃口”,是否有“功利”的因素存在?
  3. 花俏太多。
  大多上公开课的教师都追求尽善尽美,有创意,与众不同,这些本无可厚非,但是,刻意追求一些形式的东西,把所有新课改中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全部都想“堆”在一堂课中,力求全面体现,就显得不大现实,平常课中的一些教学基本动作却被忽视了。比如,数学课学生可以不看课本,课堂中没有安排一定的作业时间;语文课读的多说的多,课堂热闹非凡,导致动口的多,动手的少;课件用得多,板书写得少;形式花样多,实质效能少,场面较为热烈,而知识技能这些学科本质的东西反而显得单薄。
  
  二、几点思考
  
  公开课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如何使之更有效,值得探讨。
  1. 作秀不作假,适度加工。
  只要上公开课教师,包括指导的老师,都会想到“新”,即与众不同,要有新意,或多或少做一些前期的工作。比如:教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铺垫,每个细节的充分考虑,教学具的制作准备等都从“标新立异”角度去考虑。同时还要想到“顺”,即各个教学环节没有瑕疵,一气呵成,所以进行反复的试教修改,力求完美。上课考虑必须精细,适当包装似乎需要,但是有的课作秀过了头,就有明显的作假痕迹,这一点是要坚决反对的。
  2. 抓住重难点,敢于攻坚。
  大凡上公开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大多“避难就易”,就是选择自己易于表现的教学内容,很少考虑教学中年复一年教师感到困惑的和学生较难掌握的教学内容,同时都想往热门的钻。把公开课理解为“表演课”,只许成功,不能有失误,这样就失去了公开、观摩课的实质意义。因此,要鼓励教师上难点、焦点、富有研究价值的教学内容,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 共同参与,不走过场。
  公开课的研究性功能要突出,要有主题,可以在一个大问题下对一些小问题作深入研究,要让听课的老师参与到活动中来,探讨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活动的形式讲究多样化,如:“同上一堂课”、“二次对比反思课”等有研究价值的课。评课不走过场,不蜻蜓点水,不面面俱到,要紧扣主题,抓住重点,要有互动,甚至观点碰撞,达到研究的目的。
  4. 实实在在,教学相长。
  无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听课者,都要心态平稳。上课者要排除功利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能为同行提供更直接可操作的示范和借鉴作用,讲究“实在”,而听课者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不光是学习别人的长处,或者“挑刺”,而是要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来参与活动,以达到“教学相长”。教研员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多研究常规大众化的,又不乏内涵的富有探讨价值的课,还公开课以固有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