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真”与“实”
作者:陈桂虹
但是,伴随着“人文”光彩的彰显,新的教育问题也随之而来: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侧重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忽略了语文工具性特点,课堂教学多了我能、我喜欢、我认为,少了品读、斟词酌句,少了布局谋篇……这种种不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而片面追求教学“技巧性”的倾向,不注重把握“嫁接”尺度而过于“时尚”的教学行为,丧失了我们语文学科的本原魅力。老师们迷茫了:这语文课怎么了,怎么上完了公开课后都要补课(俗称“擦屁股”)?怎么就这么“拖泥带水”?这种观摩课,怎么就这么不切实际,咱们农村的孩子能行吗?这种观摩课的“距离感”怎么就这么强烈……
思考着,实践着,再思考着,再实践着……终于,在杭州名师——张祖庆老师的《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观摩课中,笔者有所感悟:
—— “不求人知只求天知,不求同俗只求同理”
师:这篇课文,你们读了几遍了?(大多三遍,个别五遍)
师:能将整篇课文正确、流利读下来的同学请举手。(生默然)
师:给你们5分钟时间,将课文读通读顺。碰到不懂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一片朗读之声)
师:这回,能够正确、流利地读下来的同学请举手。(寥寥无几)
师:再给大家1分钟时间,读难懂的段落或词语。(1分钟过后)
师:这回,有信心将课文读正确的同学举手。
张老师这种扎实的语文教学风格给在场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这种“人本至上”的教学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勇敢而执着的落实。因为,在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是在谈话导入以后,便进行简单的整体阅读活动,然后,他们就紧敲锣鼓地展开精彩纷呈的对话,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以免课堂伊始就冷场。但张老师,他不怕冷场,更不怕浪费时间,一次次地追问学生的预习情况,一遍遍地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且能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而不露声色地调整学习要求(即“能将整篇课文正确、流利读下来”改为“有信心将课文读正确的同学举手”),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起始阶段便能够站在了一块“坚实”的土地上,让他们在逐渐深入的体验活动中能够迈出一步步坚实有力的步伐。假若,张老师没有本着“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教学理念来调整相应的教学行为,他也只是紧张地将自己高水平的教案合盘托出。那么,何谓“尊重”?何谓“关爱”?对学生而言,他们只是配合老师的“演员”,他们在这一堂课当中又能有什么收获?对张老师而言,难道他不知道,他这样一遍遍地要求学生朗读,会影响他整体的教学设计与进度安排吗?难道他不知道,他这样一次次地追问学生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导致课堂伊始就冷场吗?难道张老师不知道他后面与学生的沟通还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吗?难道他不明白自己是在“借班上课”吗?
其实,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像张老师这样勇敢而执着的教学行为后面隐藏着什么!但,张老师本着“不求人知只求天知,不求同俗只求同理”的中庸之道,淡泊功效,追求人本,扎实地落实学习的每一块奠基石。笔者被他这种勇敢的——“求真”之举震动了!
——“知其不可而为之”
师:张老师,您在生字词的教学环节中,用了一定的时间比例来教学“圈”和“薄”等,还不惜笔墨地教学“掰”字的书写情况。您觉得有必要吗?这是六年级的学生啊!
张:我个人觉得……
在名师互动的活动中,一位省级学科带头人很勇敢也很尖锐地向张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
张老师他当然知道,在小学阶段,识字行为只是低年级的课标要求,六年级了还这样“重视”生字的教学,会招致众人的匪夷所思。但针对目前小学乃至中学的识字教学情况,他还是勇敢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标”的不可,并不代表着实践的“不能”,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学宗旨,他再次勇敢地向“潮流”发出了挑战,执着地将“识字”这个教学环节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再一次地,笔者被张老师这种执着的“务实”学理境界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感动了!
为此,笔者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放下心中的神,拂去途中的尘”,踏踏实实地耕耘着,思考着——“路漫漫长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