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教师同侪互助的方式及心态

作者:王德义




  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融入群体文化,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同侪互助,不仅反映教师个体的思想修养,同时折射出学校群体文化的健康状况。
  
  一、教师互助的方式
  
  (一)集体备课互助
  思考:集体备课中,主备应完成哪些任务?如果你不是主备,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及教学实施有个性化的见解,你如何做到既能使观点得到表达,又不使同伴感到难堪?
  集体备课是教学集体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课前准备的主要交流平台。大家可以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根据学校学生具体的情况制定出每一章节具体的教学进度、确立重难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怎样互动、教学过程如何实施等等。集体备课也是常规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不仅能实现教师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且能节约时间,减少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集体备课还可以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开发课程资源,挖掘与剖析教材重难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共同研究的形式,让同伴分享到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对于提升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水平,形成和谐的教育研究文化氛围,推动校本教研持续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教育学角度看,个体经验与知识背景及科学体系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将差异变成资源,不仅仅是校本教研的内容,更是凝聚人心的良好途径。为此,作为主备,对本次备课的目标任务及完成的方法必须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组内一名成员,尽管自己不是主备,但凭借对学科组深厚的感情,对工作的忠诚和对学生的责任心,应当将自己在该问题上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使每位成员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备课组的滔滔江海。但常常有两种原因使这一愿望难以如愿:一是个别占据优势位置,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愿“献宝”,这些人虽是极少数,但常常影响到备课组的建设;二是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同伴的观点发生冲突,影响同伴之间的感情。如在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备课组,由于组长资历深,又不愿与大家分享,几乎一年难有一次真正的集体备课,各位老师只得单打独斗,使备课组建设完全流于形式,教学质量也长期徘徊不前。
  集体备课的流程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是主备先发表见解,对教学任务进行剖析,分析教学的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提出学案的制定要求,推测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然后备课组成员逐个发表意见,最后根据取得的一致意见制定出教案和学案。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与学案,针对性强,教学效率高,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必将使师生通过集体备课获得发展。
  (二)听评课互助
  思考:听评课时,你对同伴出现的知识性错误和教学设计中的不完美是否能够进行评价?你感到在集体讨论中针对哪些问题进行商议性评价对参与者有益?
  听评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是同侪互助中有效的研究行为。通过它可以把教师的缄默性知识呈现出来,并在鲜活的案例情境中示范给同伴。同伴观摩,仔细感受教学的各个环节,感受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的设计,经与思考者有效的思维碰撞,能有效实现智慧的迁移和共享,从而通过同侪互助实现同侪共赢。
  为了克服无准备听课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听课者在听课前应花时间做好准备,如熟悉教材,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标,并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回忆自己是否听过这节课,当时听课的感受等。
  听课中首要的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并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能够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因此,它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师评课和教学评价的依据。
  听课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也是评课的基础。那么听课中究竟应关注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应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情境的预设、教学重点的强化与难点突破、教师角色转变与学生学法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与三维目标的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能力的提高,并将关注的重点简明扼要的记录下来以备评课。
  评课是个体经验与同伴认知相互撞击产生创新火花的过程,也是听评双方同侪互助发生质的变化过程。评课不仅仅讲究评价的内容,同时要注重撞击的方式——你的建议是否有利于解决同伴教学中产生的突出问题,使同伴有所领悟有所觉醒。教师应该学会“慧眼听课,惠心评课”。你的建议是否让同伴感受到评价中的温暖,互动中的关爱,是否对同伴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和职业胜任的内驱力激发有着积极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取决与你的技巧。
  对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大都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的风格体现上,那些鲜活的课堂智慧和动态生成问题的处理永远是同伴借鉴和模仿性学习的内容。我们在关注教学绩效的同时,更应当看到这群教师课堂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因此说,对待不同层次的教师,应当采取差异性分类评价的方式,才能使评课活动起到实效。
  总之,从听评课态度上看,作为成员应积极参与其中,而不是消极观望;从评课方式上看,在听评课中宜多采用同伴间的协商性评价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专家式点评;从评课的思路上看,应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课标与教材相结合,常规与创新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而不拘泥与一人一物一事。同时,要特别重视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维一体课程目标的落实,使听评课真正成为新课程课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结对中互助
  思考:你经历过师徒结对吗?你打算向师傅学习哪些东西呢?如果你的师傅对你漠然视之,你将怎么办?
  师徒结对这一古老的教育形式如今在许多学校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以老带新、优化配对,互教互学,共同促进,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脱颖而出已经成为教师同侪互助的一大法宝。那么教师间的师徒结对有什么普遍性和特殊性呢?
  首先,需要明确师徒条件,鼓励师徒自愿结对。比如,让优秀的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担任指导教师,中级职称及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为徒。其次明确师徒职责:指导教师要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基础强化技能;带师德——爱岗敬业,爱生爱校。具体来说师傅要经常关心徒弟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帮助徒弟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制订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方法,指导徒弟备课,帮助徒弟修改教案,指导教法;还要坚持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课后及时评析优缺点,共同研究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以及指导徒弟上汇报课,辅导徒弟拟定所教学科测试卷等。而徒弟要认真虚心主动向师傅学习,努力工作,谦虚谨慎,尊重师傅,持之以恒,修养锤炼高尚的师德;要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要主动争取师傅的帮助,有疑必问,有疑必究;要主动听课,每周至少听三节课,其中2节为师傅的课,并做好听课记录;要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拜师心得,主动争取上汇报课、公开课。
  师徒结对除了有工作上的需要,感情上的支持外,还必须有制度上的激励:如每学年对师徒结对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将师傅是否有带徒经历以及带徒业绩效果与其评优挂钩,对评议不合格的徒弟延长见习期,推迟转正,以及不得推荐各类先进和参评各类骨干等。
  但师徒结对中徒弟的进步和提高,主要还是取决于徒弟本身。那么怎样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提高呢?一是徒弟要学会给自己定目标,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人手,从“核心引导问题”入手,学会有目的地学习。以生物教师为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结构》时,就要看导师是怎样将枯燥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给学生形象地描绘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遗传因子的发现》的教学中,则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导师如何阐释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上。这样一节课学习掌握一个重点就可以解决“什么都想学,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的矛盾。同时学后一定要反思:反思师傅的驾轻就熟、随机应变,反思师傅的条分缕析,循循善诱;反思师傅的“绝招”使用和支撑“绝招”的教学理念,并与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去应用。总之,在向师傅学习的时候只有做到有目的地看,有选择地听,有思考地学,有方法地做,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得到快速提高。
  
  二、教师同侪互助中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一)克服权威意识,以民主的心态融入群体文化
  教师互助不是抽象的运行模式,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是单个教师的孤立行为,良好的互助更不可能自发产生。学校的管理、学校的文化天然成为教师互助赖以生发的土壤,这些也许你触摸不到,但须臾不可或缺。因此,建立什么样的互助机制,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品质,关系到教师同侪互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成败。如果学校管理本身处处渗透的是一种权威的独断的专制的文化,学校按照行政级别或教师职称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又如何期望鼓励教师同侪互助发展专业呢?
  (二)克服封闭意识,以开放的心态融入群体文化
  同侪互助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开放的心态,是否有容人的胸怀。既然是互助,你就得付出,愿不愿付出,也考验着你的胸怀。因为付出并不一定就有回报,自己的付出可能意味着他人的成功甚至对自己的超越。笔者亲眼所见,一位老师为了保护自己高三教师的把关地位,强烈反对其他老师听他的课,三年中其他老师听其课总共不到十节。象这样又如何建立起民主的学校文化呢?
  (三)克服守旧意识,以创新的心态融入群体文化
  大凡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惯性,大凡人都有惰性,也就是守旧的心态。我们常常以过去的标准去评价新生事物,用大脑中固化的标准去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这十分不利于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试想,如果我们总拿过去的好教师标准评价课改中的教师,那么教师角色的转变岂不成了没水平和不胜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岂不成了乱哄哄和瞎胡闹吗,如果永远是教师的一言堂和“精彩表演”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可见,教师的同侪互助,既关系到教师的发展,又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既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关系到学校集体文化的创建。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教师同侪互助做出新的研究和诠释。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3]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