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香菱学诗》给老师的启示
作者:童海刚
一、激励诱导——亘古不变的育人良方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黛玉深谙其道,香菱初次求教时,黛玉首先鼓励香菱的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更为难得的是黛玉故意降低学诗的难度:“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边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段话让初学者觉得写古诗容易,畏难情绪很快烟消云散了。香菱有了自信心,也就有了痴劲,充满乐趣地学下去,黛玉对香菱的启蒙教育作得十分成功。有经验的老师也都认为,善教者总是越教越轻松,而不善的原因是不善于激励学生的信心和热情,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希望,变得依赖和懒惰,这正像拉西曼所言:“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冷的铁。”
除了激励,黛玉亦注重各个环节的诱导。当黛玉提纲挈领道明诗歌要旨后,香菱马上通悟:“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但当香菱为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叫好时,黛玉却认为“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黛玉懂得学诗需“取法乎上”的道理,学诗就应先读格调高雅,竟境深远的诗。这看似一瓢冷水,但对香菱无疑是拨云见日,为其学诗定了标高,指明了航向。
香菱按黛玉的要求读完王维的诗后,向黛玉讲述自己的理解时,说到王诗中炼字的奥妙,特地提到“墟里上孤烟”一句,还联想起自己进京时所见黄昏村落之景,体会出了诗的意境。黛玉适时点拨,顺势把陶诗“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给香菱看,启发她明白作诗可以借鉴、脱化前人佳句的道理,为以后香菱练习写诗开了一条由模仿到创新的道路。往后香菱的几次练笔也是在黛玉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命题限韵、点评习作、要求重作等,黛玉的循循善诱致使香菱诗才快速成长。
在教学中,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以后,老师善于启发诱导,把握好契机和方向,当学生对知识有误解和偏向时要及时纠正,当学生有疑难时要指点迷津,当学生意欲深入探究时,要开山引路。
二、讲究讨论——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就得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探究讨论的机会。即黛玉所说:“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黛玉嘱咐香菱:“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这话讲的既是要求,也是学习方法。于是香菱诸事不顾,废寝忘食,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读完之后,黛玉及时检查,笑着对香菱提出谈诗的要求,于是香菱就把自己读诗的体悟说给黛玉听,她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送邢桂州》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两句为例,具体解说了“直”和“圆”与“白”和“青”四字的妙用。接着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解说了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句中“余”和“上”两字的艺术意境。聪颖的香菱讲得入情入理,让黛玉始料不及。她借助联想和想像的翅膀,让自己朴素的感知上升到高层的鉴赏,表现出卓越的诗歌领悟能力。宝玉也夸赞:“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如果黛玉没有给香菱说诗的机会,作为老师的黛玉就不知道香菱读得如何,发现不了她超群的悟性,也不会让她提前练笔作诗了。而作为学生的香菱就拿不准怎样读才算把握住了诗歌的要义。文中的对话有多处,还有宝钗、宝玉、探春等都参与了诗歌的讨论。良好的对话环境,使香菱思想得到了解放,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学诗成功,势在必然。
反观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课改东风一阵强似一阵,但应试路上的讲风、考风长盛不衰,一部分老师难以放弃师道尊严的观念,不愿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大部分老师屈于升学的压力不敢放权,以讲代学,以考代学,唯“知识和能力”是求。试想课堂上学生没有说话的自由,学生的主人地位怎么确立,师生平等对话何以实现,学生只好习惯于被动的接受了。丢失了感悟和体验的机会,学习效率低,理所当然。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课改新理念,放权于学生,让他们自主发问、讨论、答问,展开多种途径的对话,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让学习的主人自觉地积极地完成学习的使命。
三、阅读积累——丰厚肥沃的写作土壤
黛玉教香菱学诗就其目的来看,是一堂地道的作文指导课。当初香菱求教的意图是:“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按照这个目标,设计了学习的步骤:读诗—谈诗—写诗—改诗。先看第一步的布置:“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汤、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为什么香菱求教写诗,黛玉却让她读诗,而且要细读精读大量的诗篇呢?这体现了黛玉的教学理念:先积而后发,厚积而薄发。这个设计看似教阅读,实则教写作,符合为文之道。叶圣陶认为:“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黛玉想借助大量的阅读积累来加强香菱的文学功底,让她领会诗的真谛,为写诗做好充分准备。黛玉的教法应引起语文老师对阅读和写作关系的深层思考。
当前,作文是中考、高考语文的半壁河山,倍受师生的关注。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写作教学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致套路是按教材规定的任务完成写作篇数,另加月考和期中、期末的考试作文,有的老师还安排有日记或周记等,平时写作指导课,大多热衷于向学生传授几套“写作技巧”或者“写作秘方”,加上中考满分作文的示范。综合起来不外乎三样:教、练、考。按理说这三者结合起来是很有成效的,可是中学生的写作现状如何呢?如果从小学三年级算起,到初三毕业,学生的“写龄”不短,然而中考作文中,往往是佳作美文仅占千分之几,而且,相当多的学生还达不到文从字顺和字数的要求,这种局面让人忧思。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在于学生缺少阅读积累,失去了写作的基础。老师无论怎么教,代替不了学生的积累,学生无论怎么考,也增加不了积累,其实写作的背后是阅读,是积累,是对人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阅读可以丰富人的语汇,可以增加人的阅历,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可以深刻人的思想。把这些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东西库存在脑海中就形成了积累,正如锅中有了米,才会有香喷喷的米饭一样,心中有了厚实的积累,笔下才会有美文佳作的出现,阅读是肥沃的土壤,写作是参天的大树。
当务之急,语文老师要做的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供阅读的机会,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认真做好学生读书积累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