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与文本分析中的人本理念
作者:刘俊峰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人本”教育理念,应该说是对这种情况的警觉和纠正。在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即“主体性”、“审美评价性”、“体验性”为出发点进行文本解读。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习惯,以学生的视角解析作品
现在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重新审视课堂上话语权的归属问题。
实际上,我们的课堂上回响的主要是专家的声音、权威的声音、教师的声音,对课文的理解赏析都是以教参为标准,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审美心理。前些年,普遍运用的“启发式”、“点拨法”等名目繁多的教学法,其实质都是通过启发诱导,把学生的思路硬拉到教参的分析上来,让学生苟同别人的观点,让学生领会权威的意图。这都是对学生“话语权”的无视和剥夺。
读了莫泊桑的《项链》有的学生为玛蒂尔德为满足一时的虚荣而付出十年艰辛感到惋惜,有的同学为玛蒂尔德被无情的命运捉弄而深表同情,有的同学为玛蒂尔德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通过诚实的劳动偿还债务,经受住了金钱的考验而没有堕落表示由衷的敬佩。作品的故事在当今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小说揭示的人性的弱点是普遍的,可是教参中的分析总是要给玛蒂尔德戴上“小资产阶级”的帽子,似乎连虚荣心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这无疑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人为的障碍。好多老师也不从学生的审美视角考虑问题,照本宣科,以讹传讹,使审美价值很高的作品变得索然无味。高中语文第五册选了《孟子》里的一篇寓言《齐人有一妻一妾》,讲的是一个人家有妻妾,成天出门游逛,酒足饭饱后回家,在妻妾面前卖弄吹嘘,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的妻子多了个心眼,盯梢丈夫,揭露了真相。本来无须聒噪,学生在“零背景”下阅读,很容易把握作品的寓意,即在讽刺那种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行为下作可卑的人。可有些老师照搬教参里的说法,将寓意概括为:讽刺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的人,搞得学生一头雾水。现代的中学生有和以往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有他们独特的认知结构和审美视角,教师在教学中能照顾到这一点,就是对教学主体的最大尊重。
二、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学生的标准评价作品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思想内涵,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可当它进入阅读鉴赏环节后,要经由读者进行再创造,生发新的意蕴,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诞生的“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据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评价是非,褒贬人物。学了陶渊明的诗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他“鄙弃官场,固穷守节”的志操,还要让学生尽情的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学生或许会把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理解成迂腐固执;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看成陶渊明的虚饰矫情;把《归去来兮辞》看成辞官归隐后心有不甘的情绪表露。我们都不能武断地将教参上或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学生,而应耐心听取他们的见解,尊重他们的评判。读了《祝福》后有些同学为鲁四老爷鸣冤叫屈:他既没有打骂过祥林嫂,也没有克扣过她的工钱,她的婆婆把她抢去逼她改嫁,觉得“可恶”;至于不让她参与制作福礼,嫌弃她晦气,以至最后将她赶出家门,只能说明他的迷信、偏狭、自私,就是现在的社会类似的情况依然存在,就凭这些说他“对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实在有失公允。这样的言论似乎有点“反动”,这样的声音似乎有点“另类”,但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生存背景,设身处地的从他们的角度考虑,又觉得不无道理。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尊重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的权力,我们没有理由否定他们真诚的感受,而应为他们“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的睿智和勇气喝彩!
三、要突出作品的人文情怀,以优秀的作品感染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锡庆曾经说过:“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认识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这两句话很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至少有以下三点启示:
首先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人看,而不是某个思想观念的代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从政治的、阶级斗争的需要来分析人物,当然这种解读可能符合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作者的意图,但我们没有理由让现在的中学生放弃自己真切的体验和感受,曲意逢迎那些“革命化”的见解。比如对《小橘灯》结尾“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中“好”的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只能理解成小姑娘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要让她预言革命胜利后的幸福生活,恐怕有点强人所难。
其次,也要把欣赏作品的学生当人看,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文学欣赏离不开还原,但学生的还原只能局限于将作品中的形象和事件还原为自己有过的生活体验,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投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尽量让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培养出纯正的(文学)趣味”(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受到正面的启迪和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极大的教化作用,它对人的影响可以深入骨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我们很容易从上一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热血青年身上找到保尔的影子。新课程强调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觉地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化和提升,决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他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和背叛,从而影响整个汉语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再次,要把文学作品当作满蕴着人性的精神产品,而不是完全理性化的观念体系。文学欣赏的着眼点应该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决不可引导学生用政治、历史、哲学,甚至实用(比如完全从考试的需要出发,肢解作品)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动不动划分人物的阶级成分,界定事件的政治性质,在人物的惯常行为中“提炼”哲理,而应该多发掘作品中的鲜活的人性,用以感染学生,熏陶品格,丰满人性,达到“立人”的目的。
栏目编辑胡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