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校长培训的创新与跨越

作者:袁先潋




  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使“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十五”期间校长培训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用新的培训理念、新的思路来构建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校长培训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努力寻求适合本地实际的校长培训内容、途径和方法。“十五”以来,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以提高校长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满足不同校长培训需求为出发点,本着服务校长,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素质教育的推行为宗旨,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先进的培训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和试验,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校长培训创新之路。
  
  一、培训内容观的创新
  
  鉴于以往我国中小学校长普遍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素养(先天不足:校长极少教育管理专业出身;后天不良:校长缺少教育理论进修学习),缺乏办学和管理的经验与能力,校长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进行高等学校专业课程的“补课”。培训内容是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较少注重参训校长的个体需求。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随着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的不断地提高,“补课”式培训已不适应今天的校长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确立适应时代发展和校长需要新的培训内容观。
  新的培训内容观,首先要求校长培训内容应该突出前瞻性、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所谓前瞻性,是指校长培训的内容,必须要反映当代科学,尤其是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育管理改革最先进的经验;所谓实用性,是指校长培训的内容,必须能解答校长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指导学校管理实践,能够帮助校长切实解决一些当前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具有可操作性,理论培训符合当地实际;所谓综合性,是指培训要围绕学校管理实践,使校长从多方面吸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使其一专多能,增强职业适应性;所谓启发性,是指培训内容要有利于培养校长由思考和研究某一个问题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甚至解决与之相关的其他类问题的迁移能力,有利于培养校长的终身学习和研究能力。
  其次,新的内容观还要求不仅要按照培训的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培训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而且要根据校长任职学校类型及任职岗位的不同确立不同的培训内容,以满足校长的个体需求,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工作实践的培训对象,以指导实践为原则,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校长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观创新
  
  校长培训是一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宜采取以业余自学为主,高质量的面授辅导为辅的学习方式。校长集中培训的时间本来就较少,而有限的课堂讲授是传授知识、拓宽视野、激活思维的重要培训环节。为了增强培训的吸引力,也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培训实效,课堂讲授必须要做到少而精,重点突出。突出精,要求干训教师做到:①精选。即在开课前对参训校长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精心选择那些校长们感兴趣的、急需的、既新颖又实用的教学内容。②精讲。即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要反复推敲所采用的授课方式、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和艺术,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力。真正使培训收到实效而不流于形式。
  课程设置可采用统分结合的办法,统一公开课,自主选择选修课,以综合讲座和实践为基本形式解决共性问题;还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校长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要,进行专项设计,形成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块,让校长自主选择,在教师指导下互动探究,建构知识,提高素质。校长培训可以采用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学习、实践学习、网络学习三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培训模式创新
  
  培训模式是实现培训旧标,提高培训实效的根本保证。在“十五”期间。我们以校长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提高培训实效的核心,以促进校长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并构建了灵活、开放、互动、多元的培训模式,突出了参训校长的主体性,按需施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善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创新适应校长在职进修学习特点的新模式。在传统模式中,我们注重采用以下的一些模式:
  1.系统讲授。按照培训教材系统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在讲授中突出教学重点,强调教学难点,根据学员不同情况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同时还增加学员提问、教师答疑、学员辩论、管理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使课堂成为双向交流的场所,促进学员理论知识的接受、消化和运用。
  2.专题讲座。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及学校发展的需要,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汇报会等,邀请专家、学者给学员作专题报告,介绍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扩大学员视野,开阔其思路,达到提高学员整体素质和水平的目的。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聘请省内外专家为校长讲学。这种培训方式耗时不多,信息量大,受益面广,是相对集中系统培训的有效方式之一。
  3.研讨与交流。抓住学员感兴趣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组织讨论。研讨分小组和全班两个层次:分组讨论时,任课教师及有关人员深入学员之中掌握情况;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研讨发言。此外,还聘请优秀的中学校长交流思想,传授经验,将个体经验扩展为群体的管理行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此外,为了使培训能满足参训学员的不同需求,满足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化校长培训的需要,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培训模式。
  4.“专题式”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紧密结合校长的实际需求,以“问题”为中心实施培训,让校长们边学习理论边进行现实问题研究。每期培训班重点解决2—3个问题,问题的设置以不同层次培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为依据,围绕不同时期教育领域中
  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展开。并围绕解决的“问题”精心设置专题,在干训教师的帮助下,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参训校长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体验,协作互补,共同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校长培训、研究和工作的一体化。
  培训中,以“问题”贯穿整个培训过程,即:围绕问题,组织2-3次专家报告,从理论上帮助校长们提高认识;安排一位校长进行典型经验交流,使校长们在实际经验中受到启发;开展多次小组研讨,2-3次全班交流,引导校长们在研讨和交流中共同学习,相互提高;参观1-2所学校,用典型的案例深化校长的认识。由于培训专题注重了针对性和研究性,突出专题研讨和校长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培训实效。
  5.“课题式”培训。“课题式”培训即?各培训小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