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中小学课堂小型化教学的一般实施要求与基本组织模型
作者:吴良根
但目前我们在实施小型化教学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师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形式具体组织小型化的教学,常常是出于一种临时性的决定,带有很大的随机性,缺少对学科教学组织方法的整体设计。同时,很多教师往往会在对小型化教学的基本组织要求不甚明了的情况下就开始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教学,结果会降低教学的效率,甚至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教学组织上的混乱。其二,不注意研究不同的小型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要求之间的差异。
一、实施小型化教学的一般要求
1.对教材与教法进行综合整体的设计。小型化教学优势的发挥要以有计划的、整体的教材教法设计为前提。在教学工作实施之前先区分教材内容的不同性质,以便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如果这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采用的教学方法可能就会是一种盲目的选择。我们通常把现有的教材内容区分为这样几种性质的材料:需要论证的基本理论、需要确立的基本观念、需要培养的基本情感、需要浏览的基本材料、需要训练的基本技能等。每一种不同性质的材料都包括若干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课堂教学方法就应细化到以一节课为单位。
2.研究与掌握一些教学设计的技术。采用小型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并不只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为了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实际上面临更多的技术上的问题,比如“教材还原”的技术。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结论性的东西,对这些结论的论证过程也往往较为概括,一旦进入课堂,就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这时便需要具备教材还原的技术,即把教材内容转变成为学生可操作的课堂材料。
3.重视教学活动方案的制订。传统的教学设计工作就是写好教案,而这种教案又往往近似于讲稿。使用讲稿式教案往往会导致课堂里的系统讲授,很难适应小型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在实施小型化教学组织之前,教师应该尽量地去设计教学活动的方案,把课堂中学生的活动设计作为备课的主要工作。上课之前,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学生活动的过程。而在小型化教学的课堂里面,真正的主人只能是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与一般集体授课的模式不同,小型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工作主要表现在课前。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
二、小型化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型化教学并不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只有对不同形式的小型化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组织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技术上的支持。
为了使叙述更加清晰,我们对协作性质的小型化教学活动可以这样理解:它是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对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操作以达到一定的目标,即取得一定结果的过程。
可见,课堂的协作方式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三维):活动内容、学习结果的控制方式、教师参与的程度。
每一维度都有两种典型的形式。
从内容上看,不同小组的学生可以围绕同一材料进行协作学习(A),也可以分别完成不同任务(B)。
对小组学习的结果可以进行集中式控制(即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达到相同的目标)(C),也可以进行开放式控制(即允许学生取得各自不同的学习结果) (D)。
教师的参与方式可以是完全参与或集体参与(E),也可以是很少或基本不参与(F)。
这六种形式是小型化教学的最基本的模式。它们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最基本的生成单位,彼此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如A—D-F型:在教师基本不参与的情况下,各学习小组对同一种学习内容进行协作学习,学习的结果允许每个人得到不同的收获(如:以小组形式交流对某一节小学语言教学录象课的评价)。可见,分别地探讨这六种基本模式不同的课堂组织特征,有助于教师理解和掌握小型化教学的具体要求。
模式A:对相同材料进行的小组协作学习
这样的协作方式适用于容量较小、教学内容和知识理论较集中的课堂。其组织要点是:全班同学共同学习相同的材料,但每个人都被分配在不同的学习小组当中。小组的规模可以是两人、四人、一个自然小组,甚至可以把全班的学生分为两个大组。
组织这种形式的小型化教学的技艺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基础。一个班级中学生协作小组的形成通常都是从这种形式开始。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虽然把学生划分成了若干个小组,组内却并没有多少协作行为,学生只是分组坐着。因此,为了促使组内协作行为的发生,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如何防止一两个学生完成小组的全部任务,而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学习行为?
——怎样让小组内的同学产生互助行为?怎样防止在小组内产生学习歧视现象,以保证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
——组与组之间怎样进行交流,以实现全班同学的成果共享?
——小组活动的质量如何考核?教师如何才能迅速地了解和调节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的工作看来是必要的。
1.在每一个小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并要求每个人都能担任不同的小组角色。比如,每次活动确定一个组织者、一个发言人、一个记录员等。这样做它一方面可以防止组内能力差的学生没事可做,另一方面也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每个人的职责都十分明确,就更容易形成一个协作的集体。
2.要促进组内同伴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加强协作技能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中的协作技能是一种专门的素质,它包括社会认知能力、自我表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配合能力、积极接纳的态度等。完成课堂协作素质的培养,可能需要得到很多学科课程的配合,还要做一定的个别辅导工作。如果班上拥有几个相对稳定的协作小组,那么这个班上的学生就更富于集体主义的精神,更富有交往的热情。
3.通过考核和交流,防止学习歧视。协作学习中的考核不应该只是以个人为单位。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去划分小组,那么小组成员之间就失去了协作的动力,这样的小组成员之间最多只会产生情境性很强的、短暂的情绪互动,很难形成学习上的协作关系。这样的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个人为中心的。另外,在评价组与组之间交流质量的时候,应该把取得这种质量的原因归为整个小组的努力,而不只是那个发言人。长期采用这样的评价模式,对小组成员之间健康的协作关系的形成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4.对于A型教育组织模式来说,全班范围内的小组交流是一个重要的“集体活动”的环节,因此要经过课前精心的设计。很多情况下,小组活动结束后,我们所组织的班内交流用什么方式进行,只是临时决定的,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