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以“磨课”为载体的骨干教师研修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孙衣云
描一描、印一印、剪一剪、分一分、找一找、贴一贴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教师教学时注意了寓教于乐,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活动串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但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因教师组织指导不到位,看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但真正一堂课下来,更多的孩子不知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最终的感觉是热闹了一节课。在操作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多次小组合作的机会,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学会交流、学会倾听,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具体操作中却是放易收难,学生在活动中有的自顾自玩,有的迟疑不动,有的盲目行动,课堂纪律散漫,虽教师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活动时开展小组间竞赛,不断给予表扬激励,但课堂中还是出现乱糟糟的场景,甚至还发生在课堂中剪同学头发的事情。追究原因,一年级的学生对积木很有感情,兴趣完全被积木吸引,再加上这个班级的学生平时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的较少,教师对小组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如小组长的选拔,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培养良好的交流习惯、倾听习惯等。
要使小组合作顺利进行,光靠学生的能耐是不够的,毕竟小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状态。因此,教师的指导不仅不可缺少,而且应该起主导作用。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通过启发、鼓励、肯定,指出偏颇与不足。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资源”的发挥,要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引导探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同时要关注不善于发表意见的学生,避免出现“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要掌握探究进程,控制探究时间。教师还应抓好“第一手”资料,为指导班内交流、总结、归纳、概括作准备。
3.问题三:如何在教学中突破“预设”,变“预设”为随机“生成”?
(1)片段描述
整堂课预设味太浓,在几个地方教师都没有抓住生成点,形成教学亮点,如学生把长方体和长方形混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等。
(2)评价·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研究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充分预设学生的课堂生成情况。当课堂的发展跟教师预设脱轨时,教师要加以引导或改变教学流程,如课堂中学生把长方体认为长方形,学生的这种想法显然脱离了教师预设,教师虽想解决这一矛盾,因缺少应变能力,最终还是武断地把学生领回正轨。其实,意外情况往往蕴含着认知价值和教学意义。像学生把长方体和长方形混淆时,教师抓住这一矛盾,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思考余地,诱导学生找出体与形的区别。
教学有它预成性的一面,但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智慧的头脑,灵活处理教学中的意外,遇到意外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教案或进度。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预设课堂的生成情况,预设多种通道,教学时要灵活处理课堂,千万不要死板地执行教材和教案,要突破“预设”,变“预设”为随机“生成”。
第四阶段:再度实践
一堂不成功的课,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思考,给人更多的启发,在深刻反思后,执教者综合同伴和专家的意见,修改原方案,然后将调整后的方案在课堂上再实践,形成对比,再度反思。(再度实践过程略)
如果说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三个要素的话,“磨课”则是能将这三者很好融合在一起的教师研修模式。
首先,磨课需要同伴帮助。事实上,只有当老师把每次上课尤其是上公开课,当作自己磨课的舞台,当作向同伴及听课教师寻求帮助的机会时,才会一次次把课“磨亮”。好多上课者都有这样体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磨课中,借助同伴的力量研究和探讨,往往能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一次一次地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自己不断提升。
其次,磨课需要专家引领。在磨课的过程中,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一些好课,往往是在专家和骨干教师反复听课指导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成熟起来的。作为课例研究的课通过教研员和专家的点拨,骨干教师的探讨,逐步趋于完善。
再者,磨课需要及时的反思和积累。个体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若教师仅仅借助于外在的力量,人云亦云,没有通过自己的内化思考,成长必定是缓慢的。事实上,辛辛苦苦上了一堂课,其中会有成功的喜悦,也难免会有失败的懊丧。但无论是喜悦和懊丧,都值得从中去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原因。教师通过一节课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能帮助自己学会判断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上述案例真实地反映了“磨课”研修模式的四个阶段如何直接面对教师“行为跟进”的困惑,而四个阶段中的三轮反思其实是更新理念与改善行为的完美统整。这些课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并非无可挑剔,甚至还有不少问题,但我们觉得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例子都是由一批普普通通的教师在与研究者合作的平台上亲自“做”了出来,可贵之处在于形成课例的行动及行动中教师们的成长。
(栏目编辑 李念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