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采取有效措施 推进教学反思
作者:刘纯纲
生。“习惯性”的作法让我们很多教师长久地忽略了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重要性。我们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要了解学生以下几方面情况:学生有无与本课相关联的知识储备,本课所采用的教学流程学生们是否尝试过,哪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哪些学生需要多加鼓励,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课前反思“学情”只能从最基本的人手。如教学数学中有关利息和利息税的问题时,很多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提前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去询问和调查。通过实践,学生有了知识储备,知道了利息和利息税的概念,教师教学中得心应手。如果没有这一环节,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学生也只能是机械理解。
2.课中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高效有序?“课堂如流水,流到哪儿就到哪儿”,这种课堂放任自流的教学习惯的确存在。部分教师不去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不围绕课堂目标采取有效措施,这节没解决下节再继续的“习惯”很严重。我们要求教师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课中反思。第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了吗?我们提出,一是活动目的要明确,要坚持“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并适合于学生;二是活动内容要适切,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真正反映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三是活动的品质要高,要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支持高质量、高水平的动脑思考。第二,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了吗?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慢慢由课堂的主宰公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但“师道尊严”的架子一直没放下,“习惯”让孩子们敬而畏之。我们让教师在课堂上去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既进行认知的交流,又进行情感的交流,既通过语言交流,也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数学教师在执教《立体图形》时,让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多面体的展开图,在学生制作时老师观察各组制作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制作过程中。在和学生交流中老师了解到学生在制作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讲如何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教师先是倾听学生们的方法,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教师当成了学习的伙伴,愿意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3.课后反思:总结教学得失了吗?有研究者认为:“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课后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这充分说明在课后总结教学得失是多么的重要。像有些老师,课后带走的是一身粉笔灰,留下的是一堆烦作业,教师不及时总结得失、学生只知应付作业。我们着手让老师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后反思:首先,注重课后自我反省,分析优点和不足。可运用“自我提问法”,问自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其次,及时获得学生的听课反馈。作为老师,要创设民主融洽的教学环境,敢于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敢于肯定和吸收学生发表的个人独特见解,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要求教师定期或不定期采用问卷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反馈调研,向学生征求对课堂教学的建议,向学生学习。再次尝试用笔写下反思体会。或撰写反思日记,把自己在教学中随时出现的、记忆最深刻的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或编写教育案例,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一节课后典型思想、行为、感情;或通过教案“执教后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扬长避短,不断改进。
我们通过暴露困惑点、寻找局外点、针对习惯点,三点齐抓,使得一大批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成长,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们的一种习惯,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