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谈教育的和谐性
作者:赵 阳
学生的提问,而善于解答;他细心点拨学生的学习,而善于启发;他熟知学生的习性特征,而善于因材施教。他与学生论学、对话,又欢迎学生的反辩、诘疑。师生之间既养成了良好的学风,又培育了深厚的感情:孔子爱护学生,学生敬仰孔子;孔子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孔子的优秀弟子。这正是教学系统应有的伦理性。
我国的教师队伍正是由于继承了这种优秀的传统师生关系,从而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各级各类英才。尤其是那些优秀教师,他们教学经验的第一条都是热爱学生,从而形成爱生尊师的良好伦理氛围。当前体罚学生的现象虽然少见了,但还存在着挖苦、训斥、讽刺,甚至侮辱学生等现象,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折磨,精神上的虐待。这种压抑,甚至残害人性的言行,比体罚更为严重,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只有摒弃这些不道德的贬损人性的作为,认真落实爱生尊师,才能规范师德,才能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顺其自然
从伦理道德来剖析,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是把学生当做生物看待呢?还是当做非生物对待?
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一种教育上的封建专制,把教师置于绝对支配的地位,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特征就是:强制塑造,生硬灌注。譬如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霍尔就非常典型地说道:“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何方法对他们加以塑造,或者使他们成为法官、医生,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强盗……”我们反对这种把学生当做非生物的“塑造式”教育观,因为学生不是金、银、铜、铁、锡,不是木材、泥巴,任意把他们冶炼、塑造成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我们也反对教学中的“注入式”教育观:把学生仅仅当做容器,生硬灌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一切自由;把学生仅仅当做木偶,任意操纵,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一切权力。我们应把教师当做媒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施孔夫子倡导的启发教学。
学生是生物。教师不应该成为工匠、工程师;工匠、工程师是面对非生物的,他们的工作性质就只能是冶炼、塑造非生物。教师应该是园丁、农艺师。园丁、农艺师是面对生物的,他们是培育苗木的园艺,一定要遵循生物的成长规律:不浇水不行,浇多了也不行;不施肥难以成活,施多了也难以成长;更不能揠苗助长。要按其生长的自然规律,适时耕耘、培育,才能叶茂、花繁、果硕。何况,学生是人,人更有人的身心成长规律。至于有人把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做“教育名言”,那就更是谬之千里了。
在教育领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伦理性看,就是把学生当人看待,回归自然,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发展,按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去育人育才。顺其自然,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这是一条极朴实的真理。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为什么既不遵循其科学性,又不尊重其伦理性呢?其实,孩子在校的时候,我们总能极为耐心地引导他们自然地成长。比如,一岁左右的幼儿,该学着走路了,当我们细心地扶着走、护着走后,就毅然地放开手让他们独立地去学会走路。这一过程他们不知摔了多少次跤,碰破了多少次皮,但正是在摔跤过程中独立地学会了走路。那么,为什么他们长大后在学校里学习时,我们却要违背他们的天性,包办一切,代替一切,随心操纵,强制灌注,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摆布学生呢?
总之,教学系统的伦理性,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爱生尊师”的相互尊重之上的。其中,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先决条件,就是首先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人看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按客观的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才能称得上是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真正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