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言修辞“博客”(四则)

作者:谭汝为

的烦恼。因此,长辈在为新生儿取名时,应该慎重而周全地推敲斟酌,尤其对于姓名中有可能产生负面谐音的因素加以防范,不可掉以轻心。
  
  3.对朱军称毛岸青为“家父”案例的语言修辞分析
  
  日前央视“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恰同学少年》,主持人朱军在节目进行过半时,请上毛泽东的嫡孙、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上台讲述爷爷奶奶的往事。毛新宇刚一落座,朱军就用沉痛的语气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此语一出,观众哗然。对此案例,形成网上激烈争论。
  正方观点:“家父”“家母”是谦称自己父母亲,而称呼对方父母应用尊称“令尊”“令堂”。朱军作为专业主持人,竞犯这种“低级”错误,纯属贻笑大方,当众出丑。
  反方观点:朱军称“家父”没有错。朱军的话是向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说的,有特定对象,所以省掉了一个“你”字,不会引起歧义,这在语法上是允许的。在口语中被大量应用,使意思表达得简单明了。俩熟人不期而遇,互致问候,往往说“家里人都好?”“爸爸怎么样?”这里省掉了“你”字。对方要认为是抢了他家里人、抢了他爸爸那才叫贻笑大方。
  对此,拟从称谓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一件与之完全相同的往事。前几年在《今晚报》读到著名书法家吴裕如之子、在天津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工作的吴同宾先生谈汉语称谓的文章。(据在下回忆)其中写道——“料理父亲后事之后去上班,文化局一位领导见到我,立即趋前亲切握手,用沉痛的语气说:‘家父逝世,我很悲痛。’我听后一怔。后弄明白了,感到十分可笑,我心里想:你爸爸死了,于我何干?”
  其次,从称谓语言学角度分析,“家父”称谓的使用性质为谦称、背称、外称。“家父”是谦称,就限定此称谓只能在交际中谈及自己父亲时使用,绝对不能用于称呼对方父亲。“家父”是背称,就限定不能面对父亲直称“家父”。“家父”是外称,就限定这个称谓只能在与外人交谈中使用,不能面对母亲、兄弟、姐妹、叔伯等亲属使用。
  再次,反方所谓“朱军称‘家父’没有错,所以省掉了一个‘你’字,不会引起歧义,这在语法上是允许的”云云,纯属强词夺理的外行话。错了就是错了,作为粉丝之类,不必巧为之讳,曲意袒护。
  “家父”与“父亲、爸爸、爹”之类称谓的不同之处在于:称呼“你父亲”“我爸爸”“他爹”等均可,但“家父”前绝对不可加“人称代词”限制,如“我家父”“你家父”“他家父”等说法都是绝对不能成立的。“家父”只能用于亲爹,词义为“我的父亲”。如果在它前面加上人称代词:
  我家父=我的+我的父亲(叠床架屋,拖沓累赘)
  你家父=你的+我的父亲(到底是谁的?状如抢爹)
  他家父=他的+我的父亲 (-同父异母?徒增纠葛)
  最后导出结论:(1)正方观点正确。(2)反方观点错误。(3)朱军也不必下课;但要认错,须回炉,好好补课,以增强传统文化和语言修辞应用之底蕴。(4)此案例,对央视主持人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契机。(5)我仍然喜欢朱军,但绝不维护他的瑕疵。(6)给朱军赠言:“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传统菜名如何译为英文?
  
  传统菜名如何译为英文?却令人为难!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刊载报道《北京菜单烂英文吓傻老外》:
  餐桌上那碟香喷喷的童子鸡,英文该怎么译?有一家中国餐馆在菜单上写着“chicken with,out 8exuttl life”(还没有性生活的鸡),叫老外看傻了眼,胃口全无。不只是童子鸡,一种类似豆面糕的北京小吃“驴打滚”被译成“roiling donkey”(翻滚的驴子)、“麻婆豆腐”叫作“beancurd madeby a pockmarked woman”(麻子脸妇女做的豆腐)等等。这些中国饭店菜单直译式的无厘头翻译,老外实在不敢苟同。两眼直瞪菜单,想了半天,还不知那些食物到底为何物,文化上的震荡不能算小。
  据中新社报道:一位澳洲青年说,他看过最莫名其妙的菜单翻译是:tiger dish(老虎做的菜)。他当时吓了一跳,心想:“老虎不是受保护的动物吗?他们怎么敢吃老虎肉呢?”后来他才知道,那道菜和老虎完全没有关系,只是用番茄、灯笼椒和洋葱等食材制成的冷盘,因为味道做得比较辣,所以才叫成“老虎做的菜”。
  其实,依在下理解,“老虎菜”之命名理据,并不着眼于味“辣”,而用比喻手法突出其素净爽口,可使食客大快朵颐,大口猛嚼,状如老虎吃食也!这个菜名中的“老虎”,(1)比喻势猛,如“爬山虎”(攀援于墙体的绿叶植物生长迅猛)、“壁虎”(捕食蚊虫迅猛)之“虎”;(2)比喻口腔硕大,如“老虎钳子”“虎口”(拇指与食指接连处)之“虎”。如将此菜名英译,只能忍痛去掉“老虎”,以“凉拌爽口菜”为宜。
  但是,单纯直译,结果只能是无厘头搞笑,如将“四喜丸子”译作“四个高兴的肉团”;把“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得红亮色的狮子头”等。前者滑稽,后者简直是恐怖!
  据悉,为迎08奥运,《北京市餐饮业菜单英文译法》已完成讨论稿,将出台标准。届时北京市餐饮饭店中的数千种菜、酒,都将有统一规范的“英文名”。目前公布的讨论稿是按照菜的原料、做法翻译的。对“京酱肉丝”“虾仁豆腐”之类的英译,还算好办。但把“宫保鸡丁”译为“花生、辣椒、炒小块鸡肉”;把“过桥米线”译为“加鸡肉的鸡汤粉丝”;把“佛跳墙”译为“多种美味的混合炖制”等,倒是简明指实了,但其中令人神往的传统意蕴却被无情阉割了!对这类饱含传统精粹的菜名,还是直接音译为佳。既然“汉堡”“热狗”“肯德吉”可风靡华夏;那么“宫保”“过桥”“佛跳墙”之类的音译,老外也是能接受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