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教学语言的创新

作者:陈之芥




  摘要 教学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其研究的视角也应该转换和变化。文章从宏观角度着重探讨教学语言创新的三个主要特点:问题情结、开放意识、融合趋向。
  关键词 教学语言 创新 问题 开放 融合
  
  随着教学改革特别是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学方法锐意创新,作为教学最重要媒介的语言,也在不断变化、突破,刷新自身的面貌。微观的归纳和描述自然也是必要的,但我们觉得尤其需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教学语言创新的主要特点,以便明确方向,进一步优化语言,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探讨教学语言创新的三个主要方面:问题情结、开放意识、融合趋向。
  
  一、问题情结
  
  在新的教育理念观照下,许多教师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设置问题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更讲究艺术性,表现出一种浓浓的问题情结。所谓“问题情结”,也就是高度重视,情之所系,精心经营。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语言设计和表述,集中反映了这种问题情结。
  首先,主导性。即将问题的语言设计和表述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核心因素、发展深化的重要的推动力量。许多体现教学改革精神的高质量的课中,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工于语言表达,教学过程纲举目张,其教学思路、步骤、环节显得非常清晰。一位语文教师多次教过寓言《买椟还珠》,在一次教改课上,他对原来执教的思路作了较大的改进,特别注意了关键问题的精心设计。下面是后半部分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则寓言的寓意,现在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装珠子的盒子有没有价值?”(生回答“有”,具体说明,略。)师:“那为什么说‘把没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了?”生:“因为和宝珠相比显得没价值了。”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生:“有价值还是没价值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师生举例,略。)师:“我们再想想,如果这个郑人从艺术的角度看,认为这个人工做的盒子的价值超过了那个天然宝珠,你认为有没有道理?”(学生激烈争论,略。)师:“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生:“说什么东西有没有价值,要看用什么标准。”(师举例,略。)师:“郑人出高价买这个盒子,这个盒子在他看来超过了宝珠,形式超过了内容。见到过这样的事没有?”(生举了许多例子,略。)
  这一例,教师设计的关于盒子价值大小的问题很有分量,很有创意,抓住了关键,是这节课的精华所在,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次,连贯性。即教师提出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链,高度重视疑问的相关性、设计的严密性、表述的流畅性。疑问句排列的顺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大到小,或由小见大;可以由浅入深,或由深见浅;可以纵向渐进,或横向排开;可以化整为零,或集零为整,等等。不管根据何种顺序,究其实质,都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表达的。表面形式上的停顿或间隔,并不能中断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艺术性。教师为了突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为了加大爆发力,寻找突破口;或者为了加强隐蔽性,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等等,因而十分讲究问题的语言设计和表述的艺术,而且随着教学现代化手段进入课堂,“问题”语言更是多彩多姿。教师采用实物生疑、背景导引、平中见深、巧妙暗示、连续追问、故设悬念、无中生有等方式,艺术地将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牢牢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位语文教师上说明文《食物从何处来》,一开始就问:“今天早餐我吃了一个烧饼、两根油条,喝了一杯凉水,后来又吃了鸡蛋和苹果。谁能告诉我,我吃的都是食物吗?无论说是或不是,都要讲出理由来。”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一时无人举手。为什么这样提问呢?因为学生按照要求自读了课文,老师估计他们已经记住了定义,如果老师问:“什么叫食物?”学生准能不假思索地回答:“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教师的问题拐了个弯,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运用食物的定义对具体事物作出判断,真正理解定义。这种“有想头”的艺术性问题隐藏了真实的目的,必然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暂时的冷场正是学生思维紧张运转的信号。果然,稍过一会,学生踊跃发言,正确找出了答案。
  
  二、开放意识
  
  教学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其中创新思维的培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教师越来越具有开放的创新意识,着眼于拓开学生的思路,向多方向发散,或正向发散,或逆向发散,或横向发散,或基元发散。所谓“基元发散”,是指根据事物的基本单元,进行多因素、多功能、多侧面的发散;反映到教学语言上,包孕的思考点更多,发散的路径更广,启发的张力更大,组合的灵活性更强,表达的方式更具个性特色。
  首先,情景性。教学过程中的情景,主要是指教师运用语言描绘和设置的社会生活景象。情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因而情景不但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其中包含的丰富内涵能够诱发学生多方面的想象、思考、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描绘和设置情景,将学生引进特定的知识领域,给他们铺设多向思考的基点,给予多向发散的自由和多向活动的可能,而教师的作用是作恰当的引领和适度的控制;例如,提供相关材料,讲述故事、笑话,穿插名人逸事,扮演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角色等等。有位中学语文教师教《中国石拱桥》,事先布置学生观察身边形形色色的桥。下面是开头的教学片断:
  师:“大家能描述描述都见过哪些类型的桥吗?”(生纷纷说出各种各样的桥,并作描述,略。)师:“那么,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桥的特征呢?”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钢筋做材料的建筑物。”“不对,也有用木头的,如独木桥。”“有的桥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桥。”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要把握事物的特征,还必须找到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哪些才是形形色色的桥所共有的特点呢?可以查词典。”生(查词典):“架在河面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师:“根据前面的讨论,大家想想这样概括桥的特点是否准确?”生:“不够准确。立交桥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师:“看来,时代在发展,词的含义也在发展,大家能够修改修改吗?”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来连接两端的建筑物。”师:“概括得多好啊!”
  这一例,教师首先通过语言描述,设置了直观的情景,巧妙将学生引入对桥的定义的讨论,触发了学生的多向思考,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他们获得了深刻的规律性认识。
  其次,变通性。变通性主要是指师生讨论问题,解决重点、难点时,如果遇到障碍、困难,教师不是直接陈述自己认定的正确结论,或者呆板地固守既定的思路,死抓不放,“反复”启发,导致僵局出现;而是善于反思症结所在,绕道而行,迅速灵活地变换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