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教学语言的创新

作者:陈之芥

路,调整角度,另辟途径,达到教学目标。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教《跳水》一课,讲到船长开枪迫使孩子跳水时,总觉得有些学生对船长的行为并不十分理解,于是决定改变教法,从反面引申。他说:“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即使不是真的要开枪打孩子,那也够危险的。让我们设想一下,船长如果不开枪逼孩子跳水,还有别的办法救孩子吗?”接着,学生想出了各种方法,教师引导其与开枪方法比较,得出船长的做法在当时是唯一选择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船长的沉着冷静和机智果断。这一例,教师的思路变换灵活得当,学生心服口服,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
  第三,独特性。要让学生的思维开放创新,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在思想意识上开放创新,这在教学语言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大量出现具有教师鲜明个性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感人的激励,巧妙的设伏,机警的点拨。精彩的铺陈,横生的妙趣,含蓄的韵味等等。许多著名、优秀教师已经或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
  
  三、融合趋向
  
  教学改革深化从实质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应该尽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双边互动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基于这样的教改理念和实际进程,教学语言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师生语言交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趋向不易察觉,主要是因为必须结合学生的语言作综合考察,但是它在教改实践中正越来越鲜明地表现出来。
  首先,交织性。即师生语言等因素相互交织、渗透。教学语言的融合趋向,当然要着重考察教师语言的走向和魅力,但是融合的形成、表现、评价,绝对不能脱离学生的因素。从融合的形成来看,有对立、有矛盾,这是融合的前提;从融合的表现来看,融合总是依附于师生的语言互动之中;从融合的评价来看,在认识、评价融合时,我们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语言作出判断——有没有融合,是怎样融合的,产生了什么样的具体教学效果——孤立地考察教师语言,是很难或者无法作出正确的评判的。
  有一所学校开展爱鸟周活动。一位语文教师上课时让学生用“抢”字组词。“抢银行”“抢钱”“抢劫”哄堂大笑,始料不及。教师心疼地望着他们说:“同学们,你们热爱天空吗?”“热爱!”“如果有也和我们一样热爱天空的小鸟,它被人用枪打伤了,掉到了我们的校园里,我们该怎么办?”“救它,给它包扎伤口,请医生打针……”“我们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救不活它。我们还能为它做些什么呢?”“送它回家。”“可是我们不知道它的家在哪里呀!大家想想看,送它到什么样的地方才更像它的家呢?”“有很多花香的地方……”“有流水的地方。”“还有很多云彩。”“还有它们妈妈飞过时能看见它的地方。”教师感动了。“可是,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它死去,它再也不能飞了,不能唱歌了,再也听不见妈妈的呼唤了,我们还能为它做些什么呢?”“把它埋了。”“再在它身上盖上树叶。”“种上玫瑰花。”“唱歌给它听。”教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上了大大地两个词——抢险、抢救!然后激动地说:“同学们,‘抢’字除了组成‘抢劫’,还可以组成更有意义更高尚伟大的词,是什么?”“抢险!抢救!”“对!抢救那只受伤的小鸟,也就是抢救我们的心灵。为了不让我们的家园遇到危险,我们要做什么?请用‘爱’字组词!”“热爱!爱护!友爱!慈爱!爱心……”教师笑了。
  这一例中,没有学生的组词,就不会产生后面教师的引导;体现出来的融合之美乃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反映,完全可以推断师生的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制导性。教学语言的融合,不是单纯在形式上师生的不断问答和对话。作为创新的融合,是教师自觉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其与形式主义“融合”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融合必须坚决服从教学目的的总体制导,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和谐,而是为了确保顺利、圆满达到教学目的。之所以说是总体上的制导,是因为教学目的可能是比较隐蔽,不一定为人明显觉察、发现;也可能必须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才能识别、发现。教学目的的制导性,使得融合趋向具有理智之光,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下面是李吉林老师上的《校园里的花》口头作文课片断:
  师:“秋天来了,校园里开着各色各样的花(出示一束校园里的花)。你们看,有火红的爆竹花,有淡紫的恋蝶花,有金黄色的万寿菊……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小朋友,校园里的花,你爱哪些花?你最爱哪些花?”(学生说出不少花,略)师:“这些花都很美,小朋友很喜爱。刚才有位小朋友讲最喜爱美人蕉。你们看(出示美人蕉的花和叶),这是美人蕉的花,这是美人蕉的叶。你为什么喜爱美人蕉呢?你觉得它的什么好看?”生:“美人蕉名字好听,形状漂亮。色彩鲜艳,花瓣又红又大。”师:“美人蕉很美。你想想它有点像什么。”生:“我觉得美人蕉的花有点像用红绸子做成的小姑娘头上的蝴蝶结,还有点像害羞的小姑娘涨红了脸蛋,如果把叶子去掉,它就像个小巧玲珑的火把。”生:“他说错了,火把不能用‘小巧玲珑’这个词语,可以说像一把燃烧的火把。”师:“‘像一把燃烧的火把’,可以吗?”生:“应该是‘一支燃烧的火把’。”师:“小朋友说说看。美人蕉长得那么高,花儿在上面,叶子在下面,你们在观察时是从哪儿到哪儿。”生:“我站在美人蕉下,远看——”师:“站在美人蕉下,就不是‘远看’了。”生:“清晨,美人蕉叶子上一串串透明的露珠,闪闪发光,好像是给这个小姑娘戴上一串项链。”师:“应该说叶子上滚着‘一颗颗’露珠,不能说‘一串串’。”
  在这一片断中,李老师与学生如拉家常般对话,融合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教师的制导作用贯穿在各个片断之中。从爱哪些花,到最爱哪些花,到为什么爱美人蕉,由大及小,由面及点,由概括到具体,步步深入,都寓含着特定的目的。
  第三,多样性。师生语言的真正融合是很难做到的,众多因素制约和影响着融合的走向。为了达到这一境界,站在教改前列的教师总是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千方百计努力消除融合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因而融合趋向表现出多彩多姿的风貌。例如运用溢露情感的修辞手段、循循善诱的修辞手段、巧妙衔接的修辞手段等等。溢露情感的修辞手段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师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教学过程的活跃。循循善诱的修辞手段能铺设大小适中、井然有序的认知台阶,比较容易使师生双方意见趋近,达成一致。巧妙衔接的修辞手段能减少语言的跳跃性、加强语言的内外联系,使教学过程显得浑然一体。当然,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段常常是综合灵活、创造性地运用,这更进一步展现了融合的创新之美。
  
  四、结语
  
  教学语言的创新,突出表现在语言中包孕的问题情结,开放意识,融合趋向三个方面。这决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的变异。而同时是教师教学新理念的语言外显、厚实综合修养的喷发、精湛教学艺术的结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