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汉语韵律中的内韵
作者:吴先文
关键词 内韵 尾韵 修辞
汉语谚语或警句常有这样的一类句式,如“张郎送李郎”、“行客看坐客”、“拳头代替舌头”、“莫把邮票当股票”等,修辞学中列为同异格。伍铁平先生谈到后三个句式时,提出要引进外语格律学中的“内韵”、“头韵”概念,而建议取消异同格。早在宋末的沈义父,其在《乐府指迷》中说:“词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杨树达先生1933年也注意到此类韵律方式,所举之例为《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恬!鸡楱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元饥渴!”,杨先生以为“子、其、之、牛”四字古韵在哈部,此押“句中韵”,与“内韵”名称虽异,但与“内韵”实质相同,可惜没有加以详细论述。后来谭永祥、杨庆蕙就现代汉语内韵有所论述。“异同格”和“头韵”、“内韵”有时所指相同,如上引四例,但有时所指并不相同,如上杨树达先生所引《诗经》之例。“异同格”因字面(或语音)和意义的比较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加以命名,而“头韵”、“内韵”从语音入韵的角度加以命名。汉语韵律中“内韵”现象较为常见,可用于民间熟语或民谣中,也常为诗句所用。这些诗句不少都是经典之句,如“一寸光阴一寸金”、“长江后浪推前浪”、“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下文就《唐诗三百首》中所出现“内韵”之例,试析内韵在诗律中的形式、特点及其功用。
一、内韵存在的根据
因为诗词入内韵并非其必然要求,所以可能因内容或语音等巧合入韵。但如果较为频繁,就很难将此类现象理解成巧合或作者的不自觉行为了,例如李商隐《韩碑》一诗中内韵多达十二处,这只能说明是作者为谋求韵律之美而苦心积虑的结果。从《唐诗三百首》中众多的内韵事实,我们认为内韵在汉语诗律学中确实存在,下文的例释也可以证明,而这些远不是全部用例。另外,同一首诗中多次入内韵的现象也为内韵的存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如: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浪”、“阳”韵同,分属宕韵、阳韵,“书”、“去”韵同,分属御韵、鱼韵,平仄上因为诗律对仗的需要而有异。再如: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侍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粱父吟成恨有馀。
——李商隐《筹笔驿》
二月黄鹂飞上林,眷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二、押内韵之形式
汉语诗律中内韵比外语内韵之方式多样,外语诗律学中内韵或称为“行内韵”,即于同一行内,汉语古诗词内韵形式则更加灵活多样,这与汉语的语音特点密不可分。具体可以有以下四种方式:
1、同句内押韵
这种方式与外语之行内韵相同,即诗之某一联内押内韵,此类例最多,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令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杜甫《赠卫八处士》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二字皆职韵)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之二》(二字皆阳韵)
2、粘句押韵
内韵之粘句押韵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间押句内韵,如: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杜甫《宿府》(皆为清韵)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雏《竹里馆》(皆为侵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皆为清部)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皆为文部)
粘句押内韵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是句中韵联上联之尾韵,此类不在少数,如: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九月寒砧催下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沈栓期《独不见》
3、对句入韵
内韵之对句押韵指同一联上句和下句押内韵。因为诗律对仗的要求,五言诗同联上下句第二字,七言第二、四字上下旬要求平仄相对,所以对句入内韵时平仄相对,这是内韵与尾韵的一个重要不同。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酒”属尤部,“羞”属有部,平上之别)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李商隐《筹笔驿》(分属漾、阳韵,平去之别)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杂诗》(“自”寞韵,“知”支韵,声调有平去之别)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农方进翠云裘。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分属真、震韵,平去之别)
4、对应句押韵
对应句押内韵是指不同联的上句或下句间人内韵,多为邻近两联的上句或下旬间,因为入韵为相邻的两联,诗律粘对的要求使得入韵之字平仄相对。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病”属敬韵,“停”属青韵,平去之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阁夜》(分属鱼、语韵,平上之别)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杜甫《咏怀古迹之二》(分属咯、代韵,平去之别)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分属漾、阳韵,平去之别)
三、内韵之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