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误解的语用修辞分析
作者:张少云
关键词 误解信息差话语建构话语理解语用修辞
一、误解的实质
误解属于言语交际中的理解现象。关于话语误解的实质,文献中可谓众说纷纭。Humphrey—Jones提出了“误解产生于说话者意欲表达的内容与听话人认为已经表达的内容存在差异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被认作是误解定义中最为成功的一个。Yus认为,a)误解是指听话人未能从说话人在语境的可能的解释中选取正确的解释,b)听话人未能处理那些最佳语境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社会文化环境,而非事先的意图。Weigand认为,“标准”误解有几种构成特征:a)误解是一种与说话人意欲交际的内容部分或完全偏离的理解现象,b)作为一种理解形式,它指称意义或话语的另一面,体现属于听话人的认知现象,c)听话人并没有意识到误解的行为,d)误解通常在会话过程中得到修正,因为它不是自发的,独立的单位,而是会话交际的一部分。正是由于会话普遍原则的作用,语言使用中才容许有误解现象存在。Bazzanella认为,误解属于理解过程的一种内在形式,需要在言语互动中加以调整和协商。误解处于“趋于理解——理解——误解——不解”这样一个连续体中,而不是两极对立。
我们认为,误解并非交际双方有意为之,也不是话语本身存在语法错误。误解的实质是听读者没有准确、全面地理解说写者的话语意义、话语意图以及其他的语用意义,两者之间存在语用障碍或信息差。误解属于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理解偏差,需要从话语建构与话语理解的互动中进行调整和磋商,达到理想的语用效果。误解的性质比较复杂,它牵涉到交际者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根源。说写者的话语因素,特别是歧义、模糊、省约等是误解产生的基础,不能忽视,因为它为误解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为听读者做出非说话人期待的理解留下了空间。另一方面,听读者在特定语境下的心理认知促成了误解的实现,两个因素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二、从言语交际过程的特点看误解
2.1语境的动态性
语言一经使用,就成为说写者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语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它不仅对语言运用具有制约作用,而且具有交际参与作用,渗透在话语活动的每个环节与进程中,融为话语表达与理解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的语用意义可能十分复杂,不同话语的语义丰满程度也参差不齐。有些话语仅仅具有字面意义,而有些话语可能传达超越于话语字面意义的交际意义或修辞意义等潜在的含义。这些需要语境参与进行推断的动态因素无疑增加了听读者的理解难度。“要正确理解说写者的真正意义,依靠的不是对语法规则的熟练掌握,而是对各种语境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推理能力的合理应用”。
2.2意义的互动性
言语交际是交际双方共同参与的话语建构与话语理解的复杂的互动过程,以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的语用学考虑的是语言的产生与解释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力量。Thomas指出,语用学研究“互动中的意义”(meaning in interaction),即话语生成者传递意义和话语接受者理解意义的双向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意义磋商与协调,以及话语语境和话语的潜在意义之问的协调。在这个完整的过程中,如果听读者的认知结果与说写者的话语信息与交际意图对接契合或达到一致,就形成正确的话语理解;反之,便会出现错误的理解。
话语的建构与理解都涉及选择,而且这两种选择的过程对于交际进程与意义生成的方式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语用意义和交际行为的确定不仅仅取决于说写者一方,听读者在确定话语语用价值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语用意义的建构与理解具有变异性、协商性、适应性等语言特征,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需要交际双方的贡献和努力合作才有可能趋于成功的交际。
2.3过程的完整性
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言语动机、言语环境、话语建构、话语理解、话语角色、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完整的活动。话语建构时说写者需考虑如何依赖语境,使自己的言语目的与意图通过话语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听读者。为了让听读者易于理解与接受,必须考虑听读者可能的反应。所以,建构话语的内容包含说写者的意图、话语意义和听读者可能的反应。三者的关系表现在说写者力图用符合言语规律的恰当的语言手段组织话语,使听读者的反应纳入说写者联想的轨道,达到言语目的。如果说写者的话语建构与言语规律相违背,就可能导致误解,导致交际的失败。
话语理解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样一句话在话语整体中,依赖环境和角色关系可以做不同的理解。“话语理解的实质是从理解词句的意义过渡到捕捉话语整体信息及其信息核心,包括说写者的言语动机。”特别是话语意义与言语动机不一致时,把握言语动机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个过程,听读者的语言能力、认知结构、语用背景、话语角色、社会心理等因素共同参与其对话语的推断与理解。
对误解的分析既要考虑语境和社会等因素对说写者建构话语的制约与影响,也要兼顾听读者在诠释话语时的认知心理机制,单从一个角度进行阐述是难以概括误解的本质特征的。要真正地理解误解现象,必须对话语进行语用修辞分析。
三、误解实例的语用修辞分析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语用修辞现象比较复杂。交际双方由于话语、语境和社会心理等因素而不能互相理解,形成语用障碍或信息差。为了克服语用障碍或信息差,就需要调节自身话语,直到双方适应,达到相互了解。下面通过几个误解的语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1)她提着塑料袋走了以后不久,不知什么时候,狗又叫了,窗外橘红色一闪晃,是她急急地 返回来,跑得有点气喘吁吁。
“对不起,刚才错了……”她大声说。
“错了什么?”
“你们把钱算错了。”
“不会错吧?不是两斤四两么?”
“真是算错了的。”
“刚才是你看的秤,是你报的价,你说多少就是多少,我并没有……”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责任。
“不是,是你们多给了。”
我有点不明白。
(韩少功“月光二题”,《天涯》2004.4)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