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二是全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29.44%,178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59.71%(实际真正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足20%),130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80个地级以上城市(含)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特指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装置)为零。
  三是一些城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主要工业物排放达标率还很低。
  (据9月5日《人民日报》)
  
  我国出台首个安全生产五年规划
  
  人民日报北京8月28日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国家层面组织编制的第一部安全生产专项规划,也是国办印发的第一部“十一五”专项规划。
  《规划》指出了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主要任务、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并提出了需要实施的九项重点工程。
  《规划》规定了三个总体量化指标到2010年,我国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以上,由2005年的0.7降为0.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5%以上,由3.85降为2.88;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
  《规划》同时对13个重点行业和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指标,其中,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5%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5.0以下,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农机、渔业船舶等行业,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有十大主要任务: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与监管,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严格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加快法制建设,开展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强化培训,推进宣传教育,加强中介组织建设。
  《规划》提出,以九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带动规划的全面实施。这九大重点工程是:煤矿事故预防与主要灾害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普查及安全监控系统建设,重点技术支撑中心建设,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监管监察机构设施及装备建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和技术示范,法规、标准及安全文化建设。
  (据7月29日《人民日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05年我国GDP初步核实数据的公告
  
  8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2005年GDP初步核实数据的公告,根据更新、更全面的基础资料,将2005年GDP的增长速度从今年1月20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9.9%,调整为初步核实数10.2%。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程序的改革》的规定,GDP核算有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环节。初步核算数已于2006年1月20日对外发布,此次发布的初步核实结果为:2005年GDP现价总量为183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070亿元,增长速度为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047亿元,增长速度为11.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968亿元,增长速度为10%。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2.6%,第二产业占47.5%,第三产业占39.9%。
  (据7月31日《人民日报》)
  
  绿色GDP研究成果发布
  
  历经两年多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结果,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9月7日向媒体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我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
  绿色GDP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除了污染损失,此次核算还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
  (据9月8日《人民日报》)
  
  我国省级邮政监管机构正式成立
  
  9月4日,天津、浙江、山东、四川和陕西5个省(市)邮政管理局宣布成立,其他省(区、市)邮政监管机构也将陆续成立,作为省(区、市)邮政监管机构,受国家邮政局垂直领导。国家邮政局负责人表示,这次设立省级邮政监管机构,是推进邮政政企分开的关键一步,标志着邮政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
  据悉,国家邮政局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积极稳妥”的原则,首先设立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邮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展开。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划,邮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分开,两改革,四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重组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改革邮政主业,改革邮政储蓄;完善普遍服务机制、特殊服务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据了解,新设立的省级邮政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邮政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邮政服务标准;监督管理本地区邮政市场;组织协调本地区邮政普遍服务以及机要通信、义务兵通信、党报党刊发行、盲人读物寄递等特殊服务的实施。
  (据9月5日《人民日报》)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
  
  人民日报北京8月18日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利率与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均保持不变。
  央行还同时宣布,进一步推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市场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为0.85倍,其他商业性贷款利率下限保持0.9倍不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商业银行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根据贷款风险状况,在下限范围内自主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
  (据8月19日《人民日报》和《文汇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