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当天,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会上宣布,从今年起,力争五年内,基本完成全国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我国现有林业用地43亿亩,其中农村集体林地25亿亩。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全面展开,涉及集体林地大约2.3亿亩。贾治邦说,我国林业发展潜力很大,全国18亿亩耕地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但43亿亩林地没有解决我国的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更没有解决国土生态安全问题。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释放林业生产力,聚集各种生产要素流向林业,发挥广大农民耕山致富和改善生态的积极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确立集体林业经营主体,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起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体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农村特别是山区生产资料的一次再分配,是对农民利益格局的一次再调整,是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延续和完善。
  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是尚未落实经营主体的集体商品林及其林地,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
  (据7月27日《人民日报》)
  
  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8月18日,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未来5到15年的环境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环境科技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力争在环保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推动应用环境科研成果,努力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指标。
  曾培炎肯定了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在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为治理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做出的积极贡献,并希望他们扎根实践、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为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做出更大贡献。
  曾培炎指出,实现今后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指标,要依靠科技进步,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提高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加强环境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国家环境科技工程,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早日取得突破。要加快推广应用环境科研成果,加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提升国产化水平,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环保工作的成效。
  会议认为,要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增强环境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环境科技事业的大发展。要紧紧抓住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难得机遇,以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切实加强环境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使我国在世界环境科技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实施国家环境科技工程,全面提高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通过发挥环境科技的平台作用,促进环保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会议指出,环境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通过实施环境科技创新、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工程,在环境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环境技术法规和标准基本满足环境管理需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使科技引领和支撑环保事业发展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到2020年,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作工作报告。会议期间,由86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保总局科技委员会同时成立。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及重大环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环境保护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法律法规、经济和技术政策、重要方针措施等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环保总局科技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国内外专题调研、考察和研究,对环境保护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法律法规标准以及重要项目、重大决策等进行审议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会议还颁发了2005年度国家环保科技奖。来自全国环保系统、高校、中科院及国务院相关部委环境科技领域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据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十二个“国际臭氧日”纪念大会在长春举行
  
  9月15日,第十二个“国际臭氧日”纪念大会在长春举行。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赞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ODS(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淘汰ODS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加速淘汰ODS,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蒙特利尔议定书》臭氧秘书处秘书长马克·冈萨雷斯说。
  截至2005年底,中国的全氯氟烃(CFC)生产和消费比1997—1999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63%和74%,哈龙的生产和消费比1997—1999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87%和87%,甲基氯仿的消费比1998—2000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72%,25种助剂用途的四氯化碳的生产和消费比1998—2000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85%和87%,甲基溴的消费比1995—1998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43%,顺利实现了议定书规定的2005年履约目标。
  据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介绍,200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已明确将十几种使用ODS的生产工艺列入淘汰类或限制类,进一步将ODS淘汰工作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结合起来。目前,《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已起草完毕,争取早日出台。由国家环保总局或会同相关部委发布的保护臭氧层政策已有100多项。
  祝光耀说,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为中国淘汰ODS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保障。迄今为止,中国共有428个项目获得《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多边基金执委会的批准,赠款资金总额近8亿美元。这些项目可淘汰相当于9.8万吨消耗臭氧潜能值的ODS生产和相当于10.8万吨消耗臭氧潜能值的ODS消费。
  本次纪念大会由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在当天的大会上,祝光耀宣布,我国12个省市于今年7月1日前基本淘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氯氟烃(CFC)和哈龙(HALON),比全国提前1年实现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目标。
  (据9月16日《人民日报》)
  
  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公布
  
  9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2005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同时发布《2005年国家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下称《年度报告》)。对全国509个城市的考核结果显示,全国城市环境质量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增加了12.6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减少了9.9个百分点,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比上年提高了0.95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都、富阳等9个城市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但内蒙古乌海、云南昭通、广西河池、甘肃陇南、江西萍乡、陕西商洛等6城市有5项以上指标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排名居后,被列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较差的城市。
  《年度报告》显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一些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全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目前仍然相当突出。
  一是全国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突出。44.9%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其中有4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其中山西占了16个,宁夏、陕西等省区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也较多。国家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劣于三级的7个城市是:山西大同、阳泉、临汾;四川宜宾;甘肃兰州、金昌;新疆乌鲁木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