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200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作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监狱爆满,囚犯境遇恶劣。到2004年底,美国有24个州的监狱系统超负荷运转,联邦监狱系统关押的犯人已超过其拘押能力40%。(注26)由于政府缩减监狱开支,一些州的监狱减少了对犯人医疗保障的投入,致使很多犯人染上了肺结核、肝炎等疾病。2005年4月,一名44岁的男性囚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在纽约的监狱中死亡。(注27)近年来,仅纽约市就有数以百计的犯人因遭虐待而头部受伤。在纽约赖克思岛监狱,有的囚犯在服刑期间被狱警重击头部,造成一只眼睛失明,有的囚犯被狱警虐待后耳膜破裂,有的出现颊骨破碎。(注28)在菲尼克斯城,有一座被称为“帐篷之城”的监狱,犯人住在帐篷里,参加各种类型的劳动,一天只能吃上两餐,狱内娱乐活动一律被取消。(注29)2005年8月,一名未被起诉却被关押两年的卡塔尔留学生控诉称,他在狱中基本生活用品得不到保障,被长时间关在极狭小的牢房里,最长的一次有60天没被允许离开牢房一步,在囚室内也被戴上手铐和脚镣,甚至在洗澡时也不例外。(注30)卡特里娜飓风侵袭期间,新奥尔良市一座监狱官员竟弃600名犯人于不顾,使他们在无电、无水、无食物的情况下,在齐胸的深水中度过了四天四夜。
  狱内性侵害事件普遍。据美国司法部2005年6月公布的统计报告,2004年美国监狱管教系统共收到约8210起性暴力侵害事件的指控,其中42%是监狱工作人员对犯人的性侵犯。(注31)“人权观察”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中西部地区7个监狱中21%的犯人曾遭到过同性犯人的暴力性侵犯。
  
  三、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
  
  美国一向自诩为“民主的典范”,不断向世界兜售其民主模式。实际上,美国的“民主”始终是少数富人的民主,是“有钱人的游戏”。
  美国的民主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金钱在选举。2005年11月纽约市市长竞选中,现任市长、亿万富翁迈克尔·布隆伯格为竞选连任个人花费达7789万美元,与其所得选票相比,相当于100多美元一票,被美联社称为历史上最昂贵的市长连任选举。在新泽西州州长竞选中,两名富有的候选人的个人竞选费用加起来达到7500万美元,(注32)其中获胜者科津花了4000万美元,加上他2000年为竞选参议员花的6000万美元,其5年间参加竞选的个人开支达1亿美元。据一项调查报告估计,华盛顿的一名普通参议员需要花费约2000万美元才能保住自己的席位。《华盛顿邮报》在一篇社论中,尖锐地批评美国政治制度“将选举公职变成了购买廉价物品”。(注33)
  国会和政府的决策深受金钱的影响。在美国,各种公司、利益集团雇佣公关咨询公司,游说国会、政府,用金钱影响决策、获得政府项目合同,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2006年1月4日,美国主流媒体纷纷推出长篇报道,披露美国“超级说客”杰克·阿布拉莫夫承认通过行贿换取有利于其客户的决定等三项重罪,并将与检方合作调查国会议员涉嫌贪污案,爆出美国政坛数十年涉及权钱交易的最大丑闻。据报道,目前已有20位国会议员及其助手卷入这起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议员腐败窝案。其实,阿布拉莫夫的所作所为“只是冰山一角”。据《华盛顿邮报》和英国《观察家报》报道,(注34)游说已成为华盛顿发展迅速且收入颇丰的重要行业,目前,登记注册的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和通过选举产生的美国联邦官员的比例是60∶1,他们每年经手的资金超过20亿美元。拥有众多游说公司的华盛顿市中心“K街”,被人们称为“致富之道”和总统、国会、法院之外的“第四大权力”。从1998年至2004年,说客花费了130亿美元来推动实现客户们的愿望。2004年,美国用在游说联邦政府、国会上的费用是21亿美元,竞选总统和国会议员的费用更高达30亿美元。《今日美国报》披露,2000年以来,美国国会议员共有5410次旅行的支出来路不明。国会议员们自2000年以来共接受了1600万美元的私人资助的旅行。(注35)说客摇身变为政客,政客退休做说客,成为权钱交易的“旋转门”。据报道,自1998年以来,共有2200多名前政府雇员成为说客,其中包括273名前白宫工作人员和250名前国会议员或政府部门首脑。
  2005年10月24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报告称,73%接受调查的美国人认为今天美国的领导人脱离普通群众;64%的人认为领导人被权力腐败;62%的人认为领导人在谋求个人财富增加。(注36)而2005年10月和12月《今日美国报》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9%的人对美国国会的工作感到满意,为1994年以来最低点;(注37)49%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大多数国会议员是腐败的”。(注38)美国前司法部长克拉克指出:“说美国是个民主国家是对民主的冒犯。”(注39)
  美国标榜新闻自由,但美国政府肆意封锁和操纵新闻的丑闻不断曝光。《纽约时报》2005年3月13日的一篇文章称,美国当前处在一个“预制新闻的新时代”。政府在向外界大量传达自己的信息的同时,还使用假新闻提供给各地媒体随意播放。在过去4年里,至少有20家联邦机构(包括国防部和人口普查局)制作并发布了数百条电视假新闻。
  美军在伊拉克花钱买伊拉克报纸版面和收买记者进行所谓“新闻战”。《洛杉矶时报》2005年11月30日披露说,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国军队一直在收买支持美国的文章,并把文章通过华盛顿的一家公司翻译成阿拉伯文后发表在巴格达的报纸上。美国军方还买了一家伊拉克报纸并控制了一个广播电台,以“对伊拉克公众发出有利于美国的信息”。另有报道说,美国军方官员在巴格达办了一个记者俱乐部,每月付给每个会员200美元,让他们写支持美国军事行动的文章。《华盛顿邮报》的社论将这种违反新闻自由的行为称为“精心策划的鼓动宣传”。(注40)
  美国政府不择手段地封杀不同声音的做法,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2005年11月22日,英国《每日镜报》援引2004年4月16日的一份唐宁街绝密备忘录披露,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为了对战争真实情况实行新闻封锁,消除对美国官方的不利影响,美国曾计划轰炸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总部,(注41)引发了半岛电视台所有员工在30多个国家举行抗议活动,并受到国际新闻工作联合会的批评。另据英国《观察家报》2005年11月27日报道,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半岛电视台驻巴格达和喀布尔的办事处都曾遭到美军的轰炸,该台记者也多次遭到美军拘押、威胁、辱骂和骚扰。事实上,美国粗暴侵犯新闻自由的事件屡屡发生。2003年4月8日,西班牙电视台5频道摄影记者科索在巴格达一家旅馆遭美国士兵枪击身亡。为此,西班牙国家法院下令要求西班牙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立即逮捕并引渡3名行凶的美国士兵。2005年8月28日,美军在伊拉克一座清真寺附近朝路透社报道小组开枪,一名录音师被击中面部,胸部至少4处中弹,当场死亡。当时赶到事发现场的两名伊拉克记者也遭美军拘留,并被强迫坐在太阳下暴晒。据“保护记者委员会”(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组织披露,美国在伊拉克关押了4名伊拉克记者,在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关押了1名半岛电视台记者,他们均未被起诉而被长期关押。(注42)2005年7月,《纽约时报》记者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因拒绝透露消息来源被正式宣判入狱。(注43)在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期间,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摄影记者在采访中被新奥尔良警察推倒在地,照相机和存有照片的磁盘被抢走,记者要求归还照片时还受到警察的威胁。新奥尔良市一家地方报纸的记者也因采访警察与当地人的枪战而遭不幸,采访器材被警察捣毁。(注44)
  

[1]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