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李凉 > 滑头傻小子 >  上一页    下一页
五二


  远远看去,只见重峰叠嶂,云山相连,浓郁点点,白雪片片,在艳丽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壮观雄伟,不愧是中原名山。

  郭晓涵望着峰岭起伏,绵延无际的山势,内心无限感慨,有兴奋,也有怅然。更有生死未卜的疑虑。

  他初来华山,因为地理不熟,便在距山麓不足十里的小镇上住了下来。

  他坐在一家小酒楼上,凭窗远眺,望着高耸入云的群峰发呆,他不知道那一座高峰是玉女峰,应该由那个山口进入才顺利。

  酒保见郭晓涵丰神俊逸,气宇不凡,虽然面前摆了一壶好酒,但却杯不沾唇。

  于是——

  他走过去含笑问道:“爷,酒已冷了吧,可要小的再去温一温?”

  郭晓涵心中不由一动,谦和的一笑,立即摇了摇头,接着一指对面群峰,以游山玩水的口吻说:“请问华山诸峰、以哪一峰最高最秀丽?”

  酒保见郭晓涵问的是华山地理,精神不由一振,举手一指绵延山势,如数家珍的说道:“华岳山峰,难分轩轻,正中最高者为莲花峰,东面是仙人峰,落雁峰位居正南,峰上有白帝庙。杨公亭、落雁池、竹仞碑,还有著名的……”

  郭晓涵见酒保没有谈及玉女峰、不由剑眉一蹙,立即不解的问:“怎么,华山仅这三峰有名吗?”

  酒保立即正色说:

  “不,多得很,如云台峰、公主峰、朝阳峰、玉女峰……”

  郭晓涵星目一亮,立即插嘴说:“玉女峰……”

  酒保不等郭晓涵说完,立即滔滔不绝的说:“玉女峰挺拔峻秀,白云悠悠,苍松翠竹,花石泉流,峰势婀娜多姿,恰似屹立半空的窈窕玉女……”

  郭晓涵见酒保说的口沫横飞,脸上发红,不禁有些替他难受,于是抢着说:“请你指一指玉女峰是哪个峰顶行吗?”

  酒保见问,立即为难的摇了摇头,满面堆笑的说:“爷,非常抱歉,玉女峰被落雁峰挡住了,在此地看不到。”

  边说边举目望着直插云霄的落雁峰,伸手一指说。

  “爷如果想去玉女峰,可由峡谷口入山,至第七座朝阳峰,直奔落雁峰,就可以看到玉女峰了。”

  郭晓涵顺着酒保的手指向前看去,但见浓荫郁郁,自云弥漫,两峰之间,看似相接,其实不知相隔多远。

  于是——

  郭晓涵剑眉一蹙,又问;“你可曾去过玉女峰?”

  酒保脸一红,立即摇头堆笑说:“小的凡夫俗子,没有那份高雅志趣,再说由此地到达玉女峰,足足要走两天的山路,山中多虎豹,怪蟒毒蛇啄眼雕,一个不小心,说不定曾把命赔了。”

  郭晓涵听酒保说的厉害,不由笑了,略一点头,酒保躬身去了。

  这一番谈话,对他受益颇多,照酒保说,普通人两天可达,如果自己施展轻功,明晨起程,午夜申时即可到达。

  第十四章 偏向华山行

  第二天天将拂晓。

  郭晓涵已离开了小镇,直奔通向华山南麓的大道。

  这时晨空如洗,残月晓星,原野间吹拂着阵阵凉风,散发着清新爽然的气息,令人精神为之一畅。

  举目前看,晨雾弥漫,华山诸峰仅能隐约可见。

  郭晓涵一阵飞驰,太阳尚未爬起,业已到达华山南麓。

  山下劲风较强,气温骤低,大道绕山蜿蜒伸去。

  郭晓涵辨别了一下儿酒保所指的朝阳峰,奔上绕山大道,直向山口驰去。

  一进入山区,但见云雾缭绕,插天巨木,萝藤纠结.与自己想像的迥然不同。

  他认准方向继续前驰,飞纵飘掠,如隼似鹰,一阵飞驰,已越过数道崎岖横岭,渐渐深入群峰之中。

  虽然野花奇草遍地,到处异鸟争鸣,但山势奇险,却令人怵目惊心。

  于是打开干粮包,胡乱吃了一些东西,继续向前疾奔。

  果然不错。

  他越过几个峰头悬崖,落雁峰愈来愈近了,因而精神一振,身形骤然加快,酉时不到,便登上了朝阳峰。

  立稳身形,游目一看,苍松古柏,翠竹巨树……

  远看峰岭如林,云海无边,俯视深涧绝壑,云雾弥漫,不知何处尚传来隆隆的水声。

  郭晓涵看得心中高兴,不由大喊了一声!

  顿时声震山野,谷峰回应,久久不绝。

  郭晓涵高兴极了。

  他身处此深山,虽然觉得自己太过渺小,但心神舒畅,令人感到胸襟开阔,于是,情不自禁的昂首一声长啸。

  啸声响澈全山,直上云霄,万峰共鸣,声如惊雷,无尽无歇

  心下一宽,这才有心打量四周的环境。

  只见近处一面,有一片茫茫无际的矮树林。

  立身处,是一片草地。

  柔草丰茂,颜色青翠。

  郭晓涵的手摸将上去,只觉得柔软清洁,心头自然地漾过一片喜悦!

  远山瀑泉,似是瀑布匹练下泻。

  草薰风暖,令人舒畅沉醉。

  郭晓涵心醉神驰,喃喃自语;“人间净土……有福的人能在这样的所在修真……”

  峰下一片黑暗,七八丈外的景物,已不可见。

  郭晓涵停身之处,正是朝阳峰和玉女峰之间的山谷。

  只见——

  谷中奇花争艳,风和气暖,阵阵松涛,潺潺流泉,另有一番景象。

  郭晓涵游目一看,附近既无茅舍,也无山洞,“独醒子’咱是不会隐居干此,于是展开轻功,直向深处奔去。

  渐渐,松柏密集,翠竹成林,愈前进愈黑暗。

  他觉得自己盲人瞎马的乱跑一阵,永远无法找到“独醒子”的居处,因而他想起了黄袍老人对他的叮嘱,决心一试。

  于是——

  飞身纵上一座大石,气纳丹田,朗声高呼道:“晚辈郭晓涵,不远千里而来,专程拜竭‘独醒子’老前辈,如蒙赐见,请即指引路途!”

  接着凝神静听,双目望着深处,并未抱有多大希望。

  蓦地——

  前面百丈开外亮光一闪,现出一盏红灯笼,乍看之下,是那么飘渺遥远。

  郭晓涵一见,不由吓了一跳,心中又惊又喜,心想:“莫非‘独醒子’果真仍住在谷内?”

  郭晓涵望着百丈外的那盏红灯,惊喜中又有些迷惑,何以如此凑巧,声甫落,红灯立刻出现?

  刚才万平选曾经说过,他们多年来未见“独醒子”在附近现身过,看来这盏红类笼可能是巧合。

  继而一想。

  也许是山中猎户人家。

  略一思忖。

  他决定过去看看,如果有人在此居住,也好向他们探听一下儿“独醒子”的居处。

  一念至此,直向百丈外的红灯笼驰去。

  一阵飞驰,那盏红灯笼依旧是那么遥远。

  他纵身飞上一株大树,凝目一看,那盏红灯笼似乎也在向前疾驰。

  心中一动,莫非在引导自己前去见“独醒子”?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