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徐坤小说创作中游戏和狂欢化的文本策略

作者:张利红




  中国一直奉行传统的儒家礼教文化,以温厚、中庸见长,自古就缺少狂欢的精神向度,自然也很少有渗透着狂欢化的文学文本。虽然在新时期文学中,刘索拉、王朔的文本中有一些狂欢化的倾向,如《你别无选择》、《顽主》等,但是,使“狂欢化”的书写方式大放异彩的还是徐坤。以上分析的几部作品就是最好的明证。同时,也正是徐坤能大胆而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狂欢化这一书写方式,使得读者对她的这些沉重的主题由原来的应该“欲哭无泪”而变成“含泪的笑”。我们之所以会笑,是因为在徐坤的笔下,一切貌似神圣的东西都是先被亵渎、嘲笑之后再被拉下马来,与大众汇成一片,在“无神的庙宇”中尽情放纵、尽情开怀;而“含着泪”则是因为在这滑稽、狂欢的背后是知识分子存在命运的尴尬和辛酸。这双重效果也正体现了徐坤“撕破自己给大家带来欢娱”{11}的艺术追求,同时也符合她本人所奉行的在知识分子题材写作上“希望举重若轻”的写作原则。
  那么,随后人们要追问的也许就是徐坤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游戏、狂欢化的书写方式呢?芽这就涉及到中国90年代的文化背景、作品的价值取向及作家的文本策略等等问题。
  首先,世纪末的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混杂的时期,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大众文化异军突起,这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做过阐述。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往经典式的权威话语和宏大叙事模式已被削弱,再加之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大潮的冲击,现世的人们尤其是“大众”,已不再愿意执著于种种精神的乌托邦,更不愿受缚于所谓权力中心或终极关怀的压抑和沉重,作为“消费的主体”而存在的“大众”,他们更多地着眼于消费带来的快感享受。所以,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文学在很大强度上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部分,它从生产到传播到阅读都消费化了,人们以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如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12}可见,当下小说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快感。所以,要使文学作品能取悦大众、赢得市场,就要突出文学的游戏功能,增强文本的阅读快感。而徐坤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采用了游戏和狂欢化的书写方式,使文本升腾着快乐、饱含着轻松,也正好与大众的消费、享乐心态相吻合,同时也符合当下整个时代的文学审美倾向。我想,这不但是徐坤的聪明过人之处,也是她无论是在作品的出版速度、发行量,还是在杂志上设专栏、在网上辟天地都一路绿灯、处处走红的原因吧?选然而,这也从另一个意义层面上流露出徐坤要讨好大众的媚俗倾向。
  其次,当属精英之列的徐坤,自然深谙90年代知识分子从神坛落至俗界的尴尬处境,面对知识分子这无可挽回地退居到社会边缘的命运,不同的作家关注或警醒之处也不尽相同:有王朔式的以痞反雅,毫不客气地指戳知识分子的伪善与脆弱,以“文化流氓”式的作派来解构知识分子的神圣与崇高;有张承志式的愤世疾呼,怒声斥责知识分子的投降变节和文坛的世风堕落,以“文化精英”的姿态奋力高擎着知识分子的信仰和追求;有张炜式的温和独白,尽情抒发着沉重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情结,以“宗教信徒″式的虔诚在寻找知识分子那诗意的栖息地;更有一批年轻的作家们把视线投向了知识分子的彻底自我放逐,赤裸裸地描写他们对金钱、欲望的追求,如李洱、邱华栋等等。可以说,在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上,可谓是各显其能、各有千秋。但徐坤凭着自己一贯的新锐与独特,她既不愿把知识分子的悲壮命运如实展示以赚取同情和伤感,更不愿意用“痛打落水狗”的方式对其恶语讽刺,因为她是知识分子的一员,她的心也在流血。所以,她选择了先将知识分子的存在荒诞放大到极致,然后再消而解之的游戏和狂欢化的处理方式。这正如她自己所解释的一样:“假如无法以理性去与媚俗相对峙,那么何妨换个方式,抛几句佞语在它的脚下,快意地将其根基消解”(《先锋》后记)。
  由此可见,这种选择显然是徐坤的叙事策略。她是要从游戏、狂欢的背后凸现其关注知识分子真实生命状态、警示知识分子对自我精神人格缺失后的反思的精英意识,从而达到直逼心田的震撼和警示效果,这蕴含着徐坤的独特个性和巨大智慧,达到了“打碎是为了重建,欢笑溢满了苦涩”(吴义勤语)的撼人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①②③邵建《知识分子写作——徐坤小说的读解之维》,《文艺争鸣》,1996年第1期。
  ④⑤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108页,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⑥《巴赫金全集》(第五卷),17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⑦王宏图《深谷中的霓虹》,144页,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⑧《巴赫金全集》(第五卷),16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⑨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110页, 学林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一版。
  {10}《巴赫金全集》(第五卷),17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25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12}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42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