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浅析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审美观念的转换

作者:张良丛 姜 游




  20世纪90年代后,在市场、技术与娱乐的推动下,大众文化蔚然成风,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形成极大的冲击,大大改变了文化的分布状况。它以其大众性、娱乐性、商业性迅速为人们接受,并融入到生活中。这种状况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改变了艺术、审美的状况,使其发生了观念性的变迁。对此,传统美学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进行了尖锐地批评,然而单纯的批评恰恰反映它对当代大众文化状况缺少清醒的审视,没有意识到大众文化带来一种不同的审美观念。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审美正在告别沙龙,揭开神秘的面纱走向世俗生活。它催生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是一种感性的、多元的、生活的审美观念。
  
  一
  
  大众文化首先消解了理性的独尊,实现了感性的扩张。可以说,自苏格拉底以来,人们似乎就开始不信任感性,认为人的根本特征就是理性。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借助理性人们可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向外在世界开拓形成本体论的知识;向自我开拓形成认识论知识体系。在理性对外在世界的审视中,抽象出形而上的普遍性,从而形成人们关于自我和外在世界的真理知识。理性在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一切都在理性的指导下建构的。感性在这种知识体系中是不具真理性的,是值得怀疑的。审美理论也是这个知识体系中的一员,也具有了这个特点,也是以超越感性获取智性认识为自己的归宿。柏拉图认为最真实的美是理念具有的美,而现实世界和艺术具有的美不过是分享了理念的光辉。新柏拉图主义、中世纪美学等都否定感性美,到后来虽然人们对感性的地位有所恢复,但仍然强调了感性低于理性。康德对审美意象背后理性的追寻,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都显示了同一个思路。换言之,他们都认为感性的美是暂时的、不完善的、不可靠的,它只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是完善的、永恒的、真正的美。这种审美思路完全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思路,它抹杀了感性在审美中的重要地位,把感性仅仅当做审美的一个导人、一个过渡,这是不符合美学实际的,严重扼杀了审美对人的生命力的作用。
  在此问题上,大众文化反其道而行之。在后现代哲学的指导下,大众文化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世界本身并不存在理性、本质等东西。世界的真实存在就是人的感性的生活。由此开掘了感性价值,实现了感性的扩张。感性价值的凸现首先体现在传播方式的变迁上。在当代的文化传播中,意义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众文化主要借助图像来传达感受。图像以其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的来临。读图较之阅读文字有着鲜明的差异,阅读文字面对的是文字符号,它需要在想象中实现审美意象的建构,是一种间接的心理活动。而读图则是直接对视觉的冲击,图像就是意义,不必借助于中介来实现。视觉形象的直观性、直接性对于感官感觉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当代的大众文化中,电影、电视、漫画、动画等成为流行的形式,这也不无道理。当然大众文化要恢复的不单纯是视觉,还有听觉、生命节奏、心理感受等过去理性文化压抑的感性能力。
  大众文化对感性的强调是符合审美的实际状况的。其实自美诞生以来,人们就充分重视感性在审美中的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对现实美的重视;鲍姆嘉通以感性学来命名美学;康德、黑格尔等对感性的论述,都说明传统美学对感性在审美中的作用的认可。传统美学的偏颇在于过于降低了感性在审美中的作用。其实感性在审美中处于核心地位,审美一直伴随着感性活动,乃至于对理性意义的领悟。大众文化建基在后现代主义之上,它要削平深度模式、追求平面化,认为现实的生活即是真实的。因此,它放弃理性、智性美学,而追求一种恢复生命力的感性美学。“对感性欲望的供给与满足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使人从神圣的政治、宗教中解放出来。”对此苏珊·桑塔格有着深刻的认识,指出“我们需要一种艺术的生命欲望,而不是艺术的阐释学。”大众文化强调的是一种感性生命的体验,而不是意义的阐释。或许这也是很多传统艺术失去魅力的原因所在。当然,大众文化本身由于过于强调生命体验,而走向感官刺激、肤浅化这也使其具有了负面价值。这些特点遭到了精英知识分子的批判,指责其失去了审美的超越性,是一种艺术的堕落。诚然,应该批判这些缺点,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的积极价值。它的这种趋向也正好冲击了精英文化的理性主义倾向,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
  总之,感性是人类最直接的生存状况。大众文化强调感性恢复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提出了世俗的关怀,切中了生命本真的状态,具有积极的价值。对于其唯感性主义带来的问题,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其负面价值。
  
  二
  
  可以说,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实践的文化表征,后现代主义为大众文化奠定了思维基础。在后现代思维的推动下,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也与精英、主流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差异,由二元对立中的阳春白雪的独尊,转变为世俗化的多元趣味并存的审美状况。
  审美趣味是人们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取向的综合表现,它体现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总体上看,传统的审美趣味偏重于高雅的方面,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引导性,是精英的审美趣味,具有严肃性、强制性,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俗的审美趣味也存在,但受着雅的趣味的制约,难登大雅之堂。由此可见,传统的审美趣味一旦形成,它就居于审美的中心地位,排斥压抑着别的审美趣味,俗的审美趣味只有向其靠拢才能生存下去。审美趣味一马独尊,万马齐喑。
  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主义,提倡差异性,正是对统一性、一元性的解构。“后现代主义作为吞噬一切的统一性的批判和反驳出现,反对任何方式及任何领域的的统一化的回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性的文化间际性之中。”大众文化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文本表征,实践着后现代主义的多元理论,尝试建构一种多元趣味的审美观。它强调多元趣味的对话,而不是一元独尊。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够建构多元趣味,有其优势条件的存在。首先在于新的媒体技术的采用,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传播媒介的使用,超越了时空、地域的限制,充斥于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可以毫不费力的获得与自己相合的审美趣味,实现审美共鸣。其次在于市场的力量,市场化使文化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出现。这样,代表不同审美趣味的文化商品借助市场的力量可以达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或喜欢的文化商品迎合、形成自己的审美趣味。再次,在于“文化消费的大众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个人特征千差万别的个体消费者所构成。”千差万别的审美主体的存在也必然导致文化趣味的多元性。总之,在新的媒介、市场的推动下,风格趣味不同的文化产品能够获得最广泛的传播,实现了多种趣味的流行。
  大众文化的多元趣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