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浅析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审美观念的转换
作者:张良丛 姜 游
多元趣味的平等共存。传统的雅俗共存是有着高下之分的,雅和俗的地位并不平等。而大众文化的多元趣味却可以并行不悖,平等的存在于文化市场之中。又可能流行某一种,但它并不压抑其他的趣味。其次,艺术独尊地位失去,审美走入日常生活。传统的审美趣味高高在上,具有强烈的教化性,目的是引导俗的趣味向其靠拢。离俗民的生活太远,往往曲高和寡,慢慢失去了新鲜性和生命力,最后不得不向民间文化汲取营养。而且传统的审美趣味往往集中于艺术品中,艺术之外谈不到真正的审美创造。而大众文化走出了艺术审美的樊篱,使审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日常生活审美化。贴近生活就要尊重生活中存在的多元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的差异性,由此也就实现了审美趣味的多元性。总之,大众文化的多元性更是建基在大众的审美接受中,而不是单纯的雅俗之分。当然,大众文化只是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审美趣味的多元性。由于市场化、从众性等原因,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多元性。而且庸俗化、平庸的审美趣味也广泛流行,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加以规约,引导。
三
大众文化是日常性的、消费性的,贴近生活的实践方式。这是一种形而下的器的文化。与传统的形而上的道的文化形成鲜明的差异。在审美实践上,大众文化也与传统的无功利、静观、超越的美学形成了不同的特点,由一种距离的美学,变为一种消除距离走向生活的美学。
首先,在审美态度上。传统美学强调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审美者对审美对象不能有任何的物质、欲望等利害关系。因为功利性、利害关系的存在,审美者和对象构不成一种审美关系,无法形成审美态度。这其实是一种源于宗教仪式的禁欲的审美理论,放弃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要,割断了和生活的联系,而进入一种纯粹的精神需要。而大众文化并不压抑自己,它追求欲望的释放、感官的震撼。它不要求审美主体和对象的距离,而强调主体对对象的占有,具有了功利性。因此,它的审美源于日常生活,和我们的生理、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众文化回归了生活自身,以生活的本来状态进行审美,这也就打破了无功利的审美态度。
其次,与无功利的审美态度相联系,传统美学强调静观、距离、专注的审美心理。审美者要进行审美,内心必须摒弃一切杂念、有为之思,保持一种虚静的心理,才能切人审美对象中达到主客合一的无我状态。这其实是压抑感官的感知。因为感官的审美被认为是低级的、粗俗的,是下等的俗民所具有的。所以,这种审美心理的强调是少数贵族精英的社会特权,建立在对自然生命的鄙视之上。而大众文化则强调审美与生活的统一,并不认为审美是高于生活的,无目的的,它只是对生活的感知。因此大众审美强调从生活状态感知体验审美对象,把握大众与生活的关系,而不必刻意营造审美氛围,从而与生活疏离。
再次,在审美追求上。传统文化是一种超越性的精英的审美追求。这是一种精英式的审美取向,要求人们在审美中超越自身的物质性、欲望性、低级的精神需求,净化自身,从而达到对形而上的一位的把握,体悟到社会性、哲理性。因此传统美学强调审美的层递性,由低级的感性祝词过渡到高级的理性体悟。审美担任着驯化、提升人的作用。大众文化与之不同,并不要求审美负担过多的责任,认为审美只是一种当下的体验。审美的当下性是主要的,并不存在审美对象背后的意义。因此审美者应该沉浸在对对象的体验中,这才是真的审美。所以,在当代“审美不再是超度芸芸众生的理想价值之境,它依然是人们为自己生活编织漂亮外衣的感性依据。”换言之,对审美当下性的确认,意味着承认生活的真实性。
总之,当代的大众文化的浮出、冲击,使美学自身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应该说传统美学并非一无是处。它是一种理想型的美学,和现实生活、审美实践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它还具有话语霸权,压抑埋没其他的审美话语,使其在面对其他审美话语时缺少宽容性。与之相对,大众美学应该说是一种更为宽容的美学,它更加贴近生活,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大众美学是一种更具希望的美学。
四
我们也应该看到,大众文化带来的审美变迁并不是完美的,它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很多学者对大众文化提出了许多诘难,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我们必须看到,大众美学是一种发展着的美学,自身必然有很多不足。我们要做的工作并不是否定它,打压它,而是要清醒地规约它。
大众文化本身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不足,感性的过分扩张,带来审美物欲化的倾向,使审美和道德之间发生了悖谬。商业化的操作带来平庸趣味、娱乐化的流行,降低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对技术化、复制性的依赖也给大众文化带来工具理性倾向,剥夺了人的情感创造性等属人的特征。这些倾向都是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带给人们新的异化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理论必须面对,不能够单纯的批判。必须认真考虑大众美学能够从精英美学中获得什么,来补足它的这些先天缺陷。因此我们的理论发展必须运用这个基本思路,综合吸收大众美学和精英美学的合理之处,使美学建立在人的真实生活的基础之上,丰富人、发展人、成为人的真正的需要。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的问题,而是在相互竞争中取长补短,形成更为合理的形式。正如著名学者托·艾略特说“历史的一时又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人类学者南达也指出“发明有赖于对已有文化元素的重新组合,因此,一种文化中的已有元素愈多,发明愈多”。这些都指出了文化发展的道路。“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可以把我们社会的高级艺术作品,普通艺术作品以及种族艺术作品划分开,某一种总是逐渐变为另一种。此外经历了一定时间流程之后,有些作品可以从一类变到另一类。”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发展也是这样,二者必然在相互竞争中相互吸收对方优点,最后形成一种更为合理的文化。
可以说当代审美观念已跃出了传统审美观念的范围,以至于传统审美观念在解释新的审美现象的时候往往苍白无力,除了批评就是批评。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的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应该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面对新的文化状况和大众美学带来的审美转变,创造一种新的审美理论,而不能抱残守缺,无视新的文化环境。那样只会悬在空中,永远无法回答生活的问题。理论的生命就在于不断的更新,适用不同的环境,带给人们更多地回答。我们相信未来的理论会是一种融合了精英美学和大众美学优点的新美学,它会给人带来新的指向。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