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书香人生

作者:朱香平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原本贫瘠的脑子里播下一颗树种。是种子,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读的好书越多,也就是播的种子越多,也就是种的树越多。如果能边读边悟,咀嚼、消化、吸收,那就有望长成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这样,大脑才会有充足的氧气给供着,才会有生机,有活力,有灵性,有情趣。人才不会乏味、麻木、愚钝、不开窍!
  孤独寂寞的时候,就读书吧。书店里泡久了,你就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尤其是在书店里又恰好遇着自己特别爱读,或是心仪已久的书。
  我爱在“蓝天图书超市”里浸润,那里有不少我喜欢的书,或看或买,每一次去都有收获!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徐磊的《宋词的美丽读法》,孔庆东的《正说鲁迅》,黄乔生的《周氏三兄弟传》,苏樱的《纳兰词典评》……一遍又一遍地读,拓宽了视野,滋养了性灵,难得的享受啊!
  孤独寂寞的时候,就到网上看视频吧,首推《百家讲坛》。阎崇年、易中天、于丹、蒙曼、钱文忠、孟宪实、隋丽娟、刘心武、周岭、王立群等一批大家的精彩讲座,边看边听边记笔记,那是难得的充电啊!看过讲座之后,再读他们所写的书,更能读得进去!
  曾有两三个月的时间,特别痴迷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黄磊扮演的徐志摩,周迅扮演的林徽因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剧中人的对白,尽管反反复复地看过很多遍,仍觉怦然心动。徐、林二人的才气、谈吐,发自肺腑的至情至性总在不经意间撼人心魄!
  修养、学识、气质需要人一辈子的修炼,越早越好!英国求学时,林16岁,已读了不少的英文书籍,懂音乐、善画画,英语口语纯熟漂亮;徐24岁,由哥伦比亚大学进入剑桥大学,贪婪地狂读皇家学院图书馆的书,视野开阔、能读能写。最难得的是,16岁的林能与之对话,从学识、才气上与之对话,从而才有了心灵、性灵的相通、默契!做知己应该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由此电视剧生发开去,我重读了徐志摩的所有诗集、散文集,读张清平的《林徽因传》,读梁思成传,读了二三十年代中国高校精英的文章及相关传记,从而知道了: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杨振声、金岳霖、闻一多、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一批人。
  那是一批真正的饱学之士,文章大家!他们的成就得益于一点一滴的持之以恒的不断积累!
  所以后来读黄乔生的《周氏三兄弟传》,特别入迷!鲁迅、周作人的读书多而杂,因“杂”而求得一“通”!昨天看“百家讲坛”听周岭讲曹雪芹的杂学,又想到于丹的“杂”,影视传媒系的博导把论语、庄子讲得头头是道、绘声绘色之外,讲昆曲竟又能口吐莲花、出神入化,好生了得!原来是由于小时家庭环境的熏陶渐染,学生时代,为了看昆曲,能把一年的奖学金都奉献给大剧院。有的经典剧目看了十几、二十几遍,那台词记得不是滚瓜烂熟才怪呢?
  周日,带女儿到铁路文化官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感动的一塌糊涂,闷了几天的脑袋也不昏昏沉沉的了,一场电影看过之后,脑子清凉了许多!女儿嚷着要去新华书店,书店里泡泡,不知不觉中也成了她的爱好!
  生活需要读书,用读书浇灌贫瘠的灵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