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教师是平等阅读主体中的首席

作者:聂晓轩




  高尔基曾经提议将“文学”称为“人学”,钱谷融早在1978年就撰文《论“文学是人学”》深表赞同,笔者也深有同感。既然文学是人学,“人”就是所有文学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正如著名作家刘再复所言:“文学中的主体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把人(包括作家。描写对象和读者)看作客体,而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文学教育也是一种文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尊重自己阅读主体的地位,也同等地尊重同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创造性。
  我们有时可以跳出教参、高考、知识点的条条框框,这样教师教得更自由,学生也可以学得更自由,让师生这两个阅读主体,一起尽情地张开情感和想象的双翼,在文学这片多姿多彩的天空翱翔。充分地尊重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相信学生的审美能力。会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美与智慧的火花。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联想,尽量让他们自己得出合乎情感和逻辑的答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以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为例。我抓住了一个“空白”,提出了一个值得学生一再思考的问题“你说玛蒂尔德能不后悔吗?”我的开场自如下:
  为了一夜的风光,付出了十年的艰辛。
  为了一串价值仅仅500法郎的假项链。付出了一笔整整36000法郎的巨瓷。
  你说玛蒂尔德能不后悔吗?
  然而,葜泊桑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只是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那么这件事到底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她呢?正如作者所言“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串项链,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谁知道?谁知道?”大师就是大师,他把问题留给了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填充,去最终地完成作品。
  每个学生自主阅读之后,全班48位学生分为12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最后每个小组都拿出了一份书面回答,学生们的结论和理由精彩纷呈,我择其要归纳如下:
  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串项链,玛蒂尔德会过上她一心向往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吗?我想她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那样的舞会,她也许美貌依旧,还多了几分成熟女性的风韵,但是,她的命运并不会因此而有实质性的改变,她将依然是一个无所事事、多愁善感、自怨自艾的小妇人,整天生活在幻想之中。十年对于年轻的她而言还不算太漫长,然而,随着光阴的继续流逝,蚀去了她唯一的骄傲“美貌”的时候。她将真正的一无所有。如果这样想,玛蒂尔德后悔吗?
  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串项链,玛蒂尔德性格中可爱可敬的另一面会被完全激发出来吗?我想如果不是为了偿还巨额债务,她这么柔弱的女子不可能一下子表现出那么诚实、坚强、勇敢的英雄气概。不可能让自己娇嫩的双手变得粗糙,不可能让自己姣好的容颜受到丝毫的损伤,不可能变成一个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家庭妇女。十年之中。玛蒂尔德失去的只是幻想,赢得的却是心态的平和和身体的健康。如果这样想。玛希尔德后悔吗?
  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串项链,玛蒂尔德会知道她有一个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爱她的丈夫吗?丢失项链之后,路瓦栽没有责备、埋怨玛蒂尔德。而是毫不犹豫地拿出他父亲从前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并且义无反顾地开始筹措另一个一万八千法郎。更需要恒心和爱心的是,偿还巨额债务的十年间,她丈夫时常到了深夜,还得抄录那种五个铜子一面的书。如果这样想,玛蒂尔德后悔吗?
  整堂课师生同为阅读主体,最后,作为平等阅读主体中的首席,我留给学生的仍然是一个值得不断回味和想象的“空白”:
  这样的倘若的还可以列举许多许多,那么玛蒂尔德到底后悔不后悔呢?你和我都不是玛蒂尔德。谁知道呢?我只知道“有时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窗前,于是就会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舞会,在那里,她当时是那样美貌,那样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