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阅读教学要找好最佳切入点
作者:陈晓琦
一、从整体突破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和心智活动。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把看到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内部语言的过程,也是作为主体的学生掌握作为认识客体的文章的过程。一个完整阅读过程大致可分为认读、理解、鉴赏这三个纵向层次。阅读的规律是“整体——部分——整体”。阅读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因此,新教材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体感知,也就是说让学生首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对作者的情感有一点初步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去,通过深入的理解语言来真正的读懂文章。并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不断地提升,从而达到或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
二、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让学生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然后再从第一段开始一点一点的讲解。以《社戏》一文来说,在教学中,经常是先说一下文章讲了什么,然后又按部就班的从第一部分开始,先给课文分段,列好小标题——乡间生活、月下航船、赵庄看戏、归航偷豆。再逐段的分析。这样的教学,其实还是按照以往的方法来教学,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新课标的精神,也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的规律去考虑。结果割裂了文章整体的联系,使得文章成了一个单独的片断。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时候就无法从整体上去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那些内容。“新瓶装旧酒”,换了形式,内容照旧。
三、整体教学突破的方法
既然整体感知是需要的,那么我们如何整体感知呢?在整体感知后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而不是仅仅是走过场呢?
其实很多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抓住这个“点”,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这就如同象棋对垒中的一个关键子,动这个关键子就能激活全局。那么如何寻找这个“点”呢?下面就结合实际谈谈笔者的教学体会。
1、紧扣题目,水到渠成。
很多文章的题目就是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
王安忆的《我家的男子汉》是一篇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幽默的好文章,但大部分流传的教案都是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去教学,不仅人物形象支离破碎,语言的鲜活也因缺乏内在灵魂而无从评析。但如果我们换一种切入口,从文题入手让学生讨论:文题就称他是“男子汉”,你认为这个主人公他到底是一个男孩子呢还是一个男子汉呢?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你的看法。那么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首先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涵盖了文章五个独立小标题的所有内容,学生找寻答案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整体阅读的过程,并且因为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所以它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发现课文一二两部分侧重于他是男孩子的表现,四五两部分则侧重于他是男子汉的表现,而第三部分则是两者并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安排文章结构时其实是有内在线索的,即主人公从男孩子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然后我们再要求学生去体会哪些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他作为一个男孩子或是一个男子汉的特点,或是转化过程中特定的表情,动作和心理。这样我们从文题入手不仅整体感知了课文,还理清了结构,学习了语言,可以说完成了几乎所有的教学目标。
2、抓住中心,统领全文。
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社戏》一文篇幅比较长,内涵丰富,作为一篇经典性文章,学习目标不难确定,主要是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童趣,理解儿童之间的纯真的情谊;体会课文中各种描写方法,理解这些描写的作用。但是开头三段对“社戏”根本没有提及,加上受“快餐文化”和“浅阅读”的影响,对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可能产生困惑。因而如果按记叙的先后顺序组织教学,学生理解有较大的障碍。如何安排教学过程,选好突破口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我首先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接着提问你们可知道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小时候最难忘的是什么?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文的最后一段,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然后提问:“好戏”“好豆”连续两个“好”字可见“戏和豆”非同一般,究竟豆好不好吃,戏好不好看呢?进一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于是就开始自觉的反复阅读、互相讨论、寻找答案,最后得出结论: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很乏味。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初步整体感知了课文。接着,用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很乏味,为什么“我”觉得那样“好”?这一提问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研读分析课文。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得出结论:并不是“戏好”“豆好”,而是人好,景也美。对人好的讨论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儿童之间的纯真的情谊。而对景美的分析,侧重于语言的运用的欣赏,描写方法的学习。于是学生在抱着想求证内心疑惑,满足内心需要的迫切愿望,伴随着探索的乐趣,在快乐的气氛中领略了鲁迅《社戏》的语言魅力,感受到了童真、童趣。这时学生自然会发现课文题目是《社戏》,可前三段只字未提,那么前三段写了什么,与后文有何关系?通过讨论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最后,再拓展练习环节,再次让学生说写自己的童年趣事,较开始思想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有利于理解课文。
3、提炼文眼,串联成珠。
有的文章中的重点词就是文章的文眼,抓文眼切入,可以简洁精练地处理好一篇课文,启发学生思维;可得心应手,举重若轻。
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对祖父的回忆性的描写中,充满了对童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