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的培养

作者:谭扬勇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所谓创新意识,也就是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结果的认识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涅克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简称科技创造)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思维在这一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思维,科技发明与发现就无从谈起。我们要想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不断有所突破,就必须把努力造就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努力提高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到应有的高度。目前,到处都在实施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浅见。
  
  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生思维中的培养。
  
  当今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多项思维的能力,即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从整体上讲是多头的,多点的,但从局部讲又是定项的。所以思维本身是无项性与有项性的有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维往往是定项的,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无定项、多项的,甚至是一种发散性的深层次思维,教师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而学生得出的答案又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答案甚至是开拓性的,超时空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吃准、吃透大纲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抓住学生思维的“活”头让学生大胆地充分地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教师在其中适时的指导和点拨;有时教师还要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出现和学生们一起参与讨论,抓住切入点向纵深发展,让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展示各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敢于思维,并善于积极思维的能力。例如我在上以“砖头”为话题的作文指导课中,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给学生以灵活机动的指导和点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带一块砖头走向讲台,学生非常惊奇,面对好奇的学生,教师在黑板上写上“面”、“线”、“点”三个大字,要求学生从砖头的本义与引申义上,在相关、相近、相反、相对等方面尽情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从多方面去加以思考,围绕“砖头”与“人才”这条主线展开充分的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演板(围绕“面”、“线”、“点”三字加以整理)。这样学生心目中的“砖头”的启示——“人才”形成的过程的构思就基本形成。这节“活”思维的作文指导课,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创新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教学内容上讲,课文的体裁不同,难易度不同,篇幅的长短不同;从教学对象上说,学生的学段不同,程度不同。这些“不同”都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复杂多变的情况。因此教学方法也必须适应这些“不同”而不停地改变。一味地追求启发式或单纯条理注入式都会走向极端,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该“灌”、该“启发”则“启发”、学生该“死记”的必须死死牢记,该理解发挥的必须让学生展开联想,不做飘浮的,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例如在讲驳论文《友邦惊诧论》时,本文的写作背景,驳论文的有关知识等,就应该让教师灌注给学生,并让学生牢牢记住。只有在“灌”和学生牢牢记住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此方面的分析能力,才会对整篇内容有一个完善而又清晰的了解,在展开具体内容的讲解中,学生才会高屋建瓴地去理解,去领悟,也才会“启”而有“发”。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只有先“死”,才能后“活”。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拘一格,随机应变,灵活掌握。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一文中,我让学生深钻教材,懂得本文的局限,远谋者是曹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并联系现实进行创造性思考,并用联系的观点进行思考。学生能打破传统观念提出了鲁庄公也是“远谋”者的看法,认为曹刿这匹“千里马”靠鲁庄公这名“伯乐”所识所用,不然这位大军事家就会被埋没。无庄公的启用,哪有曹刿的远谋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火头,及时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想法打开学生思维的天窗,让火花迸放出来。教师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生生之间相互合作,课堂教学就能成为学生的乐园。
  
  三、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考虑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知识内容多而杂。知识点覆盖的面相当广泛,教师教学的时间又有限度;再则,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此面面俱到地逐一讲解,而需要有一个去假存真,去枝留干的过程。这就是教学中的取舍问题。这一过程确实需要我们的教师认真而细致地钻研教材和大纲,占领“制高点”。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训练学生的能力点。大而言之,一个单元内有精讲、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课文。对精讲课文一定讲精,讲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能举一反三;对于课内自读课文,教师要采取点拨式,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搞清楚。对于课外自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检查。小而言之,就一篇精讲课文而言,同样需要大胆地取舍,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甚至让学生自学,作为教师均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讲解魏巍的《驳“实惠”论》一文时,让学生同时阅读《个人与集体》一文,让学生分析比较。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又能掌握这种体裁的不同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真可谓一举两得。在学习小说《范进中举》时,也可以用同类比较的方式让学生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各种描写手法,让学生从性格特征、表现手法和情节安排上去发掘两文的异同。牢固地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小说的能力。
  
  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形式上一定要灵活。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形式;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风格不同的教师也会上出不同的风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特点等实际,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这就是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多制式”。可以是问题串连式,分组讨论式,也可以是前后比照式,寻疑质理式,还以是点拨式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写的这首词的教学形式。可以从四疑入手,来理解词人的豁达胸襟,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研究出结构特点;也可以从上片向天,下片向月的情节入手,揭示一个神化般的美丽境界,以达到弄通人生的哲理。记得钱梦龙先生在讲授完《死海不死》一文后。根据课文最后一节的内容,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死海究竟会不会干涸?”然后发动学生讨论,明确。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活”到了极致。
  
  五、创造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气氛处在积极状态。
  
  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师生关系要是和谐民主的,生生关系应是团结友爱的。如果师生关系不是平等的,不是互尊互爱的,教师始终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甚至是逃避的心理。学生就会把自己的许多想法隐藏起来,这样师生间就没有交流的机会,学生的创造力就没有机会得以发挥。那么怎样使语文课堂气氛处在积极状态呢?关键在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积极开展,学生能积极行动,思路与教师基本一致,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课堂气氛热烈欢快;谁也不希望气氛沉闷,教师一个人上演“独角戏”,而学生无动于衷的现象发生。而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去调动,去激活,要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或举手提问,或开展竞赛,或寻疑纠错,或反问激趣,方法不一而足。凡是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能活跃课堂气氛而又服从于教学规律,我们尽可采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很多教师特别重视课堂的“导入”,对此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例如听有个教师在讲解刘禹锡的《陋室铭》之首,针对部分学生的消极学习状态念了一首歪诗“教室铭”。内容是: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甚似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学生听了后暗暗发兴,情绪陡增。该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其诗思想消极,格调低下,有此思想行为者当悬崖勒马,接下去在学生高昂的气势下学习《陋室铭》这篇文章。有的教师用猜谜的方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有的教师用幽默的形式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也有的教师通过朗诵的途径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气氛调动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心理差距没有了,师生关系平等了,那么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宽松的施展环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坚实而宽泛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发散的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境界,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多、思得深、放得开,深入学生之中,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形成一种民主型、开放型、和谐型和互补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一定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谭扬勇,教师,现居湖北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