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次北固山下》的景淡浓情
作者:石聿寿
一、淡妆浓抹
王湾,洛阳人,唐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常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乡愁油然而生,写成此作。
该诗当作于旅途中的除夕之时,景物描写颇重色彩,且看: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人乘着一叶孤舟来往于吴、楚之间,眼前镇江之水碧波荡漾,似可清澈见底,事实上却又深不可测,不免产生一丝怅惘,因为在万家团聚的除夕,他却仍在只身漂泊,前往异乡,而目的地仍然远在青山之外。他还得泊舟于北固山下,再转乘驿车前行。想到北固山是怎样的呢?残冬将逝,初春即临,万物将醒,山应转青了。诗人将远处黛青色的山和眼前澄清如练的绿水相配,给人以春意降临之感,可见色彩多么浓艳。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该联乍一看并无色彩词语,但稍一细思,则可以看出绿水与白帆相映(上联写道“行舟绿水前”虽然潮水新涨,两岸显得开阔,但碧水当依旧)。“帆”当为白色,“风正一帆悬”,此时,虽无“孤帆一片日边来”之意境,但一叶孤舟,直悬白帆,在碧波之上顺风而下的图景却是可以意会的。该联既有淡装,又有浓抹,白帆衬绿水,更显水之碧绿,亦可知整个画面色彩何其鲜艳。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联写出了夜色将尽未尽之时,远处的海边冉冉升起一轮红日,红日在朦胧的海雾中显得羞涩。虽然如此,但红日的色彩却是明显的。在除夕到来之际,江南的春天却悄然来临。当然,此时的江南不会是淡妆浓抹、百花盛开的,但至少可以从地面“遥看草色”,此联中红日在薄雾、淡绿的浅草映照下亦见其深红,也可见色彩之浓艳。
二、故园愁淡
笔者认为,诗人的故园之思不仅可以从“日生残夜”“春入旧年”的时序交替中看出,而且可以从对景物描写的色彩看出。联系诗人的身份,可以感知这种愁绪并不浓烈(因为他并非久在天涯的沦落人)。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所见之景,令人惬意。又适逢万家团聚的除夕,而他独自一人漂游于一叶孤舟之上,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是常理,可见乡愁不浓。而白帆、薄雾这些素淡的色彩正可看出其淡淡的相思(抑或是一种正衬吧)。通过以上景物描写,自然的点出主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此时,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尾联紧承前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从景与情的角度出发,《次北固山下》无论是用浓色还是淡景都正衬或反衬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正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石聿寿,教师,现居湖北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