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文课堂优化四原则

作者:姜跃明




  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优化”课堂旨在坚持原则,不包括每一“优化”细节,力求在“原则”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优化课堂需要教师掌握以下四项原则:
  
  一、导入激活水——带着兴趣带着思索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实践中,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常用的是:
  1、悬念导入。在教读课文之前,有意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种种疑问,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探求欲,从而吸引他们随着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境界,去探求事情的前因后果。
  2、角色导入。角色导入可让学生直观感觉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从而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思想灵魂和作品的内容主旨。小说、戏剧的教学可选用这种方法导入。如教读《守财奴》,可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抢夺梳妆匣的场面,要使葛朗台的丑恶神态(对金子的痴狂)毕现,肮脏的灵魂(对女儿的冷酷)毕露。
  3、名句导入。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象,从而感受到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古代写秋的诗文很多,在教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就可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导入。
  4、串珠导入。这种导入方法是指在学习某个作家的作品时,将学生所熟悉的该作家的其他作品采用艺术的方法加以串联,从而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所学课文,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旧课,又新颖别致,能够吸引住学生。如教读《威尼斯》,就可将朱自清的作品串珠后进行导入。
  5、文题导入。文题导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在接触新课时,抓住文题特点和它与课文的内容联系,通过对文题进行改写、加标点或解释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从而导入课文的一种方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题是由三个名词组成的短语,这三个短语点出了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在教读这课时,就可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文题改写成一个能够体现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内容的句子(可改为:《林教头风雪之夜山神庙前杀敌报仇》),然后再以这个句子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
  
  二、形式求活泼——方式多样感受全面
  
  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课堂活动为:(1)听:听老师、听录音、听同学;(2)说:背诵、回答、小品表演;(3)读:读课文;(4)写:作业巩固。无可厚非,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已习惯此教学方式。但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
  1、建立文本知识脑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一行一行地记笔记,但大脑不是以此方式运作的。大脑是将信息存储在树状的树突上的,它以类型和关联存储信息。因而,当你用大脑自身的记忆方法工作,你就会学得容易,迅速。我尝试在课堂上不让学生作记录,而是跟着我一起画脑图——用树状结构再辅以颜色、符号,用类型和关联来把整篇课文勾画成一幅脑图。
  (1)在黑板的中央开始文章的主题(通常是课文的标题);(2)然后画出从主题分散出来的分支(各个不同的章节);(3)对于每个要点,通常只用一个词,词组或一个符号来记录;(4)将相关的内容放到同一个分支上;(5)对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6)每完成一个分支,可用框将其框上。
  事实证明,把课文勾画成一幅脑图,并且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根据脑图理解全篇课文后表示,他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2、创设多位一体格式。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若让厌倦感无止境地蔓延发展,即使最优秀的人也会变得平庸。同样地,厌倦感对学生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学生如发生厌倦感,任其加深,那他上课时就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最积极的学生上课期间有时也会跑神或心不在焉。为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思路重入正轨;为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思想集中,我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手段,而不是一味地在黑板上罗列关键词,画出脑图来让学生复述。我采取了让学生眼、耳、口、手并用的新的教学方法。
  
  三、探索有活力——思维求深见解求新
  
  教育学家卡罗尔,布卢姆,哈尔施费格等人多年来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进行过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1)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来衡量;(2)学生的参与情况体现在积极学习时间的长短上;(3)学习机会和动机是参与的决定因素;(4)教学直接影响将学习机会转化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等其它因素。
  在某些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确,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如果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学生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在讲《我与地坛》这篇课文,备课时有老师做了这样的准备:以2005年感动中国的《千手观音》导入,分析课文时,制定了两个心理测试[假如你必须依次舍弃一样东西,你会最先舍弃什么?亲情、友情、爱情、事业、金钱、权力;如果有来世,你选择做什么?快乐的蚂蚁,幸福的小猪,自由的蟑螂,精明的狐狸,痛苦的人],用一种很人性化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文章的主旨也就跃然纸上:人虽然不能坦然地选择,但却要坦然地接受,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求对课文最大限度的理解。在启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图式,经过充分的积极思维之后,再让他们阅读该课文,这时候他们便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并能很好地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尾有活意——留有激情留着悬念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说到底,是教师的知识、智慧、感情、口才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结尾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的艺术效果。如果把一节课喻为一首乐曲,那么,结尾就是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那么,结尾就是一出令人拍案称奇的压轴戏。结尾虽然在一节课中仅占几分钟,有时甚至是几句话,却是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十分重视结尾的设计,努力使结尾起到巩固知识、启迪智慧、诱发兴趣、训练思维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结尾方法有:归纳式结尾、照应式结尾、悬念式结尾、比较式结尾、激情式结尾、迁移式结尾、评议式结尾等。而这些方法的运用都要视教学实际而定。例如教学《祝福》这篇课文,当讲解课文结束时,有老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作了如下小结:“在旧中国,不只是这一个祥林嫂啊!我们的母亲或祖母以上的无数代的劳动妇女们,都是在那种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生活过来的,都和祥林嫂一样被束缚、被愚弄、被压迫啊!她们在吃人的旧社会里永远痛苦地呻吟着,这难道不是封建社会给一切贫苦善良的劳动妇女造成的命运吗?今天,苦难的祥林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生活在自由幸福的时代,劳动妇女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作了生活的主人,我们怎能不热爱今天的生活!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将来的生活更幸福,我们又怎能不奋发努力,学好本领呢!”这一激情式的结尾,不但使学生懂得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对祥林嫂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而且激励学生珍惜生活,勤奋学习,立志成材,报效祖国。
  当然,结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它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索,细心地去总结,灵活地去运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语文课堂教学结尾的任务和作用在于: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总结规律,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新知,扩大其知识领域。
  通过多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教师必须在“优化”上多下功夫,让学生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惟此,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姜跃明,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