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如何深化中学的文学教育

作者:杨卫胜 李慧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但较长时间以来,“应试教育”让语文教学基本被“灌输+背诵”所操纵,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文学教育充分体现着语文教学的陶冶功能。那么,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意义何在?所占比重如何?“应试教育”除了语言教育,是否还包含文学教育?王昌文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并重。语言教育就是母语教育,“‘母语之母,就是生心之母、精神之母’,离开了中国话,中国心也就无由生成”。教好学好语言本身就是在体现语文的陶冶性;“文学教育则是美育的必由之路”,在文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体验生命,产生共鸣,提升境界。
  一言以蔽之,文学教育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的精神家园。
  
  一、文学教育的功能是“以文化人”
  
  文学教育既是教育文学,更是教育艺术。文学教育的价值在于艺术的个性化教育,是活化而不是僵化。比如同样的一首诗,让五六十名学生各自获得与众不同的理解就是文学的、艺术的。如果教师非得让学生对同一首诗去背诵绝对一致的所谓“规范”理解,那就只能是糟蹋艺术、糟蹋文学、糟蹋语文教育!
  全国统编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很多省市实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超过一半以上的篇幅。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是学生正在逐渐成熟的灵魂和作家的灵魂相互交融的通道,也是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修养的基本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研读文本,“因文施教”是实施文学教育功能的必须方法。通过文学作品教学,可以启发学生超越时空与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有些文章值得细细把玩和赏析,像孙犁的《荷花淀》。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那极富情趣的对话描写,那微妙传神的细节描写,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咂和咀嚼。有些文章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深处,在静思沉想中实现灵魂内在的震荡,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静心默读中去感受文章所表现的醇厚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有些文章需要反复地诵读,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聆听作者的心灵,把握文本的意韵,体悟语言的美感。有些文章应让学生在背诵中自然而然地沉浸到文学的意境之中,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心灵感应”,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岳阳楼》、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文学作品有如食品,有的如街头小吃,有的像馆中大餐。培根也说过,“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而这种“咀嚼”与“品味”正是体现了文学教育的陶冶作用。
  “语文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这种观点越来越受到众多的语文教师的认同。而文学教育最能以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增长学生心中的智慧,积累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的陶冶性因素,唤醒文本的生命律动,让学生在文学教育中获得文学的滋养和灵魂的熏陶,从而实现“因文施教,以文化人”的功用。
  
  二、文学教育的途径是“披情入文”
  
  “诗言志,歌咏言。”其实不单是诗,散文本质上也是“言志”。一切文学作品都是情理并茂的,所以,文学教育应追寻情的脉络,理的深度。从“披文入情”到“披情入文”。
  一方面,作品本身蕴涵有“情”与“理”。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杜甫的《石壕吏》讲的爱国忧民之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讲的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之情;归有光《项脊轩志》讲的夫妻之情;《出师表》《陈情表》中情理并茂,悲恻动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把握品味作品中陈情于理、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当代,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文学形象,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把握文学形象,开拓学生的情感体验空间。文学即生活,情感即生活。文学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借助经典文学作品对中学生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感受世界的一次发现、一次开拓、一次欣赏。例如教学《背影》,很多老师能够抓住“攀”、“缩”、“微倾”、“努力”几个用得出神入化的平常的词语,来引导学生体验文中的浓浓的亲情之爱。但是,如果只抓几个词语点到为止,恐怕学生心目中的“背影”还是模糊的。如果能引导学生从朱自清描述的父亲“努力”的形象中去体会、领略和认识,从中表现出父子之间的骨肉至爱,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开拓让学生很容易淡忘的父子、母女之情,这就是从文学作品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文学教育是从经典作品的言语创造的完整生动,充满审美情趣的文学形象中去感悟、认识和触摸作家对人、对人生的发现,教学的侧重点是认识、鉴赏文学形象中情感底蕴和思想底蕴。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学生自己的感情空间和思想空间的发展。
  说到底,文学教育是对作品的审美、审理、审情的综合教育。
  另一方面,文学教育更需要语文教师以文学的角度解读文学。语文教师应博览诗书、口诵心惟,提高人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自己的文学语言解读文学作品,点燃激情,培养学生浓厚的文学趣味。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雨中登泰山》时说:“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望岳》中‘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课,请作者当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文学教育更多时候需要教师“文学再造”来引领学生自然的走进语文的境界。做于漪老师的学生该是多么幸福!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谈语文课的导入非常重要。还有人说“成功的语文课堂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仅要有精巧新颖的导语,更要有尽显风采的主体。他们认为,一堂好课源于“三美”(美的结构、美的语言、美的内容)。无论是于漪老师的“第一锤”,还是散文化课堂的“三美”,撇开文本,文学教育首先需要语文老师“用文学教育”,语文教师应该是多情善感的,语文教师应学会感动,为文感动,为情感动……。有位诗人说过“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诗人不是真正的诗人”,特级教师周日忠在“2006年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评课稿《青春的课堂,艺术的展台》改为“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语文老师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比如“**句,写得好哇!真好哇,多好哇……”这是冒烟;“**句,好在……,好在……,让我们……”这是燃烧!那么,笔者也鹦鹉学舌的改为“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文学教育不是真正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诗情画意的解读文学,而绝不是死板冷漠的说教和贴标签!
  
  三、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修身育人
  
  《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悟,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从属于总的教育目标,文学教育当然不是脱离语文教学去培养专门的作家,况且熟练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是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需要。当然,文学教育在这方面的功用更为突出,限于篇幅,本文对此将不加赘述。
  总之,“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在字里行间渗透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情感,以丰富的诗意与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对人类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升华和拓展。在人文主义之光的照耀下,纯技术主义的语言训练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备受各国母语教育的普遍推崇。”(摘自著名作家熊召政先生的报告稿)。在经历了语文教学大讨论后,语文界教育同仁渐趋一致的认为: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相辅相成,是教学实践的大文章。文学教育为饱受“应试教育”摧残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文学教育让中学语文教学回归到了语文的精神家园!
  杨卫胜,李慧珍,教师,现居湖北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