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古代诗词教学方法新探
作者:范 华
一、以朗读激情
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诗人心灵的透视,生活的缩影,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激情。可以说,每一个词都经过历练,每一句诗都经过生活的淘洗。即使平仄声调,也如珠落玉盘。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学会吟诵,在吟诵中激起想象,在想象中激起感情的涟漪。
如,苏教版十二册《泊船瓜州》(王安石)。这首诗由明媚的春光,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故乡呢?”当读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时,眼前仿佛出现了春风吹拂、春草萌生、春意盎然的景象,着一“绿”字,就把大江南北的早春景象动态化了。据说,诗人起初写“春风又到江南岸”,后又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最终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关键字几经锤炼,可见,一字千钧。在反复吟诵中,将诗中之景幻化为眼前之景,将关键词语凸现于有声语言之中,从而,加强情感上的体验。又如,苏教版第五册中的《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民的关切。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老少五口农民之家的鲜明形象,语言朴实中见真情,意境开阔中见清丽。整个画面恬静而又动感。根据词的意象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天地。词的上片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好的村居画面,带来一种甜美、温馨之感。在朗读中,要将这种甜美之感表现得真真切切,既要注意词中“小”“草”“好”的押韵,又要注意语调的变化,渲染出一种谈笑风生的氛围。词的下片,又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三个孩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在家编织着养鸡的笼子,小儿俏皮而天真,他正仰卧在溪边剥着莲蓬。透过这幅画面,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农家的和谐生活,看到了农家的后继有人,看到了社会的祥和安乐。其实,这也是诗人对安定的社会生活的热切向往。因此,朗读中要把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既要表现出和乐有序的村居生活,又要传达出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试想,若是战事纷繁,哪有“卧剥莲蓬”的悠闲?若是灾害横行,哪有“小儿无赖”的天真?“最喜”,喜什么呢?喜的是“小儿无赖”“卧剥莲蓬”,表现的却是对和平生活的憧憬,对和谐生活的渴望。因此,在朗读中,要表现出“最喜”的弦外之音,宜把“最喜”二字读得深沉而凝重,并以延长音突出“喜”字,以给人一种回味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读与思的链接点,情与景的结合点。
二、以解读明理
中国古代诗词历经磨练,意蕴深刻。许多名言警句至今仍掷地有声,这是因为这些至理名言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成,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思路花雨永远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因此,以解读明理,不仅成为学生的一种语言积累,而且成为学生一种思想的积淀。
如,苏教版第十一册《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其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经久不衰,不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去躬行实践吗?因此,既要讲清字面义,又要领悟其蕴含义,还要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内容前后沟通,明确其深远意义。这两句诗告诫人们:要获得真知,必须亲自参加实践。如今,实践出真知,已成为生活哲理。对此,引导学生举出古今中外事例佐证。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医药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丝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正是由于白石老人躬身实践,持之以恒,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对诗词的解读中,要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在有机地与古今中外历史名人感人事例的对接中,形成现实——哲理——现实的思维链,从而加深对古诗词中的至理名言的深刻理解。
三、以美读拓展
入编教材的古诗词犹如沧海之一粟,微乎其微。为了适应各类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在美读中拓展,这是古诗词教学的深入。这里的美读,是指用审美的标准扬其真、善、美,读出诗词的思想真谛,品出诗词形象美感,拓展诗词生活视角。因此,美读是由表及里的深入,是由此及彼的拓展,是此叩彼应得感应。
苏教版十一册的《凉州词》(王之涣)。诗一开始,就极其概括地描绘出凉州的苍茫景象,然后在无限开阔的背景下,来写作者的闻笛感受,格调高昂。又由于作者从曲调的名称入手,又联系自然界的杨柳、春风来构思,意义深远,耐人寻味。本来,我国西北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春天比较迟,草木发芽晚,这是事实。然而,并不是根本不见春风。诗中的“春风”,不但是自然现象,而且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说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塞外,连春风都不来,谁还关心征戍兵士的死活?你抱怨有什么用呢?这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士兵的同情。王之涣,作为盛唐著名诗人,所作从军、边塞之诗“传乎乐章,布在人口”(靳能《王之涣墓志铭》),充满积极昂扬的精神。联系盛唐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从军行》,昂奋之情,溢于字面。前人多写军旅生活的艰辛,而《从军行》却一反传统写法,直抒壮士们以身报国的壮志豪情,格调高昂,气势恢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作者《从军行》中的第四首。“不破楼兰终不还”,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盛唐戍边将士的精神风貌。可见,王之涣的《凉州词》和王昌龄的《从军行》不仅内容上相似,都是反映盛唐时期边塞的戍边生活,而且格调上趋于一致,高昂、恢宏。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宜将内容相似、格调相同的不同作者的诗词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心理感受,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在美读中积累更多的古代诗词的精华。
由上所述,在古诗词教学中,一要激情,二要明理,三要拓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才能积累更多的古诗词的精华,才能真切地体验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一言以蔽之,才能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应。
范华,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