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以古典文献学为视角看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戴丽琴
戴:高老师,您好!我们知道,高老师您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古代文学上研究很深,也知道您曾担任过中学语文教师,今天想请您结合自己的研究和以前的中学语文教学经历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高:好的。大家都清楚,现在中学的应试教育比以前更厉害了,学生普遍体能有所下降,还有智商高,情商低,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都表现出来。就语文教学而言,很多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读不了中国古代文学原典,不会断句标点,谈什么审美能力、审美体验?创新能力也就不可能同步发展。这些问题,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在于中学语文教育的缺陷。具体来说,第一,读作品,读作品不等于记忆,缺乏体验。第二,有现实的难度,知识的传授与素质培养的关系所决定的。教学在两者中走极端,有时为考试(只重知识传授);而有时走向另一极端,课堂上十分活跃,不记基本的文学常识。语文教育要多方面开展,体验式、审美式、多媒体,等等,可以开拓眼界,但和特定的教学对象相结合,手段要有一个“素质”目的,而不是“作秀”。我认为,两者要辩证。知识也要积累,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娱乐也是必须的。审美体验是综合性的。
戴:您说的是。确实存在两种极端,当前改革的理性不足,中学语文教学真正怎么做才更适合?
高:听、说、读、写,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很值得借鉴。尤其是“读”,“读”很重要。现在有阅读课本,但有的(学生)并没有看。更不用说“原典”。我这里所说的“原典”,就是指古代的文学典籍。比如,《诗经》,没有标点的;韩愈的文集,没有标点的。“原典”与现在课文可以配套,使中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否则,“原典”永远只是陪衬,提高不了地位。
戴:可以在课后设置原文,不加标点的,让学生逐步练习加标点。
高:这样要求对中学生高了些。可以把不加标点的原文的影印件设置在课本里,让学生有一个直接的感官接触。
戴:读原典是否引发中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高:现在“国学”概念有些混乱。传统文化不能都称为“国学”,国学是中国学术,外国人称“汉学”,“中国学”(sinology)。经济学有商品和劳动产品的区别,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但是反过来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传统文化不等同于“国学”,“国学”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民俗、宗教、建筑,等等,有物质文化,也有非物质文化,但不是“学”。“学”是学问,学术。如佛教是文化,只有研究佛教文化现象的才叫佛学。写作一首古体诗词,可以说是一件文化成果,但不是“国学”。创作和研究是两个领域。现代学生接触的是文化现象,不是“国学”,不是研究。你去研究《论语》、《三国演义》才是“国学”。现在语文教育是教一些“国学”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进入到“国学”研究本身。学生应该知道“国学”是什么领域。“国学热”与中国文化“原典”学习结合起来,不能连中国文学基本的典籍的正反都弄不清。
戴:是呀!
高:现在有的(文学专业)研究生,不能读“原典”,对“原典”很陌生。读“原典”与素质教育是并不脱节的,而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大学中文系的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是需要衔接的。现在大学教育不关心中学语文教育。过去,大学老师有到中学兼课的,也有很多大学教授先是中学教师,后来才做大学教师,所以他们比较熟悉中学语文教育。现在少了,大学老师不关心中学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衔接不紧。至少应该关注!
高:现在大学招生受市场左右,学生不了解大学中文系是学什么的。学生往往一听到“古”字,就觉得与现实生活无关似的。我们应该把新的研究成果传播下去。“百家讲坛”很红火,说明人们还是需要传统文化的。中学生早点接触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使他们早打基础,开阔视野。
戴:最近看到《新华文摘》收录了您的一篇《佛教文献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就你现在的研究你能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入中国古代文献学与古代文学。
高:我最近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一是宗教文学典籍研究,主要是研究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近年我国发现了很多出土文献、特别是楚简帛文献,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和解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参与;佛教,主要是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因此,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这些文化现象,文化热潮,我们很多学生却基本上不了解,不关注,有的还只是沉迷于游戏、影视,这就是当前语文教育的不足,这样与我们的素质教育怎么能相符?
戴:的确如此!出土文献和佛教文献,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我们应该关注。
高:出土文献和佛教文化都是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的高考要考时事政治,所以我们的考生要记住当年发生的时政大事,而近年我国的考古界发现了大量重要的先秦古籍,震惊了中外学术界,难道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没有义务向学生传播这一信息?如果学生连我们国家发生了如此重大的文化事件都不知道,怎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素质教育又何从谈起?所以,我强调依据中国学术的固有特点治中国学术,厚植根基,视野开阔,文、史、哲贯通。
戴:高老师真的是密切关注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而且成果不断。佛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学生似乎都不信仰佛教,对佛教文献更是陌生,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处理这个事实呢?
高:这并不是说中学语文课上要宣传宗教,我本人也不是宗教徒。但不信仰宗教,并不等于说人可以缺乏信仰。我们的中学教育至少应该让中学生知道,道教、佛教等宗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中国的文学乃至社会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一、佛教的内容、观念渗透到到中国古代文学领域,被中国文学广泛地采用。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内容及思想观念的渗透,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小说、诗歌、戏曲及俗文学等许多方面。二、佛教文献深刻影响到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如中国关于文学的形、神、意关系和中国文学理论特有“境界说”(意境说)的形成,就都和佛教的影响有关。三、佛经文献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体裁演化的进程,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俗文学的发展。我曾看到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读本中就选了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如果学生连佛教的概念都不曾听说过,那不仅学生没法学,老师也没法教。
戴: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看来作为中学生,应当具有基本的“国学”观念和宏观文化视野,才是一个有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高:是的,也希望是这样。
戴:谢谢您接受访谈。祝愿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戴丽琴,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