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作文材料积累的三条途径

作者:孙秀丽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材料积累是写作应走的第一步。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呢?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生活是作文素材的第一来源。
  一、观察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我们要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包括景物、人物及事件。事先要根据需要设计观察内容,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比如观察顺序、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其次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单调乏味的事物血肉丰盈起来。也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游览、访问等实践活动。有意识的让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多想,丰富素材的积累。
  二、知识的积累。生活是浩瀚的海洋,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亲历亲为所有的事情,自然环境海阔天空,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大千世界内容丰富,人们靠直接观察所获的材料,只能是凤毛麟角,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阅读包括课内外,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承受熏陶、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从良好习惯的培养开始,主要培养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习惯。自觉指兴趣浓,千方百计找书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会、哲学经济、文学艺术广阅博览并持之以恒;动笔墨指阅读过程随时动笔圈、划、点、批、摘、记,将书中有用的材料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形成读书卡片、笔记,到写作时,便可自如运用;多形式如粗读、精读、详读、略读、泛读、速读等均需掌握,并会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又精要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笔下生辉,非从阅读开始不可。
  三、写作经验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作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当学生有观察、体验、积累以后,就是引导学生表达和记录。养成勤练笔的习惯,可以是日记、周记、随笔、读后感等等。一则是锻炼文笔,二是积累素材。把自己的所做、所看、所听、所读、所想,凡是觉得有趣的东西及时的表达出来。要随时记录自己思想内心深处的火花,让学生明白深刻的感受便是作文的最好素材。学校组织足球比赛,我所教的一个班集体,男生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无奈对手太强踢输了,运动员们竟然全哭了。此情此景,令人感动,我借机让全体同学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们将当时的场景和内心感受再现的淋漓尽致。这样,既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既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又大大地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毋须置疑,作文材料积累的途径千条万条。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只要为学生作文积累搭建展示的舞台,那么作文的内容必定丰盈,表达感情必定真实,矫揉造作的作文必定会减少,结果定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一篇篇言之有物、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就会诞生。
  在指导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进行广泛的采撷的时候,我们坚信:拥有丰富的“米”,还愁做不出可口的“炊饭”?有了丰富的水源,还汇不成滔滔江河?当拥有了丰富的作文基础材料,何愁建筑不起雄伟的作文大厦?
  孙秀丽,教师,现居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