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用好课本资源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作者:葛爱娟




  课程资源由多方面构成,最重要的是课本资源,即通常意义上的教材课本。其它开发出的资源,如课堂教学上的延伸,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性学习的结合等,存在的根基都是课本。没有课本资源其它一切免谈。绝大部分课堂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课程标准等教育规划体现于教材,没有教材就没有学校,可见课本资源的重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见用足用好语文课本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是典型的“专业个人主义”。由于个人的喜好、见解、能力不同,对教材处理的方法、手段及其效果的差异显然是存在的。用好了,于平易处见光华,对学生的课程能力发展大有裨益,教师也是从积极意义上参与了语文课程建设;用得不好,有明珠暗投之嫌。我们要高度重视课本资源的使用。
  用足用好课本资源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用足用好课本资源呢?
  是否关注学生经验是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原则。专家在编制教材时遵循了这一原则,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更要眼中有“人”——学生。学生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不是被动地受支配受控制的存在,忽略学生的教育过程一定是失败的。
  在关注学生经验的前提下处理教材,我们既不能完全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作标准,处理成与现有知识平行的状态,要注意提升学生认识的深刻性、语言发展的生成性、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作用。又不能不切实际地过分拔高,超越学生的实际水平。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多方向多角度谨慎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资源的功能和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处理教材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一、努力提升学生思考认识的深刻性,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我们不忽略学生经验,但不意味着完全以学生现阶段的能力和兴趣为参照点。如果教学内容没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表面上关照学生,实际上没有注意到他们的需要,学生得不到发展,对未来无益。川端康成的小说《父母的心》的主旨大家都认可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可细读之后会发现这样理解稍嫌肤浅,在这里我们就要和学生一起共同挖掘小说的深刻精微之处,着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父母爱子女是一种天性,可是文中的财主夫人的所为引人深思:文中的她和那一家六口相比仅是财富多些,生活悠闲富足,无子女而已,她对贫困的一家人没有歧视,对孩子换来换去没有怨言,孩子被要回去之后她说的一番话是“是我不对……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钱亦相赠。可见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的理解、同情和感动,一方面说明穷父母之爱感动了她,父母之爱的震撼力之大;另一方面也是财主夫人人性光辉的显露。作者在这里已经跳出了仅对父母之爱歌颂的范畴,上升到对人类之爱人性之美的颂扬的更高层次,由此可见小说主旨的博大和深邃。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把握了父母之爱后可以进一步引导:
  财主夫人收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自己有了孩子,也可以帮助贫困的那户人家,不是要让他们一家分离)。
  为什么她又放弃了收养?(被穷父母的爱心感动,自己的爱心也被激发)
  由此你有什么感受?(人类之爱无所不在,是永恒的。)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认识能力大有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对财主夫人的描写与中国文学作品中对富人描写的不同,体味中外文化的差异,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品质,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二、关注学生语言发展的生成性。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透过语言把握思想,更要领悟用什么语言,怎样去表达精致深刻的思想,抒发感情。仍以《父母的心》为例,一般只处理到情节的曲折,感情和心理描写动人而已。至于如何深刻动人,为什么深刻动人着力不多。《父母的心》语言平和婉约,叙事波澜不惊,如《孟子》所云“盈科而后进”(水流平地,注满坑洼后再往前流)。写的是骨肉分离的大悲苦,叙述得却很从容,没有激烈的言辞的宣泄。这种大克制给读者带来了大压抑。更值得品味的是结构上如中国诗歌表达上的“重章复沓”,让喜者更喜,悲者更悲。换一次孩子让读者体验一次悲痛,受一次折磨。换了三次,最后父母痛哭失声地索回小女儿。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表达,使全文笼罩着一种浓浓的哀怨(不少评论认为是“淡淡”的,我认为不妥)。这种结构呈现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每一次只是变换几句话,换几个词语,但实现了对文章情感的不断强化;这种语言风格又造就出了这种独特的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词语,反复朗读中体味作者独特的结构方式带来的独特的表达效果,形成对较高层次的语言表达的感悟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打通理解通道,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由于阅历和知识能力的限制的原因,学生在阅读有些文章时会出现阅读障碍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文本解读,真切把握文本内涵,实现和文本的有效对话,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感悟和需要。
  俄国作家普里什文的散文《林中小溪》行文跳脱,语言优美精致,表达温婉动人,但就初中生而言缺少明晰的线索,篇幅又长,学生掌握困难。如何让学生体味其表达的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并深切地理解蕴雅精致的表达。长文短教,难文浅教是方法,披文入情,缘情悟理是原则,为此教师给学生搭了两座桥。一座是情感之桥:在多媒体呈现的优美的俄罗斯自然风光画面和宁静安详的音乐声中,老师动情的引入到:同学们,辽阔古老的俄罗斯土地美丽而神秘。听:伏尔加河上传来悠扬的船歌,西伯利亚的原野飘来阵阵马蹄声,高加索的秋风穿过高大茂密的桦树簌簌作响,送来了林中小溪的淙淙水声,送来松树果子掉落水中的扑通声,蝴蝶翅膀拂过微风的咝咝声。那儿溪水哗哗,树芽爆裂,小草拔节,花香草绿,藤叶蔓舞……学生一下子沉浸到美好的情感之中。入情就容易入心。在此基础上搭第二座桥: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具体表现林中小溪可爱的句子,并且①用“林中小溪真美啊,你看。”的句式说出文中美丽之景。②用“林中小溪多可爱啊,你看,真是。”的句式说出景致中蕴含的情。有了这两个抓手,学生就能准确地领悟了作者传达的情感。有学生说文中的作者就是林中小溪,林中小溪就是作者,人和小溪融合一体。师生一起沿着流淌的林中小溪听风吹蝉鸣,看花开草翠,在淙淙的溪水声中,领略小溪的自信、坚强、执著、乐观。有学生说在作者的笔下,连令人生厌的苍蝇都那么可爱,他对林中小溪该多溺爱啊!仅此一语我们便可以看出,学生已真正和作者实现了心灵的对话,他们“懂了”。
  
  四、注重优秀文化素养对学生的熏陶。
  
  任何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都带有阶级色彩、民族色彩与意识形态色彩。一个民族文化传统最有效的传承是通过学校教育,特别是文科的学习来实现。语文学科在优秀文化素养对学生熏陶方面作用极大。
  是熏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有力的影响,不是说教。我们要利用教材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爱自然、自尊、自强、自信、勇敢、诚实、负责、进取、文明、开朗等各种优秀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蔚蓝的王国》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写出如此清朗华丽、朝气洋溢、温婉多情文字的作家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学生想象中的作家是一个英俊倜傥、潇洒年轻的美男子,而当老师告诉他们作者是八十多岁的老翁屠格涅夫时引起了学生强烈的震撼,他们由此领悟到:具有对生命、自然和美好的热爱、渴求向往情怀的人,永远年轻,永远美丽。
  语文课程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课本资源是我们最可宝贵的资源,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们面对固有的教学材料,如果从教材使用的角度,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科学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我们就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就是真真切切地参加到课程建设之中了。
  葛爱娟,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