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作者:王晓刚




  文言文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载负着璀璨的华厦文明,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它久传不衰,在于拥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然而在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让人担忧,轻视文言文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误区,课堂模式生硬、毫无生气。如何走出误区,让文言文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一、走出误区,让人文情感走入文言课堂。
  
  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多年来,无论教改开展得多么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荒凉景象,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所谓“八字真经”,无非就是由老师一字一句“嚼烂了喂”,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其结果必然是肢解课文,使其支离破碎,即便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此时也只是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而已,再也激不起丝毫情感的微澜。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
  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经几次修改,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始终未变,即“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内容则强调“字、词、句、段落、篇章”。很明显,以上仅局限于知识的领域,这对文言文教学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即误导教师只把入选的文言文当做语言文化知识的范例来讲。忽视了文章的艺术和人文因素。使文言文课堂教学走入一个个误区:课堂教学教和学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语文课程标准》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通过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从而对其进行情感、人格教育,这正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文言文反映的时代距今久远,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语言环境,并非为了现在“教”与“学”而写。要通过文言文去感受文本作者的特定语境,唤醒学生的潜在情感,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并非易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适应《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的需要,教师新的教学技能也将应运而生,如:搜集文言文材料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在教学中勤探索、多创新,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的潜在情感,使之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积极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怎样才能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关键在于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课堂上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能使学生容易受到情感的震动,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创设诵读情境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东坡和朱熹等古人早已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 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教师的吟读带动,因为韵味是从吟中来体会,兴趣是从吟中产生的,语感是从吟中来积累的,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必须过关,教师动情到位的吟诵,能够创设激趣的情境,倾听教师吟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初略的情感体验。
  文言文教学应以读为本。但读不是一遍遍的傻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有目的、有效果的读,在读中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内化,陶冶情操。如我在《兰亭集序》一课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了多个读的情景:课文录音、多媒体画面、轻音乐、画面和文字的合成体,同时设置了读的层次:跟读、点名读、自由读、齐读;学生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在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中,真正地积累了语言,积累了情感!
  2、创设问题情境
  文言文“问题情境设置”的教学模式是施教者在钻研课文的前提下,将课文每一层内容的情境起伏点,按一定的认知思路,设置出若干前后相连、环环相扣的问题,将“阅读教学中的串讲法、问题法和讨论法”综合起来,加以情境控制,以达到学生思维活动和基础认知的有机统一与同步完成。打破了常规串讲序列,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变死记为活用,并且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效应。教师“一字一句”枯燥讲解,往往使学生丧失了能动性。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特点,在一个个问题的情境设置障碍中,进行不断的思维交锋,激活学生潜在的认知能力,。教孟子的《以五十步笑百步》,如果只从“寡人之于国也”的“之”字的意义和作用讲解,必然阻碍了学生认知潜能的释放,变成被填的“鸭子”。如先整体阅读第一段,提出“梁惠王向孟子问了个什么问题”则学生思维活跃,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动脑寻找答案,然后顺势深入,提出第二个情境性问题——“为什么梁惠王有此疑问”?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因而答案于讨论中自然提出:因为梁惠王自认为“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如何“尽心”?则有“移民、移粟”之句落实,是否真正“尽心”,答案纷然,讨论热烈,最后形成共识:与“邻国之政”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别。在如此兼顾字词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四个问题情境的设置,将学生的思维完全激活,变教师单纯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学生始终为课堂思维活动的“主体”。
  3、创设合作情境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它们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合作是最佳学习情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由单一的认知向多层次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转化,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一个人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适应社会的人首先要善于倾听分析他人的见解,并具备与他人共同分析、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语文课教学中,学生在交流体验中对文学作品人文性的感悟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形成积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每个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并从中获得成功感。在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学习相对来说难点较多,教师填鸭式讲授学生很难接受,如果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主动学习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鸿门宴》一课中人物较多,情节复杂,通假字也较多,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梳理人物关系、情节,并找出所有通假字,学生通过质疑、讨论,互相补充观点,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体味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且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4、创设民主情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只有以学习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互动交往活动为依托,才会更有效的实现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注重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每一位学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障碍,给每一位学生“试一试”“评一评”“说一说”的机会,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民主愉悦的交往情境,走下讲台,建构宽松的心理环境,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平等的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实践、游戏,共同分享这美好的课堂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在任何课堂上教师都应坚持这一点,文言文课堂则更要注重,文言文本身枯涩难懂,课堂容易沉闷,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就尤为重要了。因为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教学,不仅教师教的轻松,而且学生学的愉快,学生的潜能也容易自觉地喷发出来,更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可根据文本内容创设能够调动学生的、贴近现实的导入情境和生活情境等,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打通语文和生活的血脉,纠正学生文言文无用论的错误观点,但要切忌矫枉过正。
  王晓刚,黑龙江佳木斯师范学校教师。